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两位太后,慈禧为何从姐妹情深到你死我活?
光绪六年某日,慈宁宫中,慈安慈禧两宫太后正在互诉衷肠,聊到动情处,两人百感交集热泪纵横。而此时掌握实权的慈安太后从身后的密匣中取出了咸丰皇帝弥留之际留给自己的一封密诏,当着慈禧的面付之一炬,并且对慈禧说道:"你我姐妹情深,先帝定是被肃顺一伙人蒙蔽了,才留了这样一封信,让我来日对妹妹不利,这几十年过去了,我留他作甚?今日当着妹妹的面烧掉,从此我与妹妹绝无二心,共同辅佐大清社稷如何?"慈禧抹了把眼泪,对慈安说道:"谨遵姐姐懿旨!"
但慈安不知道的是,慈禧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而慈安的这把火,不但是烧掉了自己的护身符,更是点燃了清帝国灭亡的引线。
那这究竟是怎样一封信?慈禧又为何要置这位"姐姐"于死地?
这事还要从咸丰皇帝在位时说起。当时慈禧的勃勃野心和乖张的性情就让咸丰忌惮三分,而咸丰皇帝又一直病体缠绵,军机大臣肃顺也屡次进言说懿贵妃(慈禧)恃子而骄,居心叵测,而皇后(慈安)忠厚老实,再加上当时的储君载淳(后来的同治皇帝)年幼,一旦咸丰驾崩,以慈禧的秉性必然会干预朝政。但是咸丰皇帝考虑到她是载淳的生母,所以没有忍心将她废黜,而是在自己弥留之际,召肃顺等于榻前,任命为顾命八大臣,日后辅佐幼主。同时把两枚象征最高皇权的印章分别赐给了皇后慈安和皇太子载淳,意在防范大权旁落于慈禧或群臣之手。
然而这些还不够,咸丰皇帝为以防万一,特别给皇后慈安留了一道密谕,密谕上写到:
"咸丰十一年三月初五日谕皇后:朕忧劳国事,致撄痼疾,自知大限将至,不得不弃天下臣民,幸而有子,皇祚不绝;虽冲龄继位,自有忠荩顾命大臣,尽心辅助,朕可无忧。所以不能释然者,懿贵妃既生皇子,异日母以子贵,自不能不尊为太后;惟朕实不能深信此人。此后如能安分守法而已,否则,着尔出示此诏,命廷臣除之,凡我臣子,奉此诏如奉朕前,凛遵无违,钦此。 "
慈安见此密谕,真是感激涕零。因为有了这道密谕就可以防止慈禧日后的干政,确保慈安和载淳皇权无忧,这也是咸丰皇帝为保江山做出的最妥帖的安排。但这临终托孤和暗授密谕却被一个人偷偷知晓。他又是谁?
此人便是慈禧的贴身太监安德海。
这安德海可是当时慈禧身边的第一红人,其当时所受到的恩宠要远胜于知名的太监李莲英和张兰德。
安德海自幼入宫,性格狡巧,凭着一副如簧巧舌深得慈禧宠爱。除了平日对慈禧的殷勤侍奉外,他也经常帮慈禧打探宫中各处情报。
这几日安德海眼看咸丰皇帝身子每况愈下,他也嗅到一丝异样。凭借着常年混迹宫中习得的一身恩威并施的本事,安德海很快便从咸丰身边的小太监处得知了八大臣托孤和暗授密诏的事情,于是他赶忙报告了慈禧。
慈禧得知后惊惧万分,本来还打算趁咸丰皇帝归天之际伺机窃取皇权,这下子不得不改变了策略。经过一番思索,慈禧决定先拉拢慈安先对付了八个托孤大臣,之后再做计较。
于是自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就一改往日骄横跋扈的态度,对慈安处处恭敬谦让,私下还装出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而慈安本性敦厚,见慈溪对自己如此尊敬顺从,也逐渐放松了戒备。
眼看时机成熟,慈禧就鼓动慈安说皇帝年幼,八大臣乱政意欲夺取皇位,让慈安将八大臣免职,同时也私底下联络当时并无实权的恭亲王奕欣里应外合见机行事,于是,慈安不明就里的联合慈禧一起发动了著名的辛酉政变,从而导致了八个大臣或死或罢职,而慈安慈禧也得以"垂帘听政",成为实际的皇权控制者。
这场政变的最大受益者莫过于慈禧,她不但凭手段扳倒了八大臣,同时也孤立了慈安。但是慈安却对皇权没太大兴趣,对于日渐骄横野心勃勃的慈禧她选择听之任之,这样两宫倒也相安无事。
眼看同治皇帝年龄渐长,很快也就到了婚配的年纪。
清朝历代皇帝一旦婚配,便要亲政。这时的皇太后慈安也表示想放权给到同治皇帝的意思,可身为亲生母亲的慈禧却对权利有着很大的执念,她在同治皇帝选皇后的事情上更倾向于年龄比同治小,性情娇憨的富察氏,这样的话皇帝皇后日后都尽在她的控制之下,而身为皇太后的慈安则倾向于才貌双全的阿鲁特氏。但苦于阿鲁特氏年龄比同治皇帝大两岁,所以慈安特意问了同治本人的意见,同治认为日后亲政需要有一个德才兼备的皇后辅助,对阿鲁特氏非常钟情,于是这对非亲生母子想到一块去了。
