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为了做一个好厨子,我决定放弃蚝油

  与蚝油的初始,应该是在"蚝汁生菜"这道菜上,那会儿刚离开农村老家,来到城市里给自己的味觉见世面,吃到了很多在农村吃不到的"山珍海味"。
  这里面就包括了"蚝汁生菜",本来淡雅无味的生菜,遇上了蚝油的包裹以后,鲜香味浓,像极了一个翻身的落魄者,一下子迎来人生巅峰。
  因为对蚝油的第一印象不错,毕业工作后,自己租房子开火,我买的第一个增鲜调料就是蚝油。
  用过之后,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不仅生菜遇到蚝油会脱胎换骨,似乎所有绿叶菜都受到了蚝油的眷顾,蚝汁白菜,蚝汁菠菜,蚝汁油麦菜,那味道都是一样的好吃。
  后来我又尝试了蚝油与根茎类食材的组合,蚝油土豆,蚝油豆角等等。
  厨房里似乎就没有蚝油驾驭不了的食材,做什么菜,只要有蚝油的出场,大事小情都能处理掉,提鲜,增香,调色样样都行。
  与十几块一斤的生蚝比起来,浓缩的蚝油才七八块一瓶。
  价格低是其次,关键对菜品味道的构建上,效果出奇的好,因为这些原因,我与蚝油的甜蜜期,维持了很久很久。
  蚝油菌菇
  直到有一天家里没有蚝油了,我本以为炒出来的菜会差强人意,但又懒得出门买,所以决定凑合一顿算了。
  意料之外的是,那天的菜出奇的好吃。我突然发现没有蚝油的土豆丝,土豆的脆和醋的香那么下饭,没有蚝油的生菜,原来本味的鲜甜那么可口。
  难道,这么久以来,蚝油都骗了我?
  仿佛就在那一瞬间,我与蚝油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了。
  每天都用变成了偶尔会用,而且频次越来越低,从之前大概十天半月买一瓶,到后来买一瓶开封后,有时候放到瓶口发霉了,才想起他来便拿去扔掉,买其他调料的时候,顺手买瓶蚝油。
  真正让我彻底放弃蚝油,是后来学厨开店以后,对调味品和增味科技深入研究,以及发现了增鲜的逻辑密码以后。为了自己的厨艺,算是跟蚝油彻底拜拜了。
  蚝油的出现,据说来自一次"烹饪事故",锅里煮蚝,但忘记时间,等想起来的时候发现生蚝已经煮化,只留下一锅浓稠黏腻黑乎乎的蚝汁,舍不得扔掉,尝了一口竟然鲜香馥郁,后来经过改良,就有了这个霸占了家家户户厨房的增鲜利器。
  真正的蚝油,应该是"蚝汁",就是那个煮蚝以后浓缩的汤汁,网上有博主做过视频,用生蚝熬蚝汁,我不太记得他用了多少只蚝,熬出来多少汁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八块钱买来的生蚝,是绝对熬不出一瓶八块钱的蚝油的。
  蚝油鸡翅
  那怎么办呢?按照蚝油配料表里的成分,用逆向思维,大概可以推断出一些蛛丝马迹的。取一些蚝汁来,加水稀释。浓稠度差了,加食用胶。鲜味差了,加鲜味剂。颜色差了,加焦糖色。容易腐败,加防腐剂。
  欧吼,怪不得我加了蚝油的菜,什么都是一个味儿。
  与科技的力量相比,大自然孕育的那些食材本味,简直不堪一击。
  别说蚝汁生菜跟蚝汁圆生菜味道相差无几了,只要蚝油用的好,蚝汁A4纸,都比肉好吃。
  国标对食品配料表中的顺序有要求,需要根据含量的高低,进行降序排列。
  如果配料表里排序第一的是水,再就是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化学名词,而蚝汁的排名比较靠后,则说明这款蚝油里,蚝汁含量比较低。
  如果蚝汁含量排第一,而且配料表比较短,则能说明这款蚝油的蚝汁含量高,而且科技力量薄弱。
  这就是挑选蚝油的方法了,暂时还离不开蚝油的朋友,只能帮到这里了。
  前文说到,彻底放弃蚝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厨艺。
  这句话里,蚝油其实只是一个代名词了,它代表了一系列的调味料,被增鲜剂入侵的生抽,料酒,鸡精等等。
  厨师的工作,就是所谓的五味调和,最终调和出"鲜香+食材本味"的效果,就能被食客们评价为"好吃"。
  而鲜和香这两味,在烹饪过程中,大多时候又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要香就得失去鲜,保住鲜就难激发香。
  这个矛盾问题,应该是烹饪哲学里最大的难题,厨师们一代一代前赴后继地通过手法的变化,技术的提升,让这二味从矛盾渐渐转变为平衡。
  得到了鲜香,但前提得是技艺的高超,和千锤百炼的试错。关键时刻,还得靠那么一点点的天赋,所以厨师虽多,但好师傅却难找。
  不过呢,这个烹饪界的世纪难题,在近代被解决了,首先是味精被提纯出来,增鲜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加味精这个动作。
  味精汤
  然后随着科技的进步,鲜味剂化身为各种形态出现在了调味料里,粉状的鸡精,液态的酱油,还有本文的主角,浓稠的蚝油。
  它们的出现,让增鲜变得比呼吸还简单,甚至因为变换了各种形态的原因,增鲜已经变成了一个附加动作而已。
  用酱油加酱香的时候增鲜了,用料酒去腥的时候增鲜了,用老抽调色的时候也增鲜了。
  一时间,仿佛人人都变成了大厨,做菜的时候,只要把酱油,鸡精,蚝油按顺序往锅里一放,翻炒几下,就是一道标准的美味。
