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女性单身的朋友,自己买了一套公寓,现在后悔不已。 当时我叫她不要买公寓,要么不买,要么就首付买一套小一点的住房,五六十平米都可以,每个月的贷款也不多,她是一个编辑,工资收入还可以的,买一套小房子,还按揭贷款是很轻松的。 可是她认为,反正自己一个人住,以后也不准备买,就算以后自己不住了,也可以出租,现在全款买了,卖不卖的掉都无所谓。 她入住没有多久就后悔了。 首先是水电费特别贵,水费还行,用水量也不是很大,但是电费就比较高了,夏天开空调都不舍得开,并且,做饭也很麻烦,因为没有天然气,有电磁炉做饭是非常麻烦的。 此次,就是上下班的时候,等电梯特别浪费时间,有时候等个电梯都十几二十分钟,就算自己爬楼都下楼了。 最后,就是很没有安全感,有时候半夜都有陌生人敲门,家里也经常会被塞入一些小卡片,并且,还曾经发生过门锁被撬的事情。 后来,朋友受不了了,就把房子出租掉了。 朋友结婚以后,男方家里买了房子,朋友准备把房子卖掉,然后把婚房装修漂亮一点,这时候,朋友发现问题了,房子挂牌以后,一直卖不掉,本来打算赚一点卖掉的,后来发现卖不掉,就准备保本卖,还是卖不掉,据我所知,朋友的这套房子,到现在也没卖不掉,经常叫我想办法给她把房子卖出去,我确实也没好办法,因为公寓,特别是这种商住公寓,真的没人买。 所以说,前人之鉴,还是要听的,不管是自住也好,投资也好,公寓都别买。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人人都说公寓的运营成本高(包括物业费、水电费),后期交易税费高,各个网络大咖不断的发视频警告客户千万不要买公寓。总之,大家对公寓的认识,都只是人云亦云。 下面谈一谈我的认识: 首先说一下公寓相比于住宅的优劣势, 优势:1、同样面积的房子,总价低。2、除北京市外,其他城市一般都不限购,不限贷。3、小户型,易于打理。4、多数都位于商业中心,交通便利。5、可以注册公司,当办公室。 劣势:无非就三点,1,产权年限,一般都是40-50年。(补充一下,40年产权也是大产权,交易受法律保护)2、后期交易税费高。3、不能落户,孩子上学是个问题。至于说水电费、物业费高的问题,住宅也一样得交这些费用,高不了多少。 所以说,买公寓还得看咱们具体的使用用途,楼主准备自住,住多少年?有没有搬迁的可能?手里资金状况?你所选的楼盘位置。这些都是影响你的因素。 个人认为买公寓还是可以的,最起码它能缓解初期的居住压力,后期不住了,还可以出租,把房子和注册地址都租出去,收入也不少。不要老想着,不住了就卖,现在房产政策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公寓就像基金一样,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年限越长,周围越繁华,租金越高。 比如,我们廊坊这边的公寓,随着首都经济外溢,机场建设等等,城市越来越繁华,而且这边的公寓还是民水、民电还有天然气和地暖。离高铁站也近,到北京仅19分钟。自住投资都合适。呵呵,打个小广告。 买房还得看咱们自己的情况,每个人都不一样,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我就是买了公寓自己住,上个月终于卖掉了,住了2年后悔了2年,买公寓住真的是太无奈、太坑了,再也不会买公寓了 可能很多人都以为住公寓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住公寓之前我也是这样想的,直到我买了公寓,住进去之后才发现公寓并没有我们现象的那么好,甚至对于我来说是一场噩梦。 住了两年,去年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把公寓低价卖了,再也不会买公寓了,太无奈了,我来说说我住公寓的一些感受吧。 1、水电费贵 我买的是复式的,38平,复式的二楼作为房间,空调的话是装在客厅,每次想要吹空调都要等很久才能吹到,由于空间很大,每吹一次空调都超级费电的。 刚住进去的时候我没有留意到这个问题,直到月底交水电费的时候才发现居然用了一千块钱的水电,把我吓到了,一开始我还不信,仔细想了一下,公寓的水电是按商业水电的费用来算的,确实会贵很多,想想就心疼。 2、人员复杂 入住公寓之后我才发现这边很少有人是买来居住的,都是一些公司的办公室、工作室,因为有办公室,每天都会很多快递员、外卖小哥进进出出。 