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曾在瑞士银行存400亿,如今子女取不出,还得交3百亿遗产税
#历史开讲#
"富豪"这个词对于普通人来说,似乎只存在于新闻或者影视作品当中, 而他们的生活也令许多人产生了想象。
不过与他们生平事迹相比,人们更关心的似乎是他们去世之后的财产交接以及财产争夺这样的故事。
王永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台湾省的首富 ,他的地位和身价完全可以和李嘉诚相提并论。
为了能够让家族的财富得以继承,他很早就在海外设立了家族基金。
在他过世之后人们纷纷猜测他四任妻子和子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财产争夺。
但没想到事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王永庆的400亿资产在瑞士银行中无法取出,想要取出必须先交300亿元的遗产税。
至今为止他的遗产仍存放在瑞士银行当中。
那么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这笔遗产未来将会何去何从呢?
一、 台湾首富王永庆
内地人对于王永庆这一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但实际上他为我们国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1943年27岁的他就已经发家, 2008年汶川大地震王永庆慷慨解囊为四川地区捐款了1亿元。
甚至还在大陆建造了400多所希望小学。
不过这样一位企业家的发家之路却是十分坎坷。
王永庆于1917年出生在台北县新店。
父亲只是一名采茶的茶农,每天要走20公里的路程才能够到学校读书。
由于他的成绩并不好, 15岁那年就到嘉义的米店做起了学徒。
当时的他工作勤勤恳恳,受到了老板的喜爱,于是在一年之后跟父亲借了200块钱开始创业。
王永庆由于本金较少无法在繁华的地段开米店, 只能在米的质量上多做文章。
久而久之他家米的销量逐渐提高,在当地也逐渐小有名气。
不过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粮食的管制变得逐渐严格。
王永庆不得已只能将自己的米店关门,带着自己赚到的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休养生息了两年之后王永庆开始着手发展木材生意。
凭借着此前做生意的头脑,王永庆做的红红火火,这让他赚到了不少的钱。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商环境不断向好,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家具、建材等行业当中。
这让王永庆感觉到了木材行业的危机。
王永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之后发现, 当时中国的工业正处于发力的过程中。
于是便果断的投入进聚氯乙烯行业当中,成立了台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他在台湾开办了多家工厂,实行一体化生产 , 在1987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台湾的"塑胶大王"。
虽说发家于台湾, 但王永庆一直就认为两岸同为一家。
他的女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两岸人民同文同种,是一个家族当中的兄弟,面对灾难互相帮助义不容辞"。
因此他一直以来就出资帮助大陆建设学校、捐款。
王永庆在91岁的时候仍然奋斗在一线,其励志的人生经历甚至成为了一代人的偶像。
虽说他的一生有着非常辉煌的成就,但是家中的子女却成为了困扰他的难题。
据了解王永庆一共有4位妻子,12位子女,而这些妻子和子女也成为了他离世后分财产的一大难题。
二、 离世后财产分配成难题
王永庆的第一个太太郭月兰因为身体原因一生都没有生育 ,但在婚姻期间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也让她成为了王永庆一生当中最关键的一个女人。
在 与第二位老婆杨娇结婚之后为王永庆生下了4个孩子, 这段婚姻也是王永庆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婚姻。
不过由于王永庆在婚姻中的不忠,杨娇决定前往美国发展,将四个孩子留给了他。
第三位妻子名叫林明珠。
她在王家一直以来就非常低调,这也让外界传言称因为王永庆的家里不认可这位妻子,因此二人并没有夫妻之名。
不过在王永庆去世之后,她却带着三个孩子回到王家争夺家产 ,这才让人们知道她与王永庆之间的感情。
第四位妻子也是一位离异的女性,她的名字叫李宝珠。
二人初识的时候家里所有人都反对,但王永庆执意和李宝珠在一起,最终二人诞下了4个女儿。
而王永庆也将这4个女儿捧在手心上, 甚至还想将自己的公司交给这四个女儿经营。
由于一生子女众多,王永庆的财产到底该如何分配成为了一大难题。
而这个难题在2008年王永庆离世之后才得到了解决答案。
他在离世之前就已经将自己的财富分成了三个部分。
分别是给子女留下的遗产、家族信托资金和400亿存在瑞士银行当中的存款。
王永庆给自己的12位子女留下了600亿台币,这笔钱平分给自己的每个子女。
而家族信托基金中的钱则高达2600亿元 ,会每年给自己的妻子、子女以及子女配偶一定的分红,这笔钱是定期支付无法直接取出 。
而第三部分存在瑞士银行当中的钱为400亿元, 这400亿元至今为止也没人知道其用途。
不过正是因为没有人知道其用途, 因此成为了家里四任妻子和12个孩子争夺的重要资产。
而这笔资产想要取出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三、 至今为止遗产未取出