到了选后的当天,在慈禧看来,自己儿子的婚事自然是自己做主,那个挂名的皇太后不过是个摆设,但是按规矩还是要问问她的意见的,于是就佯装谦恭的询问慈安选谁?慈安此刻却是胸有成竹的说到:"皇后当然要母仪天下,我觉得阿鲁特氏最合适。"
慈禧听闻此话一下子愣住了,心想到这个傻太后还真敢说,于是就赶紧暗示同治皇帝阿鲁特氏是蒙古人,不宜当皇后,同治无奈的看向太后慈安以示询问,而慈安则面色宽和的投来一个鼓励眼神,有了太后撑腰,同治皇帝也不顾慈禧的怒目相对,就毅然选择了阿鲁特氏为皇后。看着慈安同治母子连心,慈禧恨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这件事无疑增加了慈禧对慈安的愤恨,而后来安德海之死又加速了慈禧夺权的决心。
原来安德海虽为太监,但平日里没少听侍卫宫女私下里聊男女之事,心中难免瘙痒难耐,同治皇帝大婚宫内需要去江南置办一批服饰,安德海瞅准了机会,想借机出去风流一番,于是就向慈禧请命。
按清律,太监宫女出宫是死罪,慈禧当然知道,但是念及安德海侍奉自己辛苦,且屡次暗中给偷得情报救命,这时又在旁边苦苦哀求,只得睁只眼闭只眼,并且反复交代要行事低调。安德海得到慈禧默许后,兴高采烈,次日就带着几个随从出宫坐船南下,然而安德海自从辛酉政变为慈禧立功之后,在宫中骄横跋扈惯了,出了宫更是把慈禧的叮嘱忘到九霄云外,各种灯笼彩旗挂在船头,一副皇家气派。
而在辛酉政变中和慈禧短暂联合过的恭亲王奕欣向来看不惯这个太监,正好趁安德海一行途径山东时,让手下将安德海抓住,并趁慈禧去后园看戏之机向太后慈安禀报安德海出宫的事情,慈安认为安德海出宫确实有违祖制,按律当斩,但是还是顾忌到慈禧,就交代奕䜣再找慈禧也问问,奕䜣向慈安表示不如按祖制直接处理掉好了,一旦牵扯到慈禧,就会更麻烦。慈安见奕䜣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奕䜣处置安德海的要求。
后来没多久慈禧还是知道了,虽然她十分懊悔当初自己的大意,但碍于身份低人一等和还有祖制的明令禁止,就没敢做追究,但是这笔账,自然又记到了慈安的头上。
几天之后,在祭拜先祖的仪式上,正牌皇太后慈安本应在前,慈禧作为妃嫔理应在后,却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慈禧跟慈安站在了一排,慈安见状就对慈禧正色道:"你怎么这么没规矩,违背祖制,成何体统?"这句话明着是斥责慈禧僭越了位置,实则暗示慈禧安德海事件,慈禧听出了意思,虽是又羞又恼,但群臣此刻都站在皇太后一边,她只得强压怒火,低头退了下来。
回到宫中,慈禧越想越气,自己和慈安同为太后,而且自己还是当朝皇帝的生母,但是这些年,自己却始终被慈安压一头,从给皇帝选后受挫,到安德海被杀,再到今日的祭拜受辱等。其实慈禧知道自己并不是畏惧慈安正牌皇后的身份,而是知道她有先皇留下的密诏,自己一旦惹怒了对方,随时都会被废掉甚至杀掉,所以只要处理了这个"杀手锏",自己自然有办法扳倒这个皇太后。
第二天,慈禧一早就过来向慈安请安,慈安看到慈禧一如既往笑容可掬的样子,也觉得昨天祭祀时对慈禧的斥责有点过分了,于是就热情的拉着慈禧拉家常,而慈禧也赶紧趁机向慈安"澄清"安德海出宫自己一无所知,还说太后处理得当,顺着慈安的意思说了一大通好话,之后又跟慈安诉苦说先皇去的早,留下咱们孤儿寡母面对朝廷这么多事如何不容易等等并不失时机的抽泣几声,这些话说道慈安的心坎上了,本来这些年,慈禧就在慈安面前伪装的极好,今天这一席话又是如此投机,见到慈禧抽泣,慈安也忍不住抹起了眼泪,于是就有了最初"火烧密诏"的那一幕。
此后不久,皇太后慈安便暴病于后宫,而慈禧也成为了清帝国的真正掌权人。
为人宽仁谦和固然不错,但在权利的斗争中,计谋和手段或许才是生存之道。
泰国旅游时,看见紫色的厕所可千万别进,导游会看到不该看的泰国是一个相对神奇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拥有众多的特色,也有许多风土人情。人们选择到泰国旅游观光,能够欣赏泰国的特色。(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泰国虽说跟我国的距
