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有绝大一部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就是"男尊女卑",甚至到了现代,许多女性依然遭受着这种思想的迫害。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世界各地的女性都长期处于历史和政治舞台的边缘,成为男性政权主导下的附属品。 可是在古埃及,女性却能拥有和男性相对平等的地位,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还以书面形式,明确地规定了丈夫应尽的职责。甚至在法律上,古埃及还有女性作为继承人的惯例。 为何古埃及女性社会地位会如此之高? 一、相对平等的权力与地位 近几年,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以及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古埃及的社会状况产生了兴趣。在研究中,他们发现古代埃及的女性和当时的其他国家相比,社会地位非常高。 1.财产的拥有和分配 首先,古埃及的女性能够拥有财产权。古王国时代第三、四王朝的一名高级官吏在他的墓中留下了一段自传性质的铭文,铭文中提到:这位官吏的母亲拥有50斯塔特的土地,并且在逝世后,通过立下遗嘱的方式把这些土地的所有权转让给了她的后代们。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古埃及,女性很早就拥有了获得土地、房产等财物的权利 。 古埃及的女性在拥有财产权的同时,还能够自由地处置这些财产。一份古老的埃及文献上记录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古埃及妇女将自己的黄金放贷给了丈夫,并且还要求丈夫三年之后,以百分之三十的利息偿还。 女性有足够多的个人财产借给自己的丈夫,并且受到法律的认可。这样的事件,在同一时期的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是无法想象的。 尤其是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希伯来,女性所有的权利和社会地位都完全依托于和男性之间的婚姻关系。或者像古中国一样,母凭子贵,生下男性继承人的妇女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2.人身自由 除此之外,古埃及的女性还可以自由地选择是否离婚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只听说过"休妻"一说,"休夫"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而古埃及的女性除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婚姻,甚至能在离婚后获得丈夫的财产。 这一法律条文与同一时期美索不达米亚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律规定:如果丈夫意外身亡,妻子就必须要与他的兄弟结婚。如果该名男性没有兄弟,妻子就要嫁给他家族中的近亲。 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女性根本没有人身自由权。从嫁给某位男性起,命运就已经牢牢地和这个家族系在了一起,更遑论像古埃及的女性一样拥有财产的分配权利了。 另外,古埃及女性还可以参与国家公职。虽然在古埃及数千年的历史中,统治者的角色基本上由男性担任,但也曾经出现过一些优秀的女性统治者。 如埃及艳后、荷泰普荷瑞斯以及王后奈弗尔塔丽等。她们都在不同方面为国家或者社会做出过不可忽视的贡献。公主不外嫁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中国经常有公主和亲的事件发生。这是因为,通过和亲,两国或者是两个部族之间可以达成友好的合作关系。甚至,有些公主和亲是为了平息两国之间的战火。 无论是哪种情况,统治者们都很乐意用一位公主去换取长时间的稳定局面。历史上就有昭君出塞、**公主和亲的例子。 但是在古埃及,统治者们从不会将公主送出去和亲 ,这是为什么呢? 1.无需和亲的绝对实力 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极度发达的文明和经济。在埃及金字塔的石刻壁画上,我们可以看见三千多年前,埃及的手工业、农业十分发达。 并且通过航运,古埃及人可以从外地购买珍贵的珠宝、木材、香料等货品,再出售到其他国家去,从中赚取巨额的利润。 在同一历史时期,整个中东地区应当就属埃及的国力最为强盛 。对于那时的埃及来说,把自己的公主送出去和亲,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违背伦理的制度 其实,埃及公主不外嫁的惯例背后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埃及人对于血脉十分看重,为了保证血脉的纯粹,皇室内部一直实行着一种违背伦理的制度。 据文献的记载,被钦定为继承者的埃及法老们在继位之前,都要迎娶一位来自皇室的公主,以保证后代人血脉的纯正。同时,迎娶皇室公主也就意味着得到了公主背后皇室的支持,也能够保证其政权的稳定性 。 也就是说,虽然古埃及的公主们并不是直接拥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但继位的法老却非常依赖和公主们之间的婚姻关系。 一旦将埃及皇室的公主送到外国去和亲,那么埃及内部的这种通婚制度就很难维系下去,内部政权体系的稳定性会因此受到影响。 并且在埃及人的观念当中,国家是需要男人去保卫的,而不是牺牲一个女人去谋取短暂的和平。 所以在古埃及,公主们象征着皇室的政权,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统治者们不屑,也不愿意将公主外嫁到他国。 男性视角下的平等 有意思的是,人们如今能够看到的埃及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由男性所撰写的。而我们从中了解到的有关埃及女性的信息,都经过了男性视角的审视。 文学作品通常是感性的,很难完全公正客观,其中或许会带有作者本人主观感受的粉饰,但理性的自然学科就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些历史的真相。 在十九世纪,来自法国的著名语言学家商伯良就曾破译了古埃及的文字。从此,人们才能够解读古埃及一些古老文献以及纸草记录上的文字,从而进一步走进了埃及文明,逐渐揭开了古埃及背后这神秘的面纱。 但是,学者们逐渐发现,古埃及使用的语言有性别化的区分。就像德语和法语当中的名词就有阴性、阳性、中性之分,而埃及语言也同样如此。 虽然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当中可以看出,埃及王后的社会地位很高,是皇室之中权力的象征。但是在埃及的语言文字当中却没有一个专门的词来表示皇后,有的仅仅只是一个直译为"国王的妻子"的复合词。 甚至在古埃及,法老们通常不会只有一个妻子,但他们会有一个主要的妻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王后。在古埃及文字中描述王后的词被直译成汉语的话,意为"国王的主要的妻子。 " 和王后一样,母后一词也是直译为"国王的母亲",而公主也就是"国王的女儿。" 从这些词汇中我不难发现,古埃及的女性地位虽然比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女性地位高出不少,但远远没有达到"男女平等"的地步 。即使是尊贵的王后、公主等人,也是国王的附庸罢了。 在古埃及的语言体系当中,最常用来代表女性的一个词汇是将"房子"放在前面修饰限定的复合词。房子就等同于家庭,所以在古埃及,女性也和中国古代在某种程度上一样,都扮演者"家庭主妇"的角色。 总结 虽然从理论上讲,古埃及的女性和男性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但在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当中,除了冰冷的法律,更多的是来自世俗的自私的条条框框。 如果一名女性在法律上拥有和男性同样平等的选举权,可是在世俗的眼光中,她的主要职责就是成为一个家庭主妇。那么,她的一生很大概率会在烤面包、缝衣服中度过。 或者说,埃及女性虽然同样有着能够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法定权利,却带着对女性天然的歧视,那么一名埃及女性想要真正成为重要的国家公职人员,一定比同等条件下的男性困难的多。 总的来说,古代埃及女性的地位虽然还是在男性政权主导下存在,但是和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仍具有不低的地位 。 参考文献: 《埃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