还有一些公司把员工宿舍安排在这里,几十平的房子里住了十几个人,每天下班回来都可以看到他们在宿舍门口抽烟什么的,走廊里挂满他们凉的的衣服,有时候都感觉自己住在学校宿舍一样,人员那么多。 每天那么多人在自己家旁边走来走去,感觉很不喜欢,甚至有点害怕。 3、配套差 很多公寓的配套都是比较一般的,房子是无法迁入我们的户口的,让我们无法落户。以后孩子想读书也是没有配套的学校,相对于具有好学区的房子来说真的是太无奈了,只能就读一些私人学校,费用贵很多。 如果经济能力允许的话要选择配套好的学区房,这样可以让自己落户,孩子读书的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4、吵闹 因为这里平时出入的人太多了,每天都会很吵,之前隔壁开着一家公司,每天早上都可以听到他们在开早会,经常会有人骂人,感觉很不爽。 好不容易等他们搬走了,结果搬来一个娱乐直播公司,每天24小时都有人在开直播,声音很大。 有时候半夜都会被她们吵醒,去物业那边投诉了几次,但都没有什么效果,真的好无奈。 5、不好出售 因为实在不喜欢这里了,去年我就开始在出售这套公寓了,但卖了很久都没能卖出去。主要是公寓首付就要给5成,对于很多人来说压力比较大,一时间无法拿出那么多钱。 而且公寓的贷款也不好批,比其他的商品房难,贷款的年限也很短,这样导致我们每个月的房贷就会很高。 公寓的产权一般只有40年,除掉房子开发的一些时间,实际也就三十年多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产权年限会越来越短,这样就会越来难出售。 6、升值慢 公寓的升值会比较其他房子的慢,这对于想靠炒房来赚钱的来说就不太理想,我这套公寓从我买入到卖出,两年时间基本没有变过,如果我当时买了其他房子的话,多少还能赚一点。 当然住公寓也是有好处的 1、交通便利 公寓一般都是在比较繁荣的地方,相应的交通的话就会比较便利,我的公寓楼下就是地铁站了,出行很方便,附近也有很多商场和娱乐设施,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在这边住了半年,我一个女生都胖了快10斤了。 2、价格便宜 公寓的价格一般会比商品房的便宜很多,对于想买房,但又买不起大房子的人来说,公寓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我当时也是因为资金比较紧张,选择公寓的资金压力会小一点,就决定买一套公寓好了。 以上就是我住公寓的一些感受,住了两年,虽然有很多开心、快乐的事情,但让我无奈的事情会更多一些,以后再也不会买公寓了,感觉太坑了。 你会买公寓来住吗? 我买了一套公寓纯为自己住,天然气,地暖,民水民电,坐电梯直达楼下商场,吃,穿,用,看电影,就象在自家一样,还有将近二百平米大平台,关健价格是周围住宅一半,省这一百多万干什么不好?人总有一套自己住到死的房子,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买房子自己住,可以买公寓吗?网上看到不少人说买了公寓就后悔的,升值慢,出售难。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买了公寓的,有买来自住的,也有专门投资用来出租的,他们都说很庆幸当初毫无犹豫买了,自住方便,出租也容易,关键是租售比高。 那公寓到底能不能买呢?我2016年11月也买了一套公寓,听完我的讲述也许能给你一点启发。 我在广东下面一个四线城市上班,工作稳定,退休前都不会考虑工作变动的问题。所以买房首先要解决的是就近自住问题,其次才能考虑利用手上的闲钱合理进行投资。 因为2005年我已经购入了一套一百三十多方的电梯房,地段很好,已经解决了刚需所需要的自住、入户、学位、购物、出行等所有问题。 2016年底,我努力工作加上省吃俭用有了存款十几万块,因为有过以前投资股市与创业失败的经历,我认为自己没有创业与理财投资方面的天赋与运气,还是想找到一个能保存本金又能有所收益的投资方式,这个投入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就是说我既想要有收益但也要输得起,不管房价未来如果变化,都不至于影响我生活的大方向。 有了这个前提,我把目光瞄准了房地产,因为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同事、朋友名下都有几套房子在收租,既有工资收入,又有租金收入,成了我心中想要实现的梦想。 