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数千年来,多少英雄君王败于美人裙下,人们赋予这些女人的名头无疑是祸国殃民,红颜祸水。 谈起历史上的著名的两个女人,妲己和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一位是商纣王爱妃,受尽帝王宠爱,权力富贵,可是在商朝灭亡时自缢宫中,不仅被周武王鞭尸凌辱,还获得祸国妖女之名。 一位则是四大美女之一,西施,越王勾践图谋复国,派美女西施迷惑吴王夫差,企图灭吴复国。 西施不负所托,成功俘获吴王夫差,串通越王勾践,颠灭吴国。 可是后世的名声,二位却是大不相同。 人们提起妲己甚至说她是狐狸精化身,万分唾弃,一说到西施,人们常常想起的是忍辱负重之名呢? 这恐怕还要先了解这两个传奇女性的故事。浣纱女 西施美貌富有盛名,方圆百里都知道施村有一美女名称西子,人们直接唤她西施。 西施的美貌哪怕是因为心口痛的旧疾时常捂胸蹙眉的动作,都被人们赞为西施捧心,让人怜爱。 此时的她还年轻,只不过是村头溪水边的一个浣纱女,并没有和王侯霸业扯上关系。 我们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越国不愿意帮助吴国攻打楚国,吴越结下梁子。 在越国丧葬时间,吴国起兵吞越,结果吴王阖闾在战争中被勾践射死,吴越矛盾加深。 夫差继位后,为了给父亲报仇。于是在夫椒之战中,勾践被困会嵇山,败于夫差手下。 夫差想要直接杀死勾践,勾践听从臣子文种、范蠡的建议,答应与吴国假意求和,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文种又通过吴臣伯懿送了大量的金银美女说服吴王接受了越国的求和。 忍受过常人不能忍受之痛,受过常人不能容忍的侮辱,勾践又怎么可能真的愿意屈于人下。 他其实是在暗中谋划复国,这个重任交给了范蠡。 范蠡遍寻美女想要让其潜伏在夫差身边,西施美貌远近闻名,范蠡觉得这个西施貌美聪慧一定能帮助越王接近夫差,正是勾践需要的潜伏者。 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在夫差身边日夜监察为我们提供情报的话,报仇雪恨会更快一步。 果然夫差见到貌美的西施便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西施投其所好成为夫差后宫最宠爱的女人。卧薪尝胆的勾践为了活命,勾践夫妇受辱,在马圈生活帮助夫差养马打扫马圈,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夫差的宠爱,只因西施有心痛的毛病,夫差曾坐在她的床头伴她睡觉,安抚西施,亲自为西施梳头挽发。 后来为了西施修建专属的宫殿,还修葺了著名的浣溪池供西施沐浴玩乐。 越国假意和楚国对战,实际却趁着吴王夫差率精兵出征偷袭吴国后方,夫差遭遇前后夹击,自顾不暇,最终兵败。 西施知道,越王怀恨在心一定要杀死夫差报仇雪恨,她不想让夫差这样死去,可是夫差为了她还是回到了姑苏台。 西施看到夫差回来的一刻,彻底明白了自己心意,她不愿意让夫差就这样死去,她告诉夫差自己是越国的奸细,让夫差杀了自己。 这主打的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祸国殃民的妲己 相比较西施的感天动地,妲己的故事似乎更加为人所知。 狐妖、妖后、祸国殃民等等标签都是伴随着妲己出现的。 妲己与商纣王日夜作乐,更是以折磨人为趣,衍生出多种可怕的刑罚炮烙之刑等,种种举动劳民伤财,民声哀怨。 最后周武王顺遂民意,讨伐昏君,从此灭商。 其实妲己的故事就这么简单,但是几千年过去了,后世无数的加工,才让妲己的形象一次又一次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商朝灭亡,周武王是以顺应民意从而讨伐,史称武王伐纣的义举。 这不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另一个王朝的诞生。 这是历史上也是富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新的政权的建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后世的《封神演义》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封神榜,是对妲己形象最详细的介绍,也是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小说。 