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是指存在于企业的利益相关团体, 尤其是股东和高层管理团队之间的一种结构关系 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制度安排,这种结构关系和制 度安排将主要用于控制代理成本,决定和控制一个企业的战略和绩效。 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概念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 的体系,它包括公司经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 利益相关者的一整套关系。(OECD,1998) 公司治理结构狭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 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 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 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张维迎)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 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 构。(吴敬琏) 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 合理的公司治理将有利于保证股东对企业予 以足够的关心,并且能够通过董事会,有效地发 挥作用,促使企业高层管理者愿意做出最有利于 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决策。 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的规范,实行三大结构: 一是董事会 ,属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二是监事 会 ,代表股东大会对公司的运营进行监督;三是 经理班子 ,是公司经营活动的指挥中心。 机构投资者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是指这 样一类组织,他们是把单个投资者、单个机构或者 团体组织的资金聚集起来,并代表这些分散投资者 进行投资的经济主体。机构投资者是所有权集中的 来源。我国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包括:政府机构、 金融机构、企业和事业法人、各类基金。 董事会 是由股东选出的、代表股东利益来行使 对企业高层经理人的监督和控制的群体。现代大型 公司的董事会中,一般都设置以下三个委员会:审 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 董事会职责: ➢ 应关注公司战略管理,领导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 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审查; ➢ 选择任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确定合理的报酬政策, 适时解聘不合格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 影响并监督公司鼓励政策的形成,维护股东的长远利 益; ➢ 确定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策略,监督公司信息披露的 过程; ➢ 监督公司的重组活动,确保公司的战略性发展过程符 合股东的长远利益。 董事会成员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内部董事,相关外部董事,独立外部董事。 独立董事职责 是: ➢ 监督管理层,对其业绩作出客观的评价。 ➢ 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公司战略的正确、科学、合 理。 ➢ 树立公司的形象,降低公司交易成本。 执行官报酬: 1.短期激励性报酬:工资,年终奖金。 2.长期激励性报酬:股票认购期权,限制性 股票,影子股票 股票认购期权就是在高管人员的报酬合同中,给予高管人 员在某一期限以一个事先约定的固定价格来购买公司股票的 权利,这一固定的价格称为行权价格。如果高管人员在这个 期限之中达到了事先规定的某些条件,则他就可以按事先规 定的条件行使购买股票的权利。这时,购买股票的价格与市 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高管人员的收入。 组织及组织结构 组织,是指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 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 合。 结构,是一个系统的构成形式,是系统内部以 一定性质、一定数量的各个要素按照一定的关系进 行排列组合的方式。 组织的四个要素: 目标一致 利益共享 技能互补 相互依存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由组织要素相互联接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 式, 是企业内部各种角色、职位之间的正式关 系, 主要包括信息沟通、职权、工作活动方面 的正式关系。 确定组织结构目的: 权利一体化; 分工依存化; 信息畅通化; 环境适应化。 相对稳定时期的企业结构: 职能专业化、区域组织、事业部制、 战略经营单位、矩阵结构、横向型结构等。 但从动态上来看, 企业处于不同发展时期 时,必将会采用不同的 组织结构。 一个好的企业战略需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组 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配合来完成实施。 保障战略实施过程中决策正确和行为恰当的 机制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 ①合理的公司治理; ②有效的战略领导; ③匹配的组织结构; ④良好的企业文化。 规范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功能 企业集团 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较大型企业为核 心,以产权(资本)联结为主要纽带,把多个企业 、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 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 (1) 母公司定位 ➢ 战略规划中心职能 ➢ 财务监管中心职能 ➢ 资本运作中心职能 ➢ 人力资源中心职能 ➢ 信息支撑中心职能 (2) 权属公司的定位 权属公司(是对大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 公司的统称,如: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等 )作 为利润中心在企业总体战略框架内拥有广泛的经营 决策权,并且通过经营业绩和利润为集团公司贡献 价值。 (3) 母公司对权属公司的考核 母公司依据一定的考核目标体系,对权属公 司的运营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 (4) 职能部门设计 总部职能主要从子公司产权管理〔含投资管理 〕、职能管理、研究咨询、经营管理 四个方面进行设计。母公司职能部门设计如下: 组织结构与战略的特性 钱德勒(美)指出:战略与结构关系的基本原 则是组织的结构要服从于组织的战略,即企业的经 营与发展战略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变化 。企业发展三 阶段的理论说明企业在"生存、发展和多元化"三 个阶段上分别采取不同的基本组织结构。 钱德勒战略-组织结构关系 战略首先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而后组织 结构才在战略的推动下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这 样就形成了战略的前导性和组织结构的滞后性。 组织结构适应战略发展的标准: ➢ 组织结构适应"产生共同愿景"。是指其在战略上 充分有效地使用企业全体员工的认知和努力方向一 体化,具有为全体员工提供共同理想的聚焦作用。 ➢ 除了使企业全体员工有共同愿景,统一前进方向外, 必须使人们自觉地接受这一体化的方向,并以高涨 的士气和坚定的信心,向着既定的企业战略目标齐 心协力,使企业运作处于最佳状态,这就是组织结 构能反映整个企业组织的前进趋势。 ➢ 组织结构适应战略发展的第三标准,是指设计好的 组织结构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一种积极进取并保 持一种紧张感的精神动力。 企业组织战略调整的原则: ➢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 ➢另一方面则能不断推出适应性的有效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战略调整的内容: 1. 正确分析企业目前的优势和劣势,确定战略实施的关键活 动,设计开发出能适应战略需求的组织结构模式。 2. 通过企业内部管理层次(战略实施活动单元)的划分、明 确相应的责权利匹配和适当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起确 保战略实现的实力。 3. 为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关键战略岗位选择最合适的人才,协 调各战略实施活动单元的战略关系,保证战略的推行有力。 战略和结构的发展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