游大地花海作者王海先昌平七孔桥得名,大家都以为是东沙河上的一座现代的七孔斗拱桥。其实七孔桥是指路东侧的一座七孔石桥,是明代建的十三陵神路桥,现已损毁,仅余残破桥墩,桥石散落河滩。大地花海就在
西安初秋绝美彼岸花海躲过怪谈传说,却没躲过不文明观赏彼岸花,大家都不陌生。有些人是从歌曲中听到的,有些人是在小说中看到的,但更为人熟知的还要数这个玄幻的传说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生生相错,世世永不相见。说的人多了,故事也就变得
北京怀柔长城音乐节开设影都花海专场北京日报客户端实习记者张佳琪通讯员马伽继慕田峪青龙峡雁栖湖专场后,8月25日晚7点,2022北京怀柔长城音乐节影都花海专场在作为中国影都核心承载地的怀柔区杨宋镇影都花海举办。本次活
男人为什么离不开酒?每一句都是入骨一个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喝酒。真正的男人不能没有女人,也不能没有酒。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美酒的记忆有的热情,有的柔情,有的喜忧参半,有的幸福分封!酒与男人有着不解之缘,男人的感情,
早安忙而不慌,所有经历都是成长太阳早安今天太阳今天是2022年9月12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十七给生活比个心,每天忙碌到爆炸,但也充实到极点,这才是年轻该有的状态,忙而不慌,所有经历都是成长。只要你想,永远不晚只
越过越有钱的人,往往有以下共性文夏莫01卷首语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游戏。有些人,能在历练中,变成高手而有些人,被困难打败,失败出局。有钱,是一种状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贫穷的境遇。莎士比亚曾
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担心中国介入,麦克阿瑟却说中国不敢1950年6月25日,由于诸多复杂的历史因素,导致本就剑拔弩张的朝鲜和韩国,终于无可避免地发生了战争。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朝鲜人民军在领导人金日成的指挥之下,可以说打得李承晚
古代中国的五刑非常残忍,你都知道是哪些吗?纵观中国的历史,古代中国一直有着对犯罪行为的惩罚,非常的残酷,关于中国古代王朝的残暴,你只需要看看它的名称,就知道了,是对奴隶的五种惩罚。古代中国4000年前也就是约为公元前前20
喜迎二十大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回顾之中共二大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举行了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革命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为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为中华民族开启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中国首座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实现首次临界,是第四代的重大突破头号周刊中国首座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零功率装置一启明星号日前实现首次临界,这是第四代核反应堆的里程碑式重大技术突破。堪比发现新地球新油田。这将大大增加核能的应用范围。因为这种核反应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