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但不能吃辣,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谢谢邀请。身为一个重庆人,更是一个四川人。(真希望外国人问台湾同胞是哪里人时,他们能自豪地说"我是台湾人,更是中国人!")额,扯远了……
言归正传,关于"身为四川人,却不能吃辣,这是什么样的体验?"这个问题,我想,打个比方。比如,你是北方人,喜欢吃馒头和面食,可现在却只能让你天天吃米饭。这感觉,大概是"爱而不得"的郁闷感和失落感吧!(额,此"爱"非彼"爱",撑姐说的爱是"吃货"的一种对食物的那种无法抗拒的痴迷)
再打个比方,身为准大学生的你,想当个为人民服务的警察,可你的父母却嫌警察这个职业太危险,不愿让你当。他们更希望你有个当老师的"铁饭碗"。可孝顺的你既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当没有冒险性的老师;又不想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安全。这感觉才是郁闷又无助!
不过,不管是四川人,还是重庆人,辣最好还是少吃为妙!特别是已经戴了眼镜的朋友们,千万不能吃太多辣,会对眼睛有伤害的!还有就是患有糖尿病和尿毒症的患者,一定不能吃辣,否则会加快病情的!
最后,希望大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喜欢撑姐的回答的就点个赞关注吧!你的关注将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不能吃辣,其实这是一个度的问题,现在北方、南方很多地方的菜品都有放辣椒,只是它能谈不上所谓的辣。
走南闯北的人就会知道,四川人吃辣,并不是属于很厉害的尤其是成都,绵阳等地的人。上河帮川菜对辣椒的应用,更多的是在于辣椒的香,这与小河帮及下河帮的那种厉害的胡辣和鲜辣有不少差距。所以,一个不能吃辣的人,那你就只能远离小河帮的盐帮菜及下河帮的江湖菜,上河帮的锦官菜就应该是你的所爱,遗憾的是价格可能会贵一点了。
生为四川人不吃辣椒的人多的是。我有两个女性好友,因爱人患重症不能吃辣椒,她们就将就病人,十来年下来。潜移默化地自己也戒掉辣椒,不怎么吃辣椒了,即使爱人已病逝。
还有的人说,吃辣椒会"上火"。经常患口角炎、口腔溃疡的人,都尽量控制辣椒的摄入,或不吃。
身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不吃辣的体验就是:经常被亲友反问"这点辣都吃不得?"是不是很尴尬?
在家乡时很能吃辣,曾经用"朝天椒"——类似小米椒,在我们当地是最辣的一种辣椒——干煸后当菜吃,那时可不觉得很辣,吃起来很带劲,一个人能干掉一碗。
辣椒幼苗
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离川已有数十年,久居外地,肠胃就慢慢承受不住辣椒的刺激了。虽然还是爱吃辣,比较起川外的人来说,对辣椒的承受力强太多了,但还是不再像年少未离川时那样能吃辣。
重庆江湖菜冷锅鱼
每每回乡,总得迎来送往,在外面吃饭肯定免不了的。如果是自己点菜,那倒还好,点一些不那么辣的,再点一些辣的,各取所需便是。
川菜水煮鱼
但如果是别人点菜,有两种情况:很熟的人,就嘱咐一句:点点儿不辣的。非常熟的人不用嘱咐,自会点些不辣的。
另一种情况就是不是太熟或久不相见的人,一起吃饭时,总会遇到上述的尴尬:"这点辣都吃不得?"
川菜 麻辣牛肉丝
但没办法,人的胃是随着居住的水土环境而改变的。吃辣的习惯也会随着日常饮食习惯改变。这也是为啥川菜出川后总会有改良的原因所在。否则川外的人(包括在地四川人)对辣的承受能力,随着日常饮食习惯的改变,都有所减弱了。
重庆川菜啤酒花椒鸡
不过说实话,吃辣在一定意义上真能改变皮肤肤质。因辣椒的强刺激性能让人出汗,排汗能舒张毛细血管,排出体内的毒素,从而让皮肤变得白晰,减少斑点和色素沉着。再加上川内盆地的温湿气候的滋润,所以川内出美女,也是天下闻名。
川航南充招空乘图
当然,吃辣不吃辣,其实是一种个人选择。虽说被人反问"这点辣都吃不得"有点尴尬,坦然回一句现在吃不了了。也就是了。
不管什么地方人吃不吃辣,一定是这个人根据自己的状态一种选择,当条件允许他一定会选择吃或不吃!
都说川渝一家亲,虽然我不是四川人,但作为一个家里爸爸妈妈都不能吃辣的重庆人,我觉得我有体验。比如家里或者亲戚请我们去吃酒席的时候,上的菜全是辣的,我爸妈吃不了辣,一点点辣就会受不了,所以基本上都不会怎么动筷子。家里做菜都不会放辣椒。偶尔吃一次辣也是放的菜椒,只要辣味儿过重,闻到都会受不了打喷嚏。最搞笑的是我因为经常吃火锅所以锻炼出来吃辣的能力了,可以吃得辣,我爸给我单独调了辣椒酱,想吃辣的自己沾点酱,他们不吃辣就不用辣椒酱。
其实四川的菜并不是很辣,看着红红的,给人很辣的感觉,只是麻,喜欢吃花椒,不能吃辣是身体不需要,吃辣后身体不舒服。
没要求四川人都吃辣,只是由个人口味而定,四川人不喜欢吃辣也挺多的,清淡食品,很富营养,也没副作用,只要有口味就行,同样能刺激味蕾,打开味口,咸甜鲜香。
我还是不喜欢吃辣的,因为从小我就不吃辣的。我炒菜都只放豆瓣,如果是需要辣椒我就要先干煸,这样吃的时候就不觉得辣了。去外面吃饭也出现过尴尬的情况,都会问:"你是四川人吗?"
四川人不吃辣味的挺多,湖广填四川川菜吸取各派之长,川菜是八大菜系之首,百菜百味深受各族人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