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热议一6岁男童上女厕所,被一女子提醒,后遭到男孩父母辱骂。 此次事件中,主要的矛头对准男孩的母亲和被骂的女孩儿, 该男孩儿的父亲,隐身了。 只有在新闻的评论区,才有网友指出: 有爸爸在为什么要上女厕所呢? 很明显,此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爸爸没有履行好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带已经6岁的儿子上男厕所,因此引发男童上女厕所事件。 像这样男性在家庭教育中的显著缺失,导致母亲丧偶式育儿的例子,在中国数不胜数。 甚至很多男性觉得带孩子根本就是女人的义务,跟自己无关。 很少有男性能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帮助妻子做家务带孩子,仿佛认真负责,充满爱和人文关怀等这些高级情感,他们还没有进化出来。 如果有人抬杠,说什么男性需要赚钱养家,所以家里的事可以不管,那么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责任, 家庭不是旅馆,不是付了钱就可以什么都不管。 而且也不承认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她们的付出按照月嫂的价格来算,一个月最少也得6000左右,高的甚至上万。(试问有多少人能每月给到妻子这么多钱?) 更别提生育带来的心理和身体上的损伤等。 而且现在很多女性已经自己赚钱了,这个家的经济来源根本就不是父亲一个人。 这也是导致现在男女对立,女性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原因之一。 下图为某群中一父亲的观点: "试问多少个父亲会带小孩上厕所。我问问在座各位" "妈妈刚好尿急,儿子也是,爸爸不想动,这不很正常。" "男人照顾家里是最懒的我认我是" 明明意识到自己懒,却反而一点儿愧疚都没有,觉得这很正常 "男孩去女厕所没毛病,正常,女孩去男的不好" 说到男孩儿上女厕所,就觉得很正常,反观女孩儿上男厕所就不好,双标的不行! 而男性习惯性隐身,将矛盾转嫁到女性身上,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 最典型的就是:家庭关系中,总是婆婆和媳妇在吵架,男性作为中间最重要的调和人常常是缺席的。 还有在很多新闻事件中,即使是男性犯错,标题也会将女性作为噱头,仿佛这样才有点击量;在一些男性家暴的事件中,明明是男生犯的错误,也总有人为男性开脱,不明真相就说女性出轨等。 那么为何男性总是习惯性隐身呢? 千百年来,封建社会遗留下的大男子主义 虽然封建王朝制度已被推翻百年,但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深入骨髓,很多地方认为 "男女都有一样"只是喊口号,并没有实质性做到,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模式依然盛行。 男性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女性则主要负责家庭的内务事(即家庭主妇),负责在家照顾子女,男性则较不需负担这些事。 旧社会妇女社会地位低,嫁乞随乞,嫁叟随叟,一切生杀大权都掌握在男人手中,"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丈夫可以胡作非为,妻子却不能有半点恼怒。时至今日,这种现象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但依能看到这种烙印的痕迹。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男性拥有更多的钝感力(无责任心) 而女性则"母职惩罚" 与钝感相对应的一个词,叫做敏感。这常常是用来形容女人的,因为女性天生比男性心思细腻,情感丰富。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甚至写了一本书叫《钝感力》,来阐述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太过敏感,没有钝感力,甚至劝大家都不要太较真,丈夫出轨等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具体可看b站up主 蜡笔油一Rabbyui 的视频解读 女性更善良更有同理心,更多的是利他;男性更自信更勇敢,以结果为导向,更多的是利己。所以在家庭生活中自然是吃亏多一些。 有的女性甚至需要在家庭承担着保姆、保洁、厨师、家庭教师等多重角色。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事实是:孩子哭喊,爸爸可以若无其事的玩手机,而妈妈却忍不下心不管,家里脏乱差,男人仍然若无其事,但女人却看不下去不得不收拾等。 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当男人在家里做一点事,就会被夸是好男人,其实这不过是他应该做的。 而女性因为生育,还会导致职业中断以及收入的降低,使得女性晋升机会更少,职业发展更艰难。 这样在家庭中,经济占比降低,就被认为在对婚姻中的价值贡献低于男性。(因为在家庭中的付出很多得不到价值认可。)丈夫会认为因为自己挣得多,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力地位就会比妻子高,因此导致绝大部分女性丧失在家庭事务中的话语权。 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症" 在性別二元制的性別秩序里,深植于核心位置的,便是厌女症。在这个秩序之下,无论男人女人,无人能逃离厌女症的笼罩。 厌女症弥漫在这个秩序体制之中,如同物体的重力一般,因为太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什么是厌女症? misogyny,译为"厌女症"。可很多有厌女症的男人其实喜欢女人。明明"厌女",却又"喜欢女人",听起来不可思议。 那么,misogyny还有个更好懂的译法,"女性蔑视"。他们只把女人视为泄欲道具,无论哪个女人,只要具有裸体、迷你裙等"女性符号",就能发生反应,像巴甫洛夫那条听见铃声便流口水的狗,实在可惊可叹。如果男人身体中不具备这个机制,性产业就不会成立。 厌女症表现形式在男女身上并不对称 。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 换个更浅显的说法, 在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有一次也没有庆幸过没生为女人的男人吗?有一次也没有抱怨过生为女人吃了亏的女人吗? ————选自 | [日]上野千鹤子《厌女》 而现在,随着性别对立严重、女性意识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反抗这种不公平, 希望男性能共同承担起家庭责任,不再做隐身大侠,甩手掌柜。 这样才能真正消解男女之间的对立,不再让女性惧怕婚姻,或者成为婚姻里的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