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五镇位于黑龙江西部地区,东临肇东通哈尔滨,南接肇源县,西邻安达通大庆。北隔铁路同兰西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从清朝开始就是交通要道。1901年名昌五城;1908年肇州厅于此设肇东分防。1912年11月,设肇东设治局,驻昌五城。1914年7月肇东设治局改肇东县,昌五城遂为县城。 昌五镇地理位置图 李海青,1889年3月8日生于山东省武城县,原名李青山,少时因荒年随父母闯关东来黑龙江肇州、吉林扶余一带落脚。先后给地主扛活,后来投靠"清风绺子",报号"海青"。以劫富济贫,除暴安良为宗旨,把"清风绺子"改造为了"海青队"。他们从不骚扰平民百姓,松花江两岸皆知其名。因其行为忠义,深受当地百姓拥护。1924年6月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将其收编省防军,命为少校营长,并赐其名为"忠义",驻守肇东县(当时县城在现在的昌五镇)。东北沦陷后李海青带领部队征战于吉林和黑龙江两地,先后对日寇作战数百次,沉重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李海青将军像 1932年4月中旬 李海青部攻克肇州(今肇源县城)、缴获大批枪支弹药。一路北上,5月14日抵达当时肇东县城昌五。当时的肇东县城驻扎日伪军有500余人,四周城墙上配备机枪等重火力,15日凌晨,李海青部2000余人将昌五城四周围困,先断其外界联系的电话线路,早上八点开始攻城,遭到了昌五城内守城日伪军的激烈抵抗,战斗到18日,昌五城南门已被攻克,李海青部进入城内,同守城日伪军开始了激烈的巷战,此时满沟(今肇东市)日军部队前来增援,并从哈尔滨出动数架飞机轰炸助阵。 义勇军战斗情景 由于攻城部队身处城外,昌五城四周为平原地带,再加上正处于春季,大地还没有完全解冻, 义勇军的战壕挖的很浅,没有躲避的地方,敌机的轰炸造成了我义勇军的大量伤亡,为了减少伤亡只能暂时停止进攻分散躲避。 20日中午,昌五南、北、西门均被义勇军攻破,当攻打到伪县公署时受到了大约200名日伪军精锐的阻挡,双方激战数小时我义勇军始终不能前进,这时李海青身先士卒,手提机枪直捣敌阵,后面义勇军紧随其后,击毙近敌百名,后日伪军溃遁进入伪县公署。我义勇军将伪县公署团团围困三天,其中日伪军派出代表想进行谈判,均遭到拒绝。24日攻克昌五县伪公署,将日军驻昌五指挥官击毙,将伪县长程汝霖、行政科长吴鸿仪抓获并于24日晚间处决。此次战役击毙日伪军300多名,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击伤者数十名,只有不足百名日伪军残兵从东门逃往满沟(今肇东市)方向。 5月24日,李海青部1000 多人带着大量缴获的物资和弹药向满沟追击开进,25日上午,李海青部于满沟(今肇东市)西门同前来支援昌五的松本支队遭遇,两军在满沟(今肇东市)城西摆开战场,激战数小时后日军又出动飞机九架前来助战,李海青亲临阵前指挥战斗,不幸被敌机炸伤腰部。由于我义勇军已在昌五激战十天有余,早已精疲力尽,为避敌精锐,不得已李海青只好率部转移到肇州、肇源附近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