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激战,这支200多人的八路军连队和地方武装伤亡惨重,且弹药告罄,而对面则是一个大队的日军。 1942年4月29日,华北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动扫荡,八路军化整为零,以连队为基干与日军展开游击战。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王书波,当时被上级派到地方领导敌后工作,大扫荡开始后,他和一些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随着日军包围圈逐渐压缩,形势越来越险恶,王书波负责的游击区被日军占领后,他和一些地方武装加入到八路军的一个连队。 6月29日,这支部队刚转移到武城县一个村庄后,大队日军就追了上来,八路军利用村庄作掩护,与日寇展开了激战。日军不断发起冲锋,但都被八路军顽强地击退。激战进行到次日下午时,日军一度冲至八路军阵地30米的距离,但在轻重火力的猛烈打击下,日军再次被击退。此时,已近黄昏,日军停止了进攻。而我军伤亡巨大,最关键的问题是,弹药已经用尽,八路军的处境异常险恶。 晚上,部队领导召开动员会,号召指战员们不怕牺牲,抱定与日寇决一死战的决心,并要求共产党员要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为明天的建党日献礼。干部战士们群情振奋,纷纷表示与小鬼子拼死为止。 7月1日清晨,日军的各种火炮一字摆开,鬼子军官抽出指挥刀,对着列好阵势的日军哇哇叫嚣。我军官兵刺刀上枪,或手握大刀,静静地等待着决死时刻的到来。一场血战一触即发。 突然,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昏暗了,紧接着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几米外都看不见人。由于天气突变,日军的进攻也暂停下来。 八路军指挥员一合计,迅速做出决定,利用天气掩护主动出击,与日军后进行肉搏战。 八路军勇士们或平端着步枪,或手持大刀,在狂风中疾速向日军扑去。当看到日军时,只有几米的距离了,日军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上,抱着脑袋躲避着风沙。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八路军战士们吼叫着冲入敌阵,见日军就刺,见钢盔就劈。没有枪声,只有风声、怒吼声、喊杀声、惨叫声和利刃刺入肉体的"噗嗤"声,与混沌的天际交汇在一起。 "整场战斗,我刺死了3个敌人,但我的手臂被敌人刺伤了,40多分钟的激战后敌人逃了。" 王书波回忆起这场战斗,情绪仍然十分激动,面对记者的好奇,老英雄说: "老天都出手相助,我真恨没多杀几个鬼子!" 持续两天的激战,我军最终只有30多人幸存下来,仅在肉搏战的现场,日伪军遗尸便有上百具。 王书波,河北景县人,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四川剿匪。最后以副军职离休,如今高寿95岁。 天佑八路军!天佑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