根据公开的资料能够看到, 瑞士银行是目前为止世界上保密性最高的一家银行 ,对于客户的隐私保护非常完善。
根据瑞士银行的规定能够看到 ,如果想要将这笔钱取出,必须要本人办理。
即便是本人死亡家属拿着关系证明也无法取出。
王永庆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即便是九十多岁也每天坚持长跑。
这让他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抱有非常大的信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永庆一直就没有对自己的资产进行明确的规划, 也正是如此给他增添了许多的后顾之忧。
他在10月11日带着自己的第四任妻子和孩子到美国查看自己在美国的生产线。
10月14日还在和自己的下属吃饭、喝酒,身体并没有任何的异样。
然而在10月15日王永庆的看护人员却表示他安详的躺在了家里的床上离世。
这样突如其来的离世让所有人都感到措手不及,而这存在瑞士银行的400亿资产就成为了"无主之财"。
作为他的子女自然不会白白看着这400亿元打水漂。
他们想要与台湾的官方交涉, 通过"特殊方式"将王永庆的这400亿元取出来 。
面对他们一家人的请求,台湾官方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同意了这一请求。
不过增加了一项附加条件, 就是想要通过"特殊方式"把钱取出来必须要给当局300亿元的遗产费。
王永庆的家人犹豫再三之后拒绝了台湾官方的这一请求。
因为如果同意台湾的请求他们所获得的400亿元将会缩水四分之三。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能够获得100亿元已经是一笔天价的财富, 但对于王永庆家族来说必然不会做这笔亏本的买卖。
至今为止这400亿元的资产仍然存在瑞士银行当中。
而王永庆的子女目前并没有放弃这笔钱,仍在想办法想要将这笔钱取出。
到底何时能够取出也只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
看着王永庆家族所面临的困境让许多人产生了疑问。
既然瑞士银行想要取出钱这么困难, 为何还有那么多企业家愿意将钱存进去呢?
为何宁愿选择外国银行也不选择国有银行呢?
四、 瑞士银行到底有何魅力
实际上富豪们之所以愿意选择瑞士银行,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个主要就是因为瑞士银行较高的安全性。
瑞士银行早在1934年就执行了瑞士银行及储蓄银行联邦法律,法律中规定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属都无权获得储户的账务信息。
即便是官方也并不例外。
如此高的隐私保护以及安全性就让瑞士银行成为了富豪们的"心头好"。
除此之外, 第二个是其安全性还体现在了瑞士高度发达的金融业。
瑞士被称为世界上最稳定的经济体之一,其安全的金融体系以及全球先进的资产管理业务让瑞士有着高度发达的金融业。
这也让瑞士获得的了全球各国投资者的喜爱。
第三个瑞士银行的保护级别较高, 也是企业家们愿意将钱存进银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想要进入瑞士银行必须要经过多重身份验证, 除了需要输入密码之外还需要进行面部识别、虹膜验证等多个方面。
而银行的保护级别甚至达到了军事级别,许多军事基地都将其作为金库。
除了安全性较高之外, 第四个原因就是瑞士银行还是企业家们的"避风港" 。
我们都知道如果企业家做一些违法的行为,我国央行会直接冻结该公司的金融账户,而瑞士银行就不需要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担忧。
瑞士银行除非受到战争的影响破坏,或者受到国际的因素受资金被冻结之外。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个人能够对瑞士银行内的资金进行支配。
而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永久中立国,在平时保持着中立的立场,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国际义务 。
因此这家银行就成为了许多国家政员、富豪的重要保障性金融机构。
由此我们也能够了解到为何许多国内外的企业家愿意将钱存进瑞士银行。
由此也能够推测出来王永庆之所以会将钱存入瑞士银行就是 为了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避免自己的子女觊觎自己的资产。
不过这样的行为却让自己误打误撞的将资产冻结了起来。
未来如果不采取某些"特殊方式"的话或许将会永远的封存在瑞士银行当中。
结语
人们对于富豪去世后子女争夺财产早已经见怪不怪。
但像王永庆这样突然去世,自己的资产被冻结无法取出的事情却闻所未闻。
如果他的子女能够顺利取出这400亿资产的话还好, 如果取不出来的话这笔钱将会按照无人认领的资产充入银行当中。
实际上除了富豪家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之外,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家中子女众多往往会出现财产争夺的问题,甚至会因为财产的争夺而闹上法庭。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早早的对自己身后的财产进行规划就非常有必要。
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你认为王永庆的遗产是否还能顺利取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