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4个银行职员,题主的说法深有感触。公积金和福利待遇真的算是挺好的那种了,但是每月的压力也不算小。建议还是权衡一下利弊再做决定。 一、在银行工作的利与弊 在银行工作的利 1.工作稳定 一般提起找工作,父母给出的选择就是教师、公务员、医生,如果你都不想选,就会告诉你要么去银行吧。 为什么呢?因为这虽然是一个金融机构,但是有国家保障的金融机构。它和教师、公务员一样,端上这碗饭基本就是一辈子,除非你犯了大错或者主动辞职。 2.时间宽裕 银行工作时间是固定的,如果不需要进行结算汇报,每天就是8点上班5点下班,节假日还可以有调休的时间。 在工作之余,你可以看书、健身,陪家人,不耽误接孩子上下学,这种时间不是每个工种都能满足的。 3.福利待遇好 银行的工资基本都是大差不差,它和别的工作差在哪了,就是福利待遇上。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我爸抱回来几桶洗衣液,问起来他说今年妇女节,给我们男职工也发福利了。你看三八妇女节都不会忘,更别提年节之类的了。 但是也不全是好的,也有不好的。你比如说: 1.每月任务量大 银行跟公务员的区别可能在月任务量上比较明显。每月他们要完成一定量的存款手续,这也给了很多人压力。 我亲眼看着月底我爸早出晚归跑业务,就是为了拉存款,完成任务量。每次月底,我爸都可愁,从我家亲戚起步,挨个打电话问,这个确实很难。 2.工资水平低 大城市银行倒还好,小地方的银行工资水平低不说,涨薪速率慢到令人发指,还不按时发放。还是说我爸的事吧。 今年疫情,推迟了1个月上班,工资也只是发放了基础工资,其他的各种都是被扣下,说4月底发。因为这事,我妈他俩都不知道吵了多少次了。 二、应该怎么办? 1.跟家人商议 因为你代表的不只是你一个人,你还有一个家庭。辞职后是否可以找到福利待遇相当的工作不太好说,你要努力争取家人的同意。 2.学会调解压力 不管你做哪个行业,压力是一直存在的。看着电商没什么压力,他们也要考虑压货、物流等问题;好像各个事务所没压力,他们也要考虑各个公司审计时候的各项流程。 压力是一定存在的,你可以通过找朋友家人倾诉或者运动等方式把压力排解出来,不然做哪个行业都不会太稳当。 3.提前找好下一份工作 如果已经打定主意要辞职,那就不要犹豫。现在就开始投递简历,不管你是想继续从事金融行业还是其他行业,一定不要裸辞。 不管哪个行业都是有压力的,看着别人嘻嘻哈哈,好像没什么压力的样子,但可能背后不知道哭过多少次。银行的未来发展还不清楚是什么样子,福利待遇这么好,为什么不留下呢? 首先,不同的人,客观情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做出的选择也不一样,没有人给出题主准确的决定。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哪些因素去参考,还是可以借鉴的。一、现阶段不止银行压力大,各行各业的压力都不小 刚好前几天和一个银行的学员聊天,他提到:银行再也不是大家眼中没有压力、收入稳定的工作。一方面市面上很多财富管理公司的出现,以及民众理财意识的开放,给银行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现在科技的进步,替代了很多人工的岗位,让每一位银行的工作人员产生了危机意识。 所以,现在银行的工作人员,既要应对同业竞争的压力,又要避免内部被替代的风险,压力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大。 但是,现阶段其实不止银行,各行各业都会面临这样的压力。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的岗位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每个人都会面临者岗位被取代的风险。同样的,信息的发达,使得壁垒的优势效应越来越不明显,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胜出就必须跑得快,必须适应高压力。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现实状况下,想要没有压力,甚至小压力都不太可能,最好的做法就是客观看待压力,并且学会与压力并存。二、付出与收入往往成正比,压力小的工作,待遇是不是可以接受 虽然上面提到,各行各业压力大是常态化,也并不是说没有无压力的工作,比如一些行政、前台类的工作相对来说压力往往就很小。但压力往往与收入是成正比的,所以压力小也意味着待遇一般。 公子有很多学员是做类似的工作,但是因为待遇以及个人成长有限,往往大家会选择发展第二职业,比如学习写作、运营等工作。 所以,题主如果真的想要压力小的工作,很多时候是需要在公积金等待遇方面做一个取舍的。三、换工作,是否能在压力和待遇之间找到平衡 题主能够进银行,证明学历、能力等格方面相对还是不错的,再加上有银行的工作经验,虽然不能说一定能够找得到压力小、待遇好的工作,但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还是可能的。 我有一个朋友,在招商银行做了十年客户经理,也是因为面对销售指标觉得压力大,两年前跳槽到一家不错的财富管理公司做销售支持岗位。整体待遇方面和银行相比差不了太多,但是因为做支持岗,压力就小了很多,可以说是在压力和待遇二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综上,题主首先要正视工作中的压力,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去做选择。 以上。