这位又来了,只好持续让其显原形
方正方先与我较上劲了,可惜任尔胡狡蛮缠、东扯西拉,最终证明是枉费气力。
一、关于"南阳郡管辖汉水南隆中"的贴子,我大概写了10多条。总结起来,我的逻辑只有两点: 一是有多个证据证明"汉水北为南阳郡"存疑,某地不能拿来当证据否定隆中属邓县;二是"汉水北为南阳郡、汉水南为南郡"是一个宽泛的、指明两郡大致方位、大致界线的史料,需要其它史料支持,"有条件成立"。
大家可以往前翻看我的任何一个贴子,来查证我的逻辑是否有偏差。@南阳方正,看看你的质疑可有道理?
不知这位方正先认真看过没?看懂没?你考虑好了再说,我哪个观点错了?
二、证历史可以改记录吗? 史料原文大意一直"汉水北(也作沔之北)为南阳郡、汉水南为南郡",你为什么要绕"两郡以汉水为界"?
因为你非常清楚南阳郡在汉水南有地盘。不绕一下,两史料冲突太明显。
而你绕一下,我们只要提武当、筑阳、山都,你们就会说这三县与汉中郡交界、不与南郡交界,就把不懂历史、地理的帽子扣我头上。
我还没上当,@奔流到海不停留@断鹰攀崖包括你都在造我的谣;我要上你的当,岂不被你笑死?
不是我司机当不好,是某人太下做!
没上你当,你很失望吧!因此你气急败坏,有了这接二连三地翻云覆雨,把水搅浑?
图一
改史料的人,那就没安好心!
大家看看图二,满篇的"汉水为界",他就是先把大家视线带到汉水,而忽略掉那些与"汉水北为南阳郡"冲突的史料。看图二的第二、三条,@南阳方正意图是不是显露了?!一句话都把交界起点都点明了,但你这个界试起点依据在哪儿?看地图?
图二
3、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南阳方正为什么从来不敢提南阳管辖汉水南部分地盘?
史料一会说"汉水北为南阳郡",一会儿说南阳郡在汉水南有地盘,@南阳方正你为什么觉得可以忽略掉?
不仅双标玩的溜(对待习凿齿)(图三),连嫁祸这招都用上了,关于"汉水南筑阳、武当、山都归属南阳郡"是历史记录、历史现实,我会像你一样无知、敢于否定历史吗?否定历史帽子不应该是你吗?
图三
4、"汉水北为南阳郡、汉水南为南郡"几个字,@南阳方正你是如何看出汉水的内涵、外延的,讲不通就讲不通,扯东扯西干什么?
那我讲的"汉水北为南阳郡、汉水南为南郡是一个宽泛的、指明两郡大致方位、大致界线的史料,需要其它史料支持,"有条件成立""有何不妥?至少我还做一下铺垫。
你看不明白我"大致界线"、"有条件成立"的说法?
5、两郡在汉江上具体交界起点,襄阳说有史料支持,你们支持证据到底在哪儿?你闹一股子劲儿,这个现实问题你回避的了?
论逻辑,你不是个儿,没用!
最后,把白脖名号送给你!不是我一个人送,几个人都在送,你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