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夜谈 编辑|古往奇事说 日本投降后,在中国东北留下十万日本女人,她们的最终结局如何? 在日本宣布投降后,他们却留下了一批命运特殊的人,那就是十万滞留在中国的日本女人。尽管当时中苏美致力于将滞留日本人送回去,或者像苏军那样拉去进行"劳动改造",但是依然有10万日本女人滞留。 她们因为比较特殊的原因,无法再回到日本去了。那么,她们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日本人对此从不提及呢?1、全面入侵计划:日本人的险恶用心 首先说说这些日本女人的来历。 在抗日战争的十几年当中,日本的军事侵略只是一方面,他们更为险恶的是进行文化侵略和人种侵略,试图完全取代中国的文化和人种。从而把这一块地彻底的改变,变成他们日本的一块地。 我们知道,如果仅仅只是军事征服,其实长远来看并没有多少价值。 尤其是像日本这种小国,想要彻底征服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他们征服了部分地区,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中国强大的文化魅力,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影响力就会消除,从而要么被完全消解于中国当中,要么再一次被中国赶出去。 这在历史上是有教训的——凡是只进行军事征服的,基本上在中国都呆不了多久,甚至没过多久就会被彻底的赶出去;进行文化征服的会呆的长一些;如果彻底的把人给换了,那么就会呆得更长。 日本作为几千年来,一直学习中国、了解中国的邻居,对于这样的历史当然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看当时的侵华战争,只看到其中的军事侵略部分,却看不到另外的两部分,历史记载也不太多,但是却是有的。比如当时北平学生抗议,说诺大一个北平都容不下一张课桌。 可能许多人都会感到很好奇,日本人在前线打仗,学生们激动个啥?2、文化入侵:日本人最恶毒的入侵 因为日本占领一个地方,就要在这里推行新的教育体系。这里原来的中国人老师必须全部换掉,或者至少换掉其中坚决反对日本侵略的老师,然后换上亲日的老师,或者直接换上其他外国人老师。 同时,学校的教材也需要换掉,尤其是关于中国历史的教材,全部都需要换成日本精心篡改的历史。虽然这些教材我们现在可能比较难找到了,但是想想就知道,肯定里面对中国没一句好话,同时对日本则是尽可能的美化和崇高化。 甚至他们还编造了极为离谱的谎言——说中国人是蚯蚓变的,然后由日本的专家论证,写了相关的论文来给中国人洗脑。 这种系统性的文化工作在日占区大量进行,而作为最早被日本占领的宝岛、东北,则是最先被进行这种洗脑活动的。他们大量的撤换了当地教材,并且着重对当地孩子洗脑,让他们从小以为自己是日本人,并且为此而感到光荣。 为了推动这种趋势,每当日本打了胜仗,他们会组织当地的民众游行庆祝,而参与庆祝者就会给予他们一些食物奖励,以此来迫使当地人思想改变。 如果这种措施推行二十年,或者更长的一些年份,等到知道历史的那批老人死去,新教育出来的年轻人完全弄不清真相,那么当地的人真的会认为自己是日本人,从而死心塌地的跟着日本人干。 不过,光是文化入侵还不够。因为文化是可以塑造的,只要中国人打回来,经过三五年的塑造,那么很快就会让当地人恢复原有文化。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上演过多次,比如当年的燕云十六州,其实脱离中原几百年,文化上几乎完全异化。 可是等到朱元璋的军队收复这里后,对这里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文化复兴运动,很快当地又变成了中原文化,大家都开始认同华夏。3、换人计划:日本对中国最残暴的征服 所以,光是文化方面,还是不充分的,最好是把人都全部给换掉。那么即便是后面中国把这里重新收回去,并且对当地进行文化改造;但是因为人都不一样了,改造就会存在很大阻力——这也是日本在东北文化改造不成功的原因。 尽管他们的教材里面吹得天花乱坠,他们还给出了一些经济利益,可是大家还是不信任他们,也不认可他们的观点,更不愿意跟他们合作——至少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的。除了他们在当地的各种残酷暴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不同。 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日本人,他们之间总是会有区别的。 任由日本人再怎么说大东亚共荣,当地的中国人也会觉得起鸡皮疙瘩。但是,假若当地都是日本人呢?那么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所以,早在还没有爆发全面战争前,日本在1936年5月11日提出: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计划。 