2016年,我所在城市首幢公寓在售,均价5200元一平方,当时的住宅均价也是6000元左右一平方,就是说公寓的价格与住宅比起来优势并不大,但我最后还是只用了一个小时看公寓就下定金买下来了,并且是晚上打着手电筒去看的房。 我迅速买下这套公寓的原因如下:公寓地段好 公寓楼当时主架已建起来了,但还没拆外架,整个小区还没开发好,小区的规划是商住综合体。未来能不能正常使用还是个问题,因为不是期房,担心成为烂尾楼,担心小区旺不起来,成为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我身边就有几个朋友因为考虑太多因素,一再犹豫错失了购买的机会(因为小城市的公寓不多,这一幢后来很快就售光了)。 我反复看了周围的环境,围绕公寓楼一圈,既有税务、财政、行政服务中心等行政机关单位,又有小学、幼儿园等学校,附近还有维也纳酒店及各种饭店、便利店。虽然是一个五线小城市,但公寓楼处在一个很好的中心位置,我看好公寓未来的出租。 公寓总价低 我所看的公寓均价不低,但是层高5.4米,能隔成两层做成小复式。就是说我花5200元买来一平方,等于能利用两个平方的面积。按实际使用面积来算,价格是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这个价格很吸引人。 一套46方的的公寓,隔成两层,实际面积92方,套内使用面积都有67方,但总价才242000元,首付122000元,贷款120000元分十年还清,每个月月供1295元。 我大概计算了一下,首付122000元我刚好有,月供1295元我也没有负担,那怕未来有一段时间公寓没租出去,这一千多块的月供也影响不了生活的大方向。 公寓方便管理 公寓与我工作生活的地方在同一个城市,这样不管是后续的装修,还是以后出租看房,我都能利用休息的空休时间管理。 如果退休以后觉得无聊,想找点事情干干,我也可以把公寓改成民宿,既丰富了生活,也增加了退休经费。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我看房一个小时就下定金买下来了这套公寓。 公寓买下来后,2017年国庆开始装修,我按自住的要求亲自设计、监工,耗时三个月就装修好了,我的复式公寓成了很漂亮很温馨的小窝。 我买的公寓离电梯近,边户,不管是阳台还是两个卫生间,阳光与空气都很好,我给客厅的飘窗上配置了软垫,冬天的时候躺在飘窗上看书、喝茶、睡觉都温暖无比,从窗户看出去就能看到不远处公园的青山绿水,既有眼前的生活,又有远方的诗与景。 2018年2月开始,公寓首次对外出租,月租金平均维持在2100元左右,租售比高于7.0。前后几任租客都非常喜欢我的房子,都是看了房子后马上签合同,一手交租金一看交房。那怕是受疫情影响也没有空置期,目前已收租金82000元左右,基本把装修公寓的本钱收回来了。 目前来说,我投资公寓的成本只剩购房款242000元,办证及贷款利息支出48000元左右,合计290000元。我已还贷款五年,在剩下的五年内月租金2100元(不计算涨租的情况下)减去月供1295元,每个月还能剩余800元补充生活经费。 如果五年内我有钱提前还清银行的贷款,那么我上述计算的成本还会降低。那怕我不提前还贷,再过五年,我的公寓贷款也还清了,那个时候我享受的就是纯收入了,仅此一套投入不多的公寓,每个月给我带来二千多的收入,为我将来的退休生活增加了一重经济保障。 如果五年前我没买这套公寓呢?手上的十来万不过是几场旅游,在吃喝玩乐上大方一点,也就用光了,每个月不用还月供,也存不下钱,那么到今天,可能的结果是既没公寓也没钱。 再说一下很多人关心的公寓水电问题,我买的公寓水费按民用水计算。电费按民用电第一阶梯计算,就是说不管用电多少都是按第一阶梯计算,如果用电比较多的情况下,我的公寓电费比住宅用电更便宜。 综上所述:公寓能不能买来自住呢? 我的公寓业主群有一个业主就买公寓自住。她是离异单身,有一女儿也长大成人在外地工作了。她原来有一套145平方的四房两厅,她说一个人居住大大了,搞卫生都辛苦。她当年就卖了大住宅,用卖房款全款买下了三套公寓。 现在她自住一套,自住的公寓装修的很漂亮,楼下是卫生间、厨房、餐厅、客厅,楼上两个小房间、一个卫生间,一个人住得温馨又舒服。 另两套她拿来出租,每个月四千多的租金加上退休金,足够享受生活了。现在她经常与一帮姐妹全国各地去游山玩水,要多快乐就有多快乐,我觉得这才是退休生活的好日子。 公寓能买来投资吗? 参考我上面买公寓的经验,我认为可以。如果是家庭首套,考虑到入户与小孩以后入学情况,还是建议想办法先买住宅。