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你家儿子总是听不到你说话?做好4点,孩子乖乖听讲还很开心
说了一万遍,孩子就是听不到,怎么办呀?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烦恼,看完这篇文章,肯定有很大的收获。干货有点多,记不住没关系,收藏这篇文章反复观看就能内化于心了。
妈妈炒完菜从厨房出来,提醒孩子该收拾玩具吃饭了,看孩子没什么反应,火气蹭地一下就上来了,带着情绪又连续下了几道指令,看孩子还是置若罔闻,妈妈忍无可忍,"怎么每次跟你说话都听不见,你没长耳朵吗?"
你这样说孩子,特别是男孩,那真的是冤枉他了,因为他真的没有听见你的话。
这里为什么强调"特别是男孩"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男孩大脑的两个特点 。
1.男孩的大脑灰质和白质比女孩更少,血流量也比女孩少15%。灰质主要是帮助大脑的不同部分进行有效的连接,而白质是负责思考的大脑细胞。所以男孩无法像女孩那样,快速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
2.男孩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天生比较薄弱,左右脑相互协作的能力比较差,无法快速处理单词和情绪,你上来就在那慷慨陈词,孩子无法吸收里面的信息,更别说提取重点了。
那怎么下指令,孩子才会乖乖听讲呢?
第一、先别急着说
很多家长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希望孩子做一件事,就在那儿哒哒哒地说个不停,孩子的注意力完全没在你身上,说再多也没用。
我们可以走到他面前摸着他的肩膀或者后背,"豪豪",先叫他的名字然后停顿一下,给他反应的时间。
这时他会抬头看你,当他跟你有眼神交汇的时候,你再跟他说你想要他做的事,"是时候关电视了,我们要吃饭了。"
在对话加入肢体触碰和眼神交流,可以充分调动男孩的所有感官知觉,帮他把注意力从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上转移过来,理解并记得你所说的话。
第二、指令简明清晰
男孩的神经连接比女孩差,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比较差,所以给男孩下指令,语言越简洁越好。
很多家长喜欢在句子后面加上"好不好"、"好吗"。如果你希望孩子现在就做,就不要用这种含糊指令,"现在我们回家好不好?",而是说,"现在是时候回家了。"
第三、贯彻到底
如果你说了不可以,孩子还在那里大哭大闹,千万不要让步,也不要试图用高音量压制孩子,而是用自信平静的语调和眼神交流传递权威感,让孩子明白这不是开玩笑。
比如跟孩子约定好只能看1集动画片,看完之后你提醒他关电视,他还想看,这时你不紧不慢地说,"你现在有两分钟做选择,现在立马关掉电视明天可以继续看,现在不关一周不能看电视。"
刚开始孩子没法理解其中的因果关联,没关系,让他经历一两次再帮他加深理解就行了。
孩子第一次选择继续看电视,第二天他要求看电视的时候,我会重新帮他梳理了,"记得吗?昨天我告诉过你,不关电视选择继续看,一周不能看电视。因为你选择了继续看,所以从今天开始的7天内都不能看电视。"
慢慢地孩子就知道界限在哪里了,时间一到就乖乖关电视了。
第四、大方表扬
强化积极行为比惩罚更有效。当孩子成功做好一件事,哪怕只有一点进步,我们都可以立即大方地表扬他、奖励他。
比如,孩子主动关电视了,"今天豪豪主动关电视,做得真好!今晚我们一起多读一个故事吧!"
记得不要每一件事都表扬,表达认可的话重复太多就失去它的价值了。理想的情况是,当孩子有进步、做出新的积极行为和态度了,再给予鼓励。
父母的认可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来说,意义重大,它可以让孩子获得信心和满足感,激励孩子做出更多的正向行为,并慢慢内化成好习惯。
男孩的大脑跟女孩的大脑有很大的不同,在理解方式和学习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生理也都不一样,这导致我们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和挫败。
自从读了《野性养育》 这本书,我对男孩的认知得到很大的提升,也消除了我很多的困惑。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遇到这样书就好了,这样我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了。
好在现在也不算迟,现在孩子的很多行为我都能理解了,也能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所观察到的行为,亲子关系也缓和了不少。 野性养育 家庭教育心理学 ¥49 购买
书中有大量的经典案例,有很多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家里有男孩的朋友,把它带回家,当作枕边书,每天翻一翻,会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