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我有两个同学在银行工作,一个是男同学叫蔡勇,在市建行信贷部工作;一个是女同学叫钱多多,在市工行工作,任职工会主席。 在五年前,无论是聚会,还是在群聊中,他们都会刻意谈起储蓄利率的话题,然后敬杯酒或象征性的发个红包,拜托各位同学如果有闲钱要存银行,别忘了照顾老同学,以"完成任务"。 近来,这两位同学,都不提储蓄的事了。而是经常在同学群推送"1元可以抢购5斤大米",以及端午节前的"1元可以抢购礼盒装粽子"之类的资讯。当有同学问在哪儿抢时,他们的回答是"手机银行"。 联系到我平时在手机银行上的转帐、贷款(可以随借随还)、充话费,以及在商城区购物等操作,可以知道,银行员工,不论是柜台的,还是行政的,都面临着吸储和推广手机银行的压力。 银行员工除了吸储,推广手机银行的常规压力外,像信贷部的还面临着催收贷款的压力。 我有个朋友开酒店,想贷款一年期300万用于装修,"五大行"严格执行政策,不予贷款。最后,一个农商行的支行行长想做这笔生意,采取了一些规避措施,还真给贷下来。就是利率稍微高点,以及要求酒店把开户行移到农商行的支行,并且每个月的流水要不低于100w。 装修结束重新营业,支行行长每个月至少来走访一次,说是路过顺便看看,其实是实地了解经营状况。在贷款到期的前二个月,走访的频率增加了,主要是与我朋友协商还款的事,除了讲如何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和提升授信额度的技巧外,并以兄弟的情谊承诺,只要按时还贷,第二天就可以重新放贷。 我的那个朋友,本来是没有钱按时还贷的,但想想当初支行行长雪中送炭,以及按时还贷后,第二天就可以再贷出来。所以,就问小贷公司高息借贷按时还了300w。 还完贷款后,那个农商银行的支行行长就杳无音信了。三个月后,朋友遇到了他,问再贷款的事,他说第二天就可以再放,是他那天喝了酒后随便说的… 那么,面对工作压力,你应该怎么办呢? 1.提高思想认识 银行说白了,也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做生意的。只不过不是卖具体的商品,而是低利率吸储,然后,再通过相对较高的利率放贷出去,从而赚取利率差额。 从这个维度来说,吸储、推广手机银行和放贷催收等,就是你的工作任务。 2.提高你的抗压能力 世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没有哪个成功者没有经历过黑暗中的煎熬。像我的两个同学,都在银行工作近30年了,除了工资和住房公积金都不错外,还有就是他们都理解并习惯了工作内容,然后就是践行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随着银行的增多,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客户投资理财的多元化,这种压力会不断增强。但转眼一想,人们的收入在不断增加,投资理财的人在不断增加,只要你能解决为什么找你储蓄的问题,完成任务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3.用心服务,真诚为客户创造价值 我有一次要贷款20万用一个月周转下,就找我的同学钱多多了。电话中,她告诉我,明天来五分钟帮我搞定。说实话,我的内心很激动。 第二天去了后,她让我安装工行的手机银行,并用一张工行卡开通手机银行功能。然后,她让我查询贷款额度,显示是近28万多(住房公积金的授信)。 当即申请20万,3分钟就转到了我的卡上。结果,我三天就还了,利息只有75元多一点。像这种好事,我当然要感谢钱多多啊。因为我找朋友借20万,无论怎么说,都得请人家吃顿饭,给点利息并买二条烟吧,而用手机银行,只花了75元多一点。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人会拒绝你这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何况还有工资和住房公积金都不错的保障,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呢!祝你早日解决思想问题,集中精力,向快乐出发! 首先要说的是,银行的压力的确很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在银行工作过,总感觉柜员也好,业务员也好工作压力和强度不会太大。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个银行员工都会定期轮岗,所以每个人都会有揽储的一天,出去跑业务、跑企业那才是痛中之痛、累中之累,业绩不达标就意味着自己要被扣绩效,更会影响未来晋升。所以,家里有一个在银行的,全家都得跟着忙。 但是——转折———— 每一个行业、每一份工作只要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只要有意义就意味着必然有压力有收获。任何一份工作赚来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相比于那些压力更大的工作(比如保险、销售、软件工程),银行算是一份既体面压力又相对较轻的工作。所以,千万别轻言放弃,更别总想着跳槽会更好,百分之五十的人总会越跳越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升自身的能力。 很多人在一个企业稍稍有一点不顺心,稍微承受一点点压力就认为自己的天塌了一样,这种感受我有所体会,但这种感觉并不是一个职场人该有的心理素质。你要知道,任何一个人每天都在不同时间、遇到不同的问题,有的可能微乎其微,而有的可能决定命运走向,这些都是压力的源泉,如果仅仅是因为工作业绩的压力就把你打倒,那你该如何面对生活呢? 