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医学院位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位于广州中山二路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互不隶属。但是在师资方面,前者目前还依赖后者。虽然中山大学扩大了深圳校区医学院的全球人才招聘力度,但实力差距不是短时间能弥补的,它还需要广州中山医学院(医学校本部)的强力输血。这是新的医学院建立的最优方式,白手起家是很难的。因为好的医学院依赖于好的附属医院的强力支撑,深圳在这方面还是很欠缺的。 大学新的附属医院的建立也是如此,一般由较强的附属医院派出较强的科室去新附属医院组建新的科室。一个明显的例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前身是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而原市六在广州市属医院里面实力是垫底的。市六整体移交中山大学后 ,中山大学附一院对新成立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进行了强力输血,以胃肠外科为基础,逐渐扩大到其他科,医院实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提升,并很快通过了三甲医院评审。在广州天河东地区,特别是员村附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成为了无与匹敌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员村及周边地区的医疗实力和生活品质。 在医疗方面,我们可以把深圳比喻成广州的员村。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建立无疑会在比较短期内提高深圳的医疗教学,甚至医疗科研水平,对大湾区的医疗事业均衡发展大有裨益。当然,中山大学在影响力方面也会受益,是互利共赢的。深圳校区的建立对广州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两个城市的竞争。 中山大学也不是那么好的学校,而中山医科大学比中山大学有名气 中山医学院脱胎于原中山大学医学院,在院系调整中分出独立成中山医科大学。到了1999年左右,又再次合并回到中山大学。目前的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山医学院都是直属大学下的机构,其院长都是校长任命的。在深圳校区的中大医学院和中山医学院互相不隶属,和附属医院也是平行机构。但当然毕竟还是同大学的,所以还是有交流的。 深圳是超大城市,需要本地的医学院和医学人才招募、培训体系。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慢慢来太费时,嫁接一个比较快! 对于广东本省的中山医来说,你不来、有人来。那么还不如自己来! 深圳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 深圳作为一个有着一千三百多万人口的超级城市,经济发达,GPD稳居中国前三。但在民生工程的医疗发展上,深圳却有点落后。作为华南"双子星",广深人口接近,但一直以来,深圳的医疗资水平却有一种被广州吊打的感觉。 近年来,深圳在教育文化领域大力引进国内乃至国际名校到深圳办学,对深圳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之前所引进的高校,多偏向于工业和高科技或者是综合类,在医疗领域未有多大建树,这与深圳人口和经济都非常不匹配。因此,当前和今后引入医疗领域建设对深圳极为需要和迫切。 虽然国内有不少实力雄厚的医院和医学院,但作为在广东有着深厚根基和技术水平的中山大学医学院,是解决深圳医疗领域资源稀缺燃眉之急的最便捷最适合的选择,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而且,中山大学医学院与国内乃至国际很多同行都有着密切联系,可以共享资源,这对深圳该领域的长远发展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当然,除中山大学医学院外,深圳也会欢迎其他医学院到深圳开办,也会积极去引进和促成国内和国际医疗领域的单位到深圳设点。 可能主要兴趣是圈地。深圳需要的是高水平医院,不是医学院。深圳已经有:深圳大学医学院和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深圳人口比不上北京。北京只有北京大学医学中心(原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和清华大学医学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除了清华大学医学院是新建的(已经不算新了),其它都是老牌。 现在国内建立医学院跟风。连一些师范大学都有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国家该管一管了。 中山大学资源分散,大而不强 这个本来是一件好事情,深圳也需要高水平的医学院和医疗服务。 但是,如果把深圳的中山大学医学院与原中山医科大学割裂开来是不可能的。中山医的传统、中山医的品牌已经深入人心! 希望两地的医学院都可以培养出来优秀的医学生,为大湾区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 仅体现中山市用心超越的决心!发展还是在于培育创业兴业环境。如:三至七年免税半税。免土地使用费。发达之银行环境。国际化贸易交通运输环境。交流环境、人才向往的地方特色。国际化社会体制。中山市有自贸区中欧班列加工城世界吞吐量前三十之航空港海港吗?若无!全部工作均扑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