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要是想到历史上最礼崩乐坏的时代,非魏晋南北朝莫属。那段时间不仅是礼崩乐坏,而且还是五胡乱华,常年战乱的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如果把历史的时间线向前拨动一下,去思考这一切的源头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会看到从东汉末年到三家鼎立再到天下归晋,司马炎的建立的晋朝只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之后就发生了五胡乱华。 新建立的王朝并没有带领国家走向繁荣,而是在短暂繁荣之后迅速走向了灭亡。一般来说,一个王朝覆灭的种子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其根源就在于司马氏得国不正,没有办法让天下人信服。而且司马家族内部也不团结,皇宫之内宫斗严重,皇宫内部的动荡影响力政局的稳定,今天要讲述的西晋太子司马遹的故事,就是其中一小部分的缩影。一、无法调节的矛盾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司马懿本来是曹操的军师,后来多次立下军功,在魏国的地位和势力越来越大,司马懿死后不久,他的孙子司马炎就让魏元帝禅让皇位给他,司马炎即位后,建立了晋朝。 司马遹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晋惠帝司马衷。司马遹的母亲原本是晋武帝后宫里面的才人,名叫谢玖,之后被晋武帝赐给了太子司马衷。谢才人到来东宫后便有了身孕,但当时的太子妃贾南风是出了名的好妒又生性酷虐,曾经有一个宫女怀上了太子的孩子,就被太子妃给杀死了 谢才人害怕留在东宫会遭到太子妃的毒手,于是谢才人为了保证自己和肚子里孩子的安全,请求晋武帝让她回到西宫。谢玖不久就生下了司马遹。司马遹小时候是在晋武帝的身边度过的,所以和晋武帝的感情很深厚,加上他小时候聪明可爱,所以深受晋武帝的喜爱。 不过司马遹一直生活在晋武帝的身边,导致司马遹到了三四岁,晋惠帝司马衷还不清楚自己有这个儿子。直到有一天,司马衷来大殿听朝,看到有很多皇子在大殿上玩耍,他看着几位皇子,挨个去拉他们的手,等到了司马遹的时候,晋武帝就对司马衷说司马遹是他儿子的事情,司马衷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一个儿子。 在司马遹五岁的时候,皇宫里曾发生了一场大火,晋武帝想登楼到高处去看看情况,这时候小小年纪的司马遹却拉住了晋武帝的衣服,把他拽到了黑暗处。晋武帝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司马遹却回答到此时的场景十分混乱,越混乱的场景越容易发生变故,为了保证安全,陛下不应该让火光照到自己。晋武帝听到了他的回答十分欣赏,赞叹司马遹的聪慧。 其实司马衷可以顺利继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晋武帝对司马遹寄予厚望,司马衷的能力水平并不突出,但是因为他是长子,晋武帝不能非长立幼,一旦他这么做,自己当初与司马攸争夺储位获得胜利就没有了正当性。为了弥补太子智力上的不足,所以择选太子妃就成了泰始年间的一件大事。围绕选太子妃西晋朝廷还展开了激烈的党争。 司马衷所行之事,以及语言、思维都十分正常,并无异于常人的智障行为,更不是一个智力有严重缺陷的白痴。但让他当一国之君,治理庞大的帝国就完全不合格了。加上晋武帝对皇孙司马遹寄予厚望,认为他能成为一代明君,所以不废太子,司马衷得以顺利即位。 但是司马遹并不是皇后贾南风所生,且俩人之间向来有利益冲突,晋惠帝当皇帝皇后可以把持朝政,但是一旦太子司马遹继位,自己必然要让渡权力,这是她所不愿意的,因此从一开始两人的矛盾就注定是无法调节的了。二、荒唐太子,酷爱摆摊,与皇后争斗不休 晋武帝既然不肯废储,就要加强东宫势力,为太子日后登基早作准备。晋武帝安排清望之士或名臣之后到东宫,安排的人里面有许多人后来出任过西晋政权的显要之职。朝廷重臣及名士到东宫任职,一方面说明东宫官属为清要之官,另一方面也可看出武帝为使"不慧"的惠帝日后能继承大统而作出煞费苦心的安排。 晋武帝希望通过这种安排,使太子与元老重臣和新锐后进结成特殊的关系,以提高其声望,巩固其地位。