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要过年了,虽然疫情影响,但是也阻挡不了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大街小巷都带上了红彤彤的气息。 儿时关于过年的印象,就是有新衣服穿,从上到下,衣服、裤子、鞋子,全是新的,和同村的小伙伴比比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到了除夕,一家人吃了团圆饭,便能领到最期待的压岁钱。还有烟花和炮仗,噼里啪啦驱赶走了一年的烦恼,迎接全新的一年。 年夜饭,吃的是团圆,吃的是温馨,吃的是合家欢乐。 忆往昔 "年夜饭,团聚和辞旧迎新的寓意,从以前到现在都没有变,饭桌上的菜是变了不少。" "记得几岁时候的年夜饭,母亲带领着全家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年夜饭,那时候不像现在一样食材那么丰富,或是说即使丰富一般人家也只有有限的一些食材。 在我们老家小时候年夜饭餐桌上少不了鱼(带鱼或鲤鱼比较多),会炖只鸡(平时养的过年吃)猪肉炖粉条,每次妈妈会做上一盆,正月里吃,因为有剩饭代表着年年有余,这样新的一年里日子富足。还有会炒上几样蔬菜,再煮上水饺,吃了年夜饭马上就有种辞旧迎新的感觉。 小时候年夜饭除了带鱼好像没有别的海鲜,家里也会弄点过年小吃,炸排叉,炸丸子,年糕,粘火勺……。小时候的干果只有瓜子和花生,因为是农村的原因吧,家家户户都是自己炒瓜子和花生,而且是年前几天炒,然后放起来过年吃,孩子们就去各家吃,感觉每一家炒的味道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吃起来都特别香,那是一种幸福的味道。 那时不像像现在,想买什么只要到商场里挑就行了,吃年夜饭也到酒店里去了。 城里人开始回归"家庭年夜饭"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里人吃年夜饭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习惯于去酒店吃年夜饭。 早在一个多月前,市区许多酒店就在显眼位置打出"年夜饭火热预定中"的招牌,一些餐厅为了吸引顾客,还推出了"中西合璧"的年夜饭。 但毕竟亲手下厨的年夜饭,那氛围在餐馆酒店是吃不到的。还有这两年疫情的原因,不少市民如今也渐渐开始"怀旧",在家里重新搬出大圆桌。 "在酒店不如在家里吃有氛围,而且现在外面酒店预定这么困难,价格也贵,在家吃麻烦是麻烦点,但还是比在外面有意义,感受家的温馨。 地域不同,年夜饭的风格也不同,不知道大家小时候年夜饭都有什么? 一种期待、一种守候。那时家里的人都能团圆了,尤其是在矿上辛苦上班的父亲能和我们相守几天了,一家团团圆圆的氛围让人始终期待。肘子、猪耳朵、炒鸡蛋、饺子在那个年代(60年代出生)都是让人念念不忘的[比心][比心][比心][中国赞][中国赞][中国赞] 年夜饭又得在外面吃了,不能回家过年,对中国人来说确实是一种遗憾。每逢佳节倍思亲,真正经历了才能用心体会。 小时候70年代腊月三十那天印象最深的是妈妈炸鱼 一定要有刀鱼块老板鱼段 还有炸肉块 有海蜇拌白菜丝 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