  而且都不用担心发挥是否稳定的问题,只要按照这个流程操作下来,保证每次的味道都是一样的,甚至都能保证你炒什么菜味道都是一样的。
  事情发展成这样的时候,放弃"蚝油们",不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厨艺嘛。
  放弃蚝油的时候,是因为我发现了增鲜的逻辑密码,或者说鲜味的搭配规则。
  菜品里,提供鲜味的主力,大概来自于两个家族。
  氨基酸家族,例如大名鼎鼎的味精,谷氨酸钠。
  核苷酸家族,例如肉里的肌苷酸,蘑菇里的鸟苷酸等等。
  最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增鲜效果,遵循着一加一大于二的规律。
  前段时间我分享的"虾蛋面"里,其实就遵循着这种"增鲜一加一"的底层逻辑。
  鸡蛋中谷氨酸含量高,而虾肉里呈味核苷酸中肌苷酸含量高,所以蛋和虾的组合,鲜味会有更大的提升。
  记得我在文末的时候还补充过一句,加点蘑菇的话,鲜味会更足。
  我试过在虾蛋面里加口蘑,因为又补充了鸟苷酸,所以鲜味的等级提升了很多。
  烹饪时,食材的搭配看似随意,其实是有很多底层的逻辑需要遵循的,就像"增鲜一加一"这样的规则,其实也可以解释很多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现象。
  很多人说,炒鸡蛋不需要加味精,为什么?
  因为鸡蛋里本身就是谷氨酸含量最丰富,加味精只是把他的含量再提高一些而已,增鲜效果并不明显。
  而鸡蛋作为天然的味精持有者,依照这样的优势,他就成了很多菜品的百搭首选。
  一种食材,如果不知道拿什么跟他炒,选鸡蛋的话,错误率会低很多。
  我甚至试过茄子炒鸡蛋,土豆丝炒鸡蛋,大白菜炒鸡蛋,都别有一番风味。
  然后就要聊一聊增鲜的技巧,与其说增鲜,我觉得说保鲜其实更为合适。
  鲜味其实在食材中本就含量丰富,我们能做到保护好他们就够了,有时候不需要刻意地通过"外力"再去增鲜。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鲜味惧怕高温。
  前文说,香味和鲜味在很多时候是矛盾的,举个例子,大多数香料中的香味因子,他们的沸点都在150度以上,也就是说最起码5成油温才能把他们大部分的香味请出来。
  而谷氨酸钠在超过120度的时候,就变成了焦谷氨酸钠,失去增鲜的能力。
  温度太低了,香味出不来,温度太高了,鲜味就跑了。
  在创作"108个实用烹饪技巧"这个专题的时候,我把一个增香保鲜的方法放在了很靠前的位置。
  "想要香,要高温,想要鲜,温度别太高,想要鲜香,用高温加低温的结合。"
  翻译成人话的意思,就是先炒,炸,煎得到香味,再加水煨保护鲜味。
  我儿子最近连着吃了三个星期的炒土豆丝了,每天吃都吃不腻,姑且认为是我炒得好吃吧。
  葱花炝锅以后,土豆丝下进去炒香,加点醋炒走酸味。
  然后直接加热水,水开以后点点酱油,加盐调味,转小火盖盖子,煨。
  等土豆丝快熟了,开大火,让加的水都挥发走以后再点点醋,香味出来以后关火装盘。
  复盘下:
  炝锅为了增加葱香;
  土豆丝炒,为了去除土腥味,炒出本香味;
  加醋增加醋香,增鲜,还能让土豆丝不那么容易断。
  加水意味着香味的工作已完成,降低温度保护鲜味。
  加酱油可以增鲜,提高味道厚度,调色,顺便加点酱香。
  盖盖子,目的是保住食材味道不流失,也能加快成熟。
  开大火炒干水,是保护住鲜味以后,再把香味提起来。
  出锅醋的目的,增加醋香,用倒炝锅的技巧,让香味层次更分明。
  前面还提到了增鲜的"外力",其实就是增鲜的调味料了。
  发酵类调味料,酱油,醋,酒,因为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游离氨基酸,所以有很好的增鲜效果。
  白糖,因为甜味的味觉受觉跟鲜味的味觉受觉,分辨率不高,所以微甜味会被误认为鲜味。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甜味在中和掉一些苦味异味后,鲜味则表达更明显。
  白胡椒粉,香料界里的全能战士,有一定的增鲜效果。
  当然了,最直接的还是味精,合理运用的话,会有很好的效果。
  文章就写到这儿吧,一不留神又深夜了。
  觉得文章有所受用的朋友,记得点击关注  ,别错过后面的更新。

哈尔滨房价跌回三年前,哈尔滨炒房客哭了,哈尔滨楼市分析出炉11月财经新势力哈尔滨房价跌回三年前,哈尔滨楼市过冬了,哈尔楼市最新分析出炉。现在哈尔滨房价跌得越来越多了,那些在哈尔滨炒房的人,眼泪都要哭干了。在东北四大城市里面,也就是哈尔滨房上半年逆势扩储,李欣能否再造一个华润置地?图片来源Pixabay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洗牌。日前,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发行了2022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发行金额30亿元,票面利率2。84。