为了进一步加强太子的地位,武帝晚年对反对太子的任何势力都不能容忍。晋武帝对皇孙司马遹寄予厚望,认为他能成为一代明君,而惠帝的统治只不过是个过渡期。 惠帝虽然智力低下,但有朝臣的辅佐,再有皇太孙的继承,司马氏的皇位更迭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晋武帝司马炎自己以为的周密安排,在他死后都化为乌有。不但最喜爱的皇太孙司马遹没有顺利继位,实现一番作为,还惨死在了贾南风的屠刀之下。而且他所建立的晋朝在此之后也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等到司马遹年纪稍大,他越来越而不学好,每天就知道胡乱玩耍。司马遹的此种行为让皇后贾南风十分高兴,她之前就痛恨太子的名声要比自己好得多,看到太子不思进取,她还派宦官去继续纵容司马遹。 当司马遹不想学习的时候,就挑唆他就继续玩乐,不必学习。当司马遹心情不好,宦官就说太子殿下应该严刑峻法,否则天下人不会臣服。于是司马遹越来越松懈,后期为了游戏,竟然都不去上朝了。甚至由于自己的忌讳,还不准宫里面修缮房屋。 最离谱的事情莫过于在宫里面卖猪肉。司马遹母亲娘家就是卖肉的屠户,他可能继承到了一部分基因。司马遹十分热衷干这件事情,甚至可以说很得心应手。司马遹可以用手成金量,而且轻重竟然分毫不差。除了卖肉,司马遹还在宫里面卖菜、卖鸡还有卖面,他也会在其中牟取暴利。 身边有人劝告司马遹要小心皇后,皇后生性残暴又容不下他,应当时刻小心才是。但司马遹面对这种忠心规劝,非但不听取,还发怒将针扎入其臀部,让其流血不止。且当时惠帝在位,大多时候是被贾后和权臣所挟制,往往身不由己,大多数事都作不了主。晋武帝已经去世不再能保护他,贾后又容不下他,他自己又荒唐至极,危险已经来临了。三、酒后误事,最终被废 贾皇后最终向司马遹下了手,她先用皇上身体抱恙的理由将司马遹骗进了宫,然后自己不去见他,让司马遹在别室等待。这个期间,皇后安排了一个舞女给司马遹拼命的灌酒,等到司马遹喝的大醉以后,皇后让已经安排好的人模仿司马遹平时的语气写了一个稿子,在司马遹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哄骗他按照稿子里面的内容自己再抄写了下来。 因为司马遹写的时候还神志不清,写的笔画有很多不全的地方,这些地方后面又有人给补上了。这段抄写的文稿大概意思就是让皇帝和皇后尽快退位,如果皇帝自己退位,那么自己就会废掉他们,立自己当皇帝。 随后皇后把这份稿子给了皇帝看,皇帝看到以后将太子迷糊时候写的文字给各位大臣看,这时候没大部分人都不敢出来说话,只有几个人肯定地说太子不会写出这样的话。不过这时候贾后害怕自己的阴谋败漏,就立马表示希望太子被废为庶人,皇帝也十分同意。 当使节带着旨令到东宫宣读的时候,太子当时还在游园,听说皇帝派的使者已经到了,太子连拜两次之后才接受了诏书,太子走的时候给太子妃留下里一封信,自己走出就走出大门,坐着牛车,被押解走了,之后太子就被软禁了起来 司马遹被冤枉废弃,民众对此十分愤怒。还有传闻要废除贾后,迎接太子回宫,贾后听到这些话很害怕,于是就命人制作了毒药给太子。皇后安排了人带着架诏和毒药去找司马遹。司马遹害怕自己被毒死,就自己做饭吃,因此,皇后就派人断绝了他的饮食。皇后为了尽快除掉司马遹,就便逼司马遹直接吃毒药,司马遹不肯服,跑到了厕所,皇后安排的人就用药杵把他打死了,司马遹的惨叫声还传到了外面。 司马遹死时只有二十三岁,不过后来贾后,晋惠帝恢复他的太子名号,将司马遹的灵柩迎了回来,晋惠帝亲自给他服丧。定司马遹的谥号为愍怀,因此历史上称司马遹为愍怀太子。结语 西晋末年,社会矛盾及其尖锐,聪明神武及阅历丰富如武帝者尚不能应对自如,何况才智、资质与父相较不能以道里计的司马衷呢? 由此可见,是当初晋武帝的立储与太子妃的选择均为致命失误,自己选择的皇孙长大后又没有完成晋武帝的期许,最终导致大错铸成。 西晋末年先后发生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不仅断送了司马家的江山还差点断送了华夏文明。司马遹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好的教导,自己也没有认清状况,谨记教诲,导致了自己日后的凄凉命运。 参考资料 《晋书》 《资治通鉴》 《三国志》 《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