如果手上有闲钱但又不是很多,买不了大房子,或刚出来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上高价位的住宅,买一套小公寓自住也是不错的,那怕公寓涨幅不大,起码也省下了租房子的钱,有了一个稳定的小窝,免去频繁搬家之劳累。 首套房已经解决了,手上又有点闲钱,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与选择,可以入手公寓,只要地段好,放着用来长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像我的公寓就没考虑出售,所以公寓涨跌对我来说影响不大,我有的是稳定的租金收益。总结 不管是住宅,还是公寓,都有优缺点,没有任何一套房子是完美的,能不能买公寓,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朋友说:"不要买公寓,水电费啥都贵" 销售说:"公寓好啊!小户型,总价低,位置好,地段繁华,租金高" 那么公寓到底该不该买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公寓在限购的城市一般都不限购,公寓可以用来办公注册公司,也可以用来居住! 公寓一般都是以小户型为主,市场价格也比周边的住宅会便宜些,所以总价低! 公寓面积小,适合一两人居住,很多白领和情侣都是选择公寓来住! 公寓多数都是在位置比较繁华的地段,交通比较方便的路段! 公寓有40-50-70年产权的,并不是所有公寓都是40年产权! 缺点:公寓的水费,电费,税费,物业管理费都会比住宅贵一些! 公寓首付需要5成,贷款最长10年,而住宅可以首付3成,贷款可以30年! 公寓没有学位,不能落户,很多公寓都是不能明火的,只能用电器! 很多公寓都是40-50年产权,很少有70年产权的公寓,而住宅一般都是70年的产权! 买来住该不该买公寓呢?看以下这些条件 1、几个人住?一两个人住可以选择公寓 2、在外工作想买套离上班近的,身上又没多少钱,刚好可以买个公寓!那你可以买 3、身上没钱又想买套房,近的住宅买不起,远的住宅又不要,那你可以买套公寓 4、长期住还是短期住?有没有考虑小朋友读书等问题?你对公寓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 我买的是47m的公寓住宅,物业2.8,民水民电,没有煤气。因为房价太高,住宅没有小户型,总钱数多数都过百万,只能买这个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地段挺好,地下两层,地上三十层,四十年产权,负一层超市,1-4商场百货,吃穿住行方便,1-2人住还很舒服,出租也受欢迎,离海边步行20分钟! 买房子不管看房子好坏,还得摸摸自己的兜有多少钱啊 孩子还小就最好不要买公寓,孩子上幼儿园和上学资格都没有。如果不考虑小孩入学的话,公寓只要面积合适,有燃气,作为居住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首先,很多公寓都在综合体或CBD,交通餐饮和商超都很方便,生活的便利性是很多住宅都赶不上的。其次,通常公寓的价格只有住宅的一半,一套300万的住宅,通常同等面积公寓只需150万,剩下的150万用于理财,毎年可获6万的收益。公寓的水电和物业费毎月可能比同等面积住宅高出一千多元,一年高出的总额在两万以内。6万减去2万,每年因选择住公寓还有4万的净收益。 再一个,公寓通常是精装修,不仅可免去几十万的装修费而且勿需劳神费力。 但是,要考虑将来资产的最大化,还是应该首选住宅,因为住宅增值的速度普遍高于公寓。只考虑生活舒适和现金流充沛,不考虑遗产最大化的老人,可以考虑选择居住公寓。 此外,公寓的生态景观与活动场地通常不及高档小区,人员也较复杂且流动变化大。 就我自已来说,我准备过些年把我住的住宅置换成面积稍小一点,带燃气邻公园的公寓。因为最近这些年,我所在住宅周边环境提升和发展很快,还有较大增值空间,待这些都兑现了,就可以实施置换了。 看到大家很多发言,说得都是一知半解,做为房地产科班出身,又是行业资深从业者,我有必要科普一下了: 首先要搞清楚一点,酒店式公寓和公寓式酒店是不一样的,千万别混淆了。 酒店式公寓是酒店一样的公寓,主语是公寓。 特点一:每一栋首层都是挑高大堂,一般高度超过六米,有管理人员,有安保人员,有休息座位,配置高的甚至会有咖啡屋,水吧之类,就像酒店大堂一样装修考究; 特点二;电梯最少两部,一般多部。 