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性,压力的反面正是动力,如果你在承受工作上的压力,也能够证明你在工作中走上坡路,更是提升个人业务能力的绝佳时机,也是领导考察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千万别轻易放弃了这一段爬坡路,这一段时间的大强度压力,正是为了你未来高枕无忧在打基础!!! 银行确实像座"围城",无数人想进去,总有人想出来。就像你自己多的,压力大,但是工资和公积金都不错。其实目前小熊觉得更适合你的是,你能否挑战一下自己的抗压能力? 银行的一线员工,压力来源于:"总是源源不断的任务" 这我是亲眼见过几个类似的案例,今天ETC,明天手机银行,后天保险基金,现在的银行业比服务比业务。 对于员工来说,任务来了,你就得上。外出推销ETC,不管是客户经理还是柜员,都得上。这是银行的一种氛围。 再就是每个节点的存款任务。曾听很多银行的朋友说过,一个人在银行上班,一家人跟着忙。一到年终、季度末考核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都要问一遍,能不能搞点存款过来。 我想你所说的压力大多数都来源于此,还有一小部分就是客户和领导之间的关系。但是,你用另外一个角度想一下,如果你从事别的工作,有多少又是没任务的呢?同等待遇的情况下。 当然有的人可以去更好的事业单位或国企,可能会相对于工作上轻松一点,但是其他方面的压力一样的有。 曾经一个朋友从国有四大行跳槽出来,到医院上班,做一个闲差,做收费的。开始感觉挺新鲜的,没有了任务压力,但是时间久了,面对无数个病人的咨询和一些奇葩的事情,才觉得和在银行没什么区别,而待遇是肯定没有银行好的。 你应该怎么选择,看自己的情况,仔细考虑,平衡需求 假如你不是那么在乎工资的事情,如果你是个女孩,你可以选择一个轻松点的事情去做,也肯定可以找的到。 但是如果你还年轻,有更大的目标和实际需求,那么你可以坚持一下,有合适的待遇也不错的工作再考虑。个人需求是很大的原因,很多进银行的家庭环境都不差,所以跳槽很正常,但是对于一个家庭环境不好的家庭来说,进去了肯定是不舍得轻易出来的。小熊说几招 (1)在银行工作,把心态放好,当做是自己的一个锻炼时间 (2)业余时间做好安排,有时间就去放松放松,不断的强化本职以外的一些技能,充实自己 (3)合理看待任务要求,有时候完不成不要有压力,因为整个网点不可能就你一个完不成,这个平衡心态的技能你要懂。 (4)努力朝前看,找准自己的定位,如果对私不喜欢,找机会转对公,对公不喜欢,找机会进个金处理数据。机会不仅需要等,也需要自己去找,适当的给自己一点希望。毕竟在这个大环境下,在银行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工作。 想从银行辞职,想想也就罢了,真要是辞职,可得慎重了。 话说,在哪里干、做什么压力不大呢?尤其是拿高薪的,压力都是比较大的。 实际上,很多职业表面上看着光鲜,但压力其实都挺大的。 我有个堂兄,他是主任医师,而且还是医院的副院长,在很多人眼里,他医术好,还是要手术"一把刀",待遇肯定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在医院上班还是很忙的,经常9、10点钟下班,遇到紧急手术或者值班,还要搞的更晚。 巧合的是,嫂子也是医生,一家两个医生,按说是相当不错了,但是双职工家庭,孩子常常没人带,有时候下班很晚,还要去晚托那里接孩子。 看到这种状况,你觉得医生这份职业真的很好吗?尤其像遇到今年这种疫情,医护人员更是成了"高危"职业。 虽然我们在精神上都非常支持医生,但是真要让自己的孩子学这个专业,总还是掂量掂量的。 其实做哪一行都不容易,我们需要有同理心。所谓的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就包括在银行上班一样,看上去很光鲜,工资不低,又很稳定,是很多人向往的职业。但是没有在银行干过,不知道里面的任务重,每年都有储蓄指标的,要到处拉存款,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脉关系,任务往往是很难完成的。 我们平常人不是银行体系内的,只是想当然的觉得好,事实上未必如此。 当然,话又说回来,隔行如隔山,如果真的进行横向比较,在银行上班还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的,总比那些在外打工,风里来雨里去,收入不稳定、朝不保夕的工作好多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银行上班还是要多加珍惜吧,尤其是疫情期间,很多人失业、降薪,有一份工作真的要感谢单位了。 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关注我了解更多! 压力太大,心里觉得憋屈就辞了吧。 我14年从国有银行辞职,而且有孕在身,直接裸辞。当时银行要求排队怀孕,好不容易怀上了,也没有得到一丁点照顾,工作量一如往常,还要时常出去如维护客户。深刻感觉那个地方太冷漠,无情,没有任何归属感。我能承受工作繁重的压力,但是心情抑郁很难排解,直接影响个人生活质量。那个时候睡眠质量差,头发掉落,只能直接裸辞。庆幸的是,后来考起事业单位。感谢那段艰难的日子,我才有勇气重新选择人生,其实,外面的世界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那么难,加油! 工作就像伴侣,老话不都说了,每个人一生可能都会有成百上千次想离婚的念头,工作也如此,穷的时候考虑一下薪水,然后就甘之如饴的留下了,富的时候想想压力,又觉得生活欺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