华润置地控股是华润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调味品哪家最好民以食为天,我国14亿人口,按正常的饮食,一天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一年下来,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这也是为什么食品行业容易出长牛的原因,那是14亿人的今年前10月定增平均亏4。59,跑赢大盘15个点!谁最甜?谁最毒?截至10月31日,A股今年共有137家完成定增发行,共募资2691亿。其中42家公司定增限售股已经解禁。如果以解禁日收盘价为参考,参与这42家公司的定增的投资者平均亏损4。59。然明日反弹?A股,周二行情预判炒股,很多人都找不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如说有什么可以通用的法门,就是万物皆周期,你需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春播秋收。这个市场,没有秘籍,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总有人问小凡,现在建仓什么?冬天养盆小苍兰,香飘满屋花色艳,生动有趣还皮实,值得拥有冬天养盆小苍兰,香飘满屋花色艳,生动有趣还皮实,值得拥有现在已经到了冬天了,温度比较低,大家都担心花卉长不好,很多花友想在家里养一些花草,但不知道选择什么花卉比较合适,今天小编就给突然崩了!千亿大白马封死跌停,11连板牛股也闪崩中国基金报晨曦大家好,一起来看今天上午的市场行情及最新资讯首先来看大A股的开盘情况11月22日上午,上证指数低开0。03,创业板指跌0。28。盘面上,房地产海运建材走高,教育化工调男子月挣4000怪妻子花680接头发一天啥也不干接头发干啥11月20日,辽宁葫芦岛。一理发店老板给女顾客接发后,遭夫妻俩找上门拆头发要退钱。监控中显示一男子一再质疑妻子接的头发不好看,让老板将花费的680元退给他,男子表示自己一个月挣40会说话,是高情商的表现今天早上上学路上,不知道因为一句什么话,你的火爆脾气就点燃了,说出的话充满了火药味,让听的人心里很不舒服。现在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了呢?一说话就呛,而且说出的话都是恶狠狠的砸出来的孕妈3次拒绝拍片,癌症全身转移!一家人都有医生此类病例太伤感2个月前,浙江杭州怀孕31周的小欣(化名)开始出现咳嗽医生再三建议拍片检查但她始终拒绝,只为腹中孩子没想到,此后咳嗽越发厉害直到孕妇反复咳嗽,夜不能寐为保护胎儿,3次拒绝CT检查因孩子在学习上出了问题怎么办上个礼拜五放学后,女儿拿回家一张课堂练习纸,老师在看图写话部分打了个触目惊心的大?,还附了一句来不及?还是不会?除此之外,密密麻麻的里空空如也。我快速扫了一眼纸上的内容。上面红色批
兴怀之下必有雅会著名书画家杜小荃游嵊州崇仁古镇有感在浙东嵊州以西约二十余里处,有一座千年古镇,名曰崇仁古镇。此镇背倚五龙山,西临戒德寺,长善溪宛若一条巨龙自北向南穿镇而过,滋润着这座静谧且幽美的文化古镇。盛秋之下的浙东大地相比于江读走昌都察雅向康大殿,因有一尊自生弥勒佛像而闻名,庄严肃穆杨辉麟向康大殿(byamskhangchenmo),就是人们常说的向康寺,位于昌都市察雅县境内的香堆镇。向康大殿有一尊自生弥勒佛像闻名康区。关于这座古刹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青史中新一线城市实力靠前的50所大学,陕西多所高校上榜中国的优质大学资源,不仅仅集中在一线城市,也集中在新一线城市。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新一线城市大学50强,全部入选全国百强大学。也就是说,全国百强大学中,新一线城市大学,占了半壁江山10座被名字耽误的城市,山东河南河北各占俩,有你家吗?一座城池的名字,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有的城市因为名字好听且有内涵,成为了旅游胜地和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城市的名字本来挺带感,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进行了改名,最终成为了几乎没有存在港澳旅游团重启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随着港澳出入境政策调整,港澳旅游团重新启动。12月29日,首发团在从香港出发前往澳门。三十多名香港旅客从香港出发,首发团经港珠澳大桥出发前往澳门,展开为期两日一夜的旅程。对于首批香内含福利!元旦去闽都民俗园逛吃逛吃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愉快的元旦假期如何度过?赶紧来闽侯闽都民俗园参加八闽美食嘉年华吧!新年到,福利到!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惠聚榕城福兔迎春八