按照日本的这个计划,他们要在20年内,移民100万户日本人到东北。按照一户五口人来算就是移民500万人,当时中国的总人口才4亿多一点,日本的总人口还才几千万,他们居然想要移民这么多! 这其实相当于就是要彻底的赶走当地居民,或者让当地居民像印第安人一样,"自然"的消失在历史长河。 日本人的这个计划并非说说而已,而是他们之后一直试图落到实处。不过,实施的时候出了点问题:日本高层以为日本人很愿意来,因为中国这边环境好、资源丰富;但是实际却是大多数人并不愿意来。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尽管日本高层把东北吹得天花乱坠,但是大多数有点儿资产的日本人,都还是不愿意来东北。日本政府一看行不通,就开始采取强制措施。他们把目标锁定在了那些底层平民手上,他们本来就在日本过的不是很如意,所以通过坑蒙拐骗一番后,总是能够找一些人来的。 后面甚至不管对方愿意不愿意,他们给每个地方下发指标必须送多少人,然后把这些年轻人全部调到东北,让他们在东北组成"开拓团"。 "开拓团"的地位很特殊:对于当地的中国百姓来说,他们是日军的帮凶。这些开拓团相对中国平民有优先权,可以随意占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甚至杀了当地的中国人,也不会有啥问题。4、枉费心机:失败后的日本人,变成了苏军的"牲口" 但是,相对日军来,开拓团又是一支不自由的日本人。他们需要承担许多义务,同时,在中国的生活,显然也并不如意。 一方面,他们是中国人的对立面。即便是当时普通民众不敢轻易拿他们怎么样,但是东北有着大大小小的抗日武装,他们可是会打击这些日本人的。另一方面,虽然东北物产丰富,相比起日本要富庶许多,可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人跑到东北来还有不少水土不服的。 而当地的医疗条件又得不到保证,结果就是不少人开始抗议闹事。 当然,当时的日本是军国主义,面对这些闹事者手法简单,那就是暴力镇压他们。 所以,开拓团就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其中的男子往往要参与到战争中,等到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很多已经伤残了。而苏军出兵东北后,当地的日本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一方面,苏军对日军俘虏重拳出击。我们中国人还讲个优待俘虏,但是苏军可就没这么多规矩,基本上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六十多万日本战俘全部被苏军押到西伯利亚。当时苏联因为缺乏劳动人口,所以这帮日本战俘被他们当成了可以说话的"牲口"来使唤。 什么修铁路、什么挖煤、什么伐木,但凡是苏军有的重体力活,全部丢给这些日军干。 而且,他们也不在乎日军的生死,用死了就换一个,只要是还能够喘气的,就要继续跟他们拼命的干苦力。据说光是去西伯利亚第一年,就有五六万日军被累死。不仅仅日本男的遭殃,苏军进入东北后,日本女人同样也遭了殃。5、留在中国的日本女人:成为中国男人的妻子,是她们唯一能活下去的办法 苏军直接让那些日本女人去做军妓,许多日本女人为此而被折磨。当然,也有一些头脑聪明的,她们选择去找当地的中国男人来投靠。只要成为一个中国男人的妻子,并且把自己扮演成中国人,她们被抓去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而当时东北由于连年征战,确实有一些男人没老婆。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有一些特殊家庭组成。 等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还有各种各样的日本女人留在东北。当时理论上日本需要把这些滞留人员撤回,但是日本却拒绝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他们投降后国内一片乱,根本解决不了这么多人口的就业问题。 这些人撤回去就需要花大量费用,如果找不到工作在日本闹事,还会造成他们更多的麻烦,所以他们选择直接摆烂。 不过,中苏美还是决定帮忙撤回一部分,但是依然有10万日本女人没有撤回。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她们的家庭已经破碎,回去也根本找不到可以寄托的生存之所;或者她们在这里生活了多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又或者因为苏军到来,她们已经嫁给了中国男人。 此时再撤回去有些割舍不得了。 最终这十万日本女人就留在了中国,她们当中没有结婚的一部分,也选择找当地中国男人结婚,这样的家庭在东北还挺多的。 但是这事儿日本人就觉得有些羞于启齿了:本来是准备去抢占别国的土地去的,结果土地没有抢占到,还把自己的女人给搭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