特点三:一般小高层(12层以下)、高层(18-22层)为主; 特点四:一体多户,朝向不一定全朝南; 特点五:民水民电,天然气、暖气到位(长江以南除外); 特点六:产权50年或70年,用地属性一般为综合居住用地或住宅用地。 酒店式公寓最早起源于欧美,主要客户为在市中心忙碌上班的年轻人,因为高层价格相对便宜,管理完善,交通方便,富人一般住郊区联排别墅或独栋别墅。九十年代,此类物业经东南亚华侨、香港商人引入内地,从东南沿海开始兴起。 公寓时酒店就是像公寓一样的酒店,主语是酒店。 特点一:首层一般有大堂,少数没有; 特点二:多部电梯,配有货梯; 特点三:基本都在22层以上; 特点四:一层多户,塔楼结构的话,东南西北朝向均有; 特点五:商水商电,无暖气,无天然气; 特点六:产权40年,用地属性商业。 公寓式酒店最早是由台湾省引入大陆,八九十年代,台商及工作人员来内地经商、投资越来越多,台湾开发商抓住此商机在东南沿海开发了这种自助式酒店,既有酒店的服务,又可以自己用电磁炉之类煮点小饭,当时很受欢迎。 重点来了:以上两种物业形式都有明确的属性和特点,但是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所谓酒店式公寓其实是"李鬼",很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稀里糊涂就掏钱购买了,最后住不舒服,卖又卖不掉,苦不堪言。 下面就说一下这类"李鬼"的前生后世: 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这是我国的土地权属定性。 国有土地出让用地属性有: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综合用地。 工业用地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各类工业园、产业园等就属于工业用地,产权50年,此类用地除一次性缴纳土地款之外,每年还要缴纳土地使用税,各个地方标准不一样; 商业用地就是用于商业经营型开发,商场、写字楼、酒店、商业街等等,产权40年,此类物业产品持有时,税费不多,主要是营业税,所得税等经营性税收,但是买卖税费极多,除房产交易环节的契税、印花税、所得税之外,还有房屋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等重税; 住宅用地很简单了,就是我们住的普通住宅用地,使用年限70年; 综合用地相信很多人不清楚,综合用地主要是用于城市综合开发,城市更新,旧城改造等大宗土地开发利用的土地,因为涉及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使用年限50年,如果住宅地是花生油,商业用地是大豆油,那么综合用地就是调和油。 土地属性搞清楚了,这公寓就简单了! 所谓"李鬼"公寓,就是开发商在拿住宅地的时候,地方ZF为了土地利用最大化,或为了区域形象,或为了民生等,会强制规划一部分商业用地,或者拆迁安置房打包一起出让,为了心心念的住宅好地,开发商对这种捆绑销售也不在乎。 商业部分因为有硬性指标,要么建酒店,要么建写字楼,但是无论是酒店还是写字楼都不好卖,变现太慢,于是"李鬼"就出场了,介于酒店和写字楼中间的产品,推广的产品名就叫公寓,酒店式公寓,公寓式酒店来回叫,尽量模糊概念,尽量精装修,尽量美化,尽量买一层送一层,也就是LOFT,推广诉求:居住投资两相宜!居住办公都可以!价格比住宅便宜很多,有的还是酒店委托管理,例如:各类家庭式度假酒店,亲子酒店等,多在海滨城市,例如三亚,厦门,珠海,青岛,烟台,威海、大连等等; 例如:SOHO-居家办公公寓,北京SOHO就是开山始祖,老潘把住宅、标准写字楼和居家办公的概念玩到了极致,万达广场的公寓也是这种。 这种"李鬼公寓"跟公寓没一毛钱关系,实际就是宾馆,商业水电,价格是住宅的三倍以上,物业管理费更高,无集中供暖,无天然气入户,一般中央空调,使用成本很高,更难得是转手,高税费把利润抵消了,所以此类物业慎买,上海已经不批此类产品的预售,限制交易了。 敲黑板 ,怎么 区别 李逵 和 李鬼 呢 ?