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是《道德经》第二章—"功成弗居"。 在这一章中,老子首次提出了"无为"的观点,他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对立的,都有其两面性,因此,有道的人会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来实施教化。 这很自然的让我想到了平常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总想"有为",唠唠叨叨,事无巨细,对待孩子要求严苛。然而,在面对自己时,对自身的要求却宽容懈怠。平时,总要求孩子要好好读书,天天上进,自己却有1万个理由不读书,不学习。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导致孩子的强烈叛逆心理,看似好心,却难有好的回报。 所谓"身教胜过言传",在《道德经》中,我们也可以学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只要做到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看似无为,实则有为。多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少一些言语唠叨,以身教树形象,孩子自会受到影响。 这些天我陪伴孩子学习的体验就是如此—— 以前,孩子每天写作业,我不是在屋里有事无事的瞎忙碌,就是无所目标的刷手机。孩子写作业总是耐不下心来,一会儿要吃点儿东西,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又要去上厕所,不管怎么跟她讲道理,怎么严格要求,她总是有各种各样离开书桌贪玩的理由。 自从我开始头条抄书后,每天我都在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写作业时)与孩子一起学习,我笑说"妈妈也在做作业",我们俩一人一张小书桌,各忙各的,互不干涉。他偶尔有不懂的问题或不认识的字会向我询问,还客气的说"打扰妈妈学习了"。就这样,我们谁也不说话,默默的比赛,看谁学习更认真,谁的作业完成的好?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我读书学习做笔记收获很多,孩子的变化更让我惊喜。我发现她喝水,吃东西,上厕所的频率少了,写作业期间偶尔会有一次。她的专注度明显比以前好了,作业完成的效率也高了。 这种看似"无为",实则"有为"的做法真的是双赢。以身教代替言教,效果是潜移默化,事半功倍。 这也让我想到老大上学那会儿我咋没有做到,真是惭愧,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光阴。好在幸运的是,我家老二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我们还可以很幸福的相互陪伴,一起学习好多年。 多学习,长知识,真的可以改变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人生的轨迹,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