商纣王喝酒作乐跑到女娲神像殿,对于女娲娘娘美貌起了色心,大放厥词。 女娲本身便看不惯商纣王的淫色暴政,于是派狐狸精去迷惑商纣王,纵容商纣王,一步一步导致民不聊生、哀怨四起。 这就是妲己狐狸精的由来。 从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中,看得出来,妲己似乎只是一枚扳倒商纣王的隐棋。 如果加上狐狸精这个身份,那确实祸国殃民,妲己身为狐狸精更是懂得如何迷惑男人。 最终商王朝的灭亡和妲己脱不了干系,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西施感天动地的故事 当年吴王夫差兵败,西施受到夫差十年如一日的恩爱体贴,虽然西施知道自己是奸细,但是依旧被夫差的爱打动,她的内心认为自己已经是夫差的妻子。 十几年的恩爱时光早已经抹去了西施为了越国潜伏在夫差身边的心思。 而勾践并不这么想,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复仇,谁挡着他的复仇之路,谁就要死。 夫差向越国求和,越王置之不理扬言只要你肯放我的奴隶,我便放你一条生路。 一切都和当年那么相似,只不过如今攻守易势。 夫差不肯受辱,于是在战败后的拔刀自刎。 西施看到昔日爱人落的自刎地步,痛心不已终日以泪洗面最后抱怨而死。 世人都认为西施是越王派到吴国的奸细,但是一个女人被一个帝王宠爱十几年,她的心动她的感情天平已经不自觉的倾向自己的爱人。 所以人们感叹的是西施的真性情,也有对勾践行为的不齿,毕竟勾践复国后逼死了文种,范蠡聪明才逃过一劫。 妲己的恶名来自西周的宣传 从古至今,女人可能因为男人而背上的骂名不计其数。 一个帝王一个被人民百姓认为昏庸暴政无能的君王,他的妃嫔一定是蛇蝎心肠的美人,一定是沆瀣一气的的昏庸者施暴者。 纣王和妲己就是这样。 古代女人妃嫔不过是帝王的附庸者,她们的权利只是帝王权利小小的下放。 商纣王是黑,那么周武王就是白,商纣王的名声越差越坏,周武王则越能俘获人心,民众越相信周武王是个更好的君主,那么新王朝的建立就更加顺遂。 所以商纣王就要背上这个锅。 那么商纣王一个人怎么能有那么多坏事可做呢,此刻他最钟爱的女人妲己便成为了沆瀣一气的帮凶。 毕竟情色残暴昏庸往往相互裹挟,令人悲愤叹惋,所以妲己也要背上这口锅。 我们无从得知妲己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只因为她恰逢一代王朝颠覆,只因为她恰好又是颠覆王朝帝王的爱人,所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历史上留名的红颜祸水。 历史千年 历史上的寥寥几笔写出的是夫差对于西施的爱,人们都知道被越国送来的美人一定不是好人,夫差何尝不知道,只是他的一句:国家的兴亡衰败与女人有何关系。 一个朝代的兴衰与当局者有关,与政治策略有关,女人不过是权力的附庸品。 西施身上的痛苦是我不能体会的,她的煎熬与纠结我们并不能再了解几分,只是我以为一个女人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爱人自杀吗? 如果把神话故事剥离,没有女娲娘娘,那么妲己是否真的是周武王扳倒商纣王的奸细也令人不得而知。 如果想要弄清楚两个美女声名差异之大,无疑从那两个给了她们无限宠爱与权力富贵的男人了解。 最终的结局,两个女人的结局都不好。 勾践还曾经派人找到范蠡,告诉范蠡西施的美貌已经祸吴,留下一定有祸患,竟然是要杀了她。 正因为西施迷惑夫差以及之后深明大义的行为,让她没有祸国殃民的名声。 随着商纣王被扣上了更多的罪名,成为历史上的反面人物,连带他的钟爱的女人,也成了狐狸精坏女人,在文学作品的加持中逐渐离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的美,淡妆浓抹都相宜。 我认为传言不可尽信,翻阅古籍记载商纣王也并非是暴政昏庸反而也是有一定的才华学识以及治国之能。 只是一代帝王的消磨,另一帝王的崛起。 吴王的太子奉夫差命令回来营救西施却被范蠡一箭射杀,吴王夫差自己也拔剑自刎,他从未怨恨过别人,商纣王点火自焚,妲己和他一起葬身火海。 并非是为了谁洗白,只是女人是权力的附庸和工具,实在不应该让她们背上不该有的骂名。 帝王以拥有美貌的女子为炫耀,只是女子的命运并不能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美貌的女人不幸的一生后还要与帝王一样被扣上黑帽,她们或对或错,我想从来也由不得她们自己决定。 两个女人,同样的结局,不同的声名,大概也只是因为下一代的帝王执权者的授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