教 大家 一 招 简单 的: 售楼处 悬挂 "五 证" 的 地方 ,一 看用地 年限 ,50年 、70年 均可 ,40年 的话 眼睛 瞪 起来 ;二 看 规划 用途 ,住宅 用地 ,综合 居住 用地 均可 ,如果 是 商业 用途 ,马上 淡定 下来 :喝完 送的 咖啡 ,吃完 送的 水果 ,然后 打开 送的 太阳 伞 ,提着 送的 伴手礼 ,优雅 的挥手 告别 ,不留下 一片 云彩 …… 村里有个兄弟在城市进行打拼,选择比商品房更便宜的公寓居住,还居住不到两年时间,朋友就说赶紧的把房屋租掉,真的太后悔了。 2014年兄弟大学毕业,立马就奔向了大城市的发展,去大城市的发展可以面临着更多的年轻人接触机会,更多的创业机会,更多的开阔眼界的机会。 大学毕业出来,每个月拿着4000元的高工资,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周末偶尔出去游玩,生活其实过得还是颇为的丰富。 日子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年多,接触社会的东西越来越多,见识到的东西也变得更多的开阔,发现现在的社会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未来相亲找女朋友以及娶媳妇都需要房子,公司内部每个人都在讨论购买房屋的事情。 购买房屋似乎已经成为了每个人成长的阶段,必须要接触到的东西,安排几次的相亲,都是因为没有房子,最终没有成。 兄弟遭受过几次相亲的失败,狠心购买属于自身的房子,当时商品房的价格已经去到16,000元每平米,而自身的工资才6800元每月,根本没办法购买,得起商品房。 兄弟在大街上走着,突然看到一则广告,精装公寓买一层送一层,使用面积达到200%,单价1.1万元起。 如此低廉的单价,如此之高的使用面积,直接戳中了兄弟的心理,马上安排时间过去观看。 兄弟看着房屋特别的喜欢,35平方的两房,46平方的三房,54平方的大三房,兄弟考虑到自己手上的资金不足问题相中了,46平方的三房,房屋总价55万。 我电话跟他沟通,不要购买公寓,公寓的房子在日后会产生很多麻烦的事情。 最终兄弟没有听取我的意见,固然地选择购买公寓,当时他给到我的理由是房屋价格便宜,房屋使用面积高,更关键是观看电视剧中那些男女主角居住的公寓还不是一样的生活下去,没有任何不好啊。 经过两次劝导还是不起作用,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等待两年的交楼时间: 房子虽然购买了,但需要等待两年的交楼时间,果真购买了房子后相亲成功的概率就直线式上升,原本还没有共同话题聊得正,是因为有房子才产生了共同的话题,也成功的交到了心仪的女朋友。 刚刚住进去,真的像电视剧男女主角一样,非常的舒适非常的舒心,住起来特别的有温馨的感觉,但是随着居住的时间越来越长,发现的问题点就变得越来越多。 水电以及物业管理费:进去居住后才发现全部都根据商业的标准来进行收费,电费的开销确实是比较难以承受,每个月空调所产生的电费都是普通住宅房的两倍。 水费和物业费倒没有多大问题,毕竟面积小物业费用不了多少,资金和水费这方面也用不了多少钱。 居住的环境并没有想象中如此好:居住的环境没有想象中好,主要体现于房屋是用于商业用途有不少的人购买了,主要是用于办公,也有居住的户数越多,走廊变得尤为的不干净。 等待电梯的时间渐渐变长了,4个电梯共26户住户使用。 鱼龙混杂:居住的人太多,而且商业用途酒店用途等等各种各类型的用途,都可以在公寓内自由的进出导致很容易出现鱼龙混杂,而且公寓出发4率比住宅楼要高上许多。 生活也并不太便利:购买房子才发现原来公寓是不可以使用天然气的,只能用电磁炉进行做饭,这麻烦就大了,毕竟电磁炉的功率永远是达不到天然气这么大,而且用电还贵。 等等众多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兄弟才居住两年时间不到就想把房子卖掉。 房屋想要卖掉,但是去到中介公司,挂牌公寓根本成交量是非常非常的低,一年都卖不了两套房。 造成公寓卖不掉是税费太高,而且缺点也十分明显,一般的人不会购买二手公寓。 兄弟也思前想后,不知道自己继续住还是选择出租,最后继续居住了三个月,还是没办法忍受此种情况,选择把公寓出租,45平方每个月可以收租2000元。 对于公寓住房总结了以下几个大点: 公寓的优点:拆迁赔款多、价格便宜,高使用率、商住两用、租金高、不限购不限贷。 公寓的缺点:税费高、使用成本高、容积率高、难以转手、不能落户、安全性差、没有天然气。 如果是大城市地铁口,商业中心地段上的公寓,还是值得一购买的,其他地方的公寓真的是要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