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间谍气球?美国是否曾经通过高空气球来监视中国
什么是间谍飞艇和气球?
通过飞艇或气球监视就是带有传感器、照相机或通信设备的飞艇和气球,用于监视和收集情报。对于气球来说既可以漂浮在高空,也可以被拴在地面上,使间谍气球能够捕捉到周围地区的广阔视野,捕获的数据可用于安全和监视、环境监测、天气预报和灾难应对。
为什么通过飞艇和气球监视而不是卫星?
与卫星相比,通过飞艇或气球具有成本效益和多功能性。飞艇和气球可以从地面快速部署,不需要发射工具。与卫星相比,它们也可以被安置在较低的高度,允许进行更近和更详细的观察。飞艇和气球也更容易维护--与卫星相比,它们可以相对容易地被收回、修理和重新发射。
美国是否曾经通过飞艇或气球来监视中国?
是的。美国在中国上空的飞艇间谍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Genetrix项目是美国在冷战期间进行的一项绝密的空中侦察计划,使用塞满监视设备的高空气球来监视中国和苏联。被抓时,美国说这是气象调查的一部分,听起来很熟悉吧?这也不是美国唯一的气球计划。美国空军的 "飞行云项目"--又称 "武器系统124A"--是为了利用飞艇运送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而开发的。
2023年2月,一个间谍气球在美国东北部上空盘旋
间谍如何使用飞艇和气球监视?
间谍部门将飞艇和气球监视技术用于一系列目的,包括: 信号情报(SIGINT)。装备有专门传感器和设备的飞艇和气球可用于收集信号情报,使情报部门能够拦截和分析通信信号,如语音和数据传输,以收集有关外国政府、军队和其他组织的信息。 地理空间情报(GEOINT)。飞艇和气球也可用于收集地理空间情报,以制作地面的高分辨率图像和地图,并监测一段时间的变化。 人力情报(HUMINT)。飞艇和气球可以用来收集人类情报,监测地面上的个人、组织和活动。 电子情报(ELINT)。飞艇和气球使情报界能够拦截和分析来自外国军事和其他电子系统的信号,以深入了解其能力和意图。
根据美国海军研究所的资料,1945年纽约号的船员发现了一个球体,他们认为这可能是日本的气球武器。船长命令将其击落,但没有一门炮能打中,最后,一名导航员意识到他们正在攻击金星。
联邦军队的气球 "无畏号 "正在为费尔奥克斯战役的气体发生器充气
飞艇和气球监视的历史有多长?
法国航空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气球部队,成立于1794年,主要使用气球进行侦查。
在美国内战期间(1861-1865年),联邦军队建立了气球部队,最初是平民航空兵,从1861-1863年开始活动,该部队使用七个特别制造的、充满气体的气球,对美国南方军队的行动进行载人的空中侦察。气球上配备了望远镜和双筒望远镜,观察员用电报将报告发回地面。
美国内战结束后,间谍飞艇和气球是如何被使用的?
美国陆军信号部队于1893年在堪萨斯州的莱利堡建立了一个战争气球公司,美国陆军和海军继续试验比空气轻的飞艇和气球,以帮助在二战中提供侦察,海军的 "飞艇 "被用于地中海战区的反潜战行动。
据《陆军时报》报道,美国陆军正在考虑再次使用21世纪的技术,如用传感器来促进目标干扰的高空气球。该系统被称为HELIOS,将看到一个传感器安装在太阳能滑翔车或气球上,设计为在60,000英尺或以上运行。
艺术家对未来派间谍气球的概念
为什么各国仍在使用间谍飞艇和气球来监视?
许多国家将间谍气球用于各种目的,包括部署装有摄像机和其他传感器的气球,用于监视国家边境、难民营,以及在公共活动期间监测大量人群。气球监视技术还被用于森林和山区等难以到达的地区的环境监测,以及需要受影响地区的实时空中图像的救援行动。
自首次使用以来,气球和飞艇监视技术是如何进步的?
电子设备和传感器的小型化使得气球更小、更轻、更具成本效益;材料的改进导致开发出更耐用的气球,可以承受更恶劣的天气和大气条件;技术的进步产出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更敏感的传感器;气球监视系统可以与通信系统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集成,以增强监视能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导致了自主气球的发展,可以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执行复杂的任务并做出决定。
飞艇和气球是如何用于空中监视、信号和心理作战的?
飞艇和气球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是空中监视,在战争或冲突时期,装有摄像机或其他监视设备的气球被用来收集有关敌人的运动、位置和活动的情报。
气球也被用于信号情报,在这些情况下,气球上配备了拦截和记录无线电和其他电子通信的设备,这些信息可用于深入了解敌军的通信和活动。
在冷战期间,气球被用于心理作战,以投放传单或书籍。20世纪50年代,中央情报局从西德发射了数百万个热气球,让气球飘过铁幕,运送他们的珍贵货物--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农场》(1945)。在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热气球像无声的手榴弹一样飘向敌方领土。AeDinosaur行动--这一文学间谍任务被称为--破坏了苏联的审查制度,并将文学作为一种秘密武器,挑起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辩论。
END
文章由公 众号【情报分析站】翻 译和编辑,更多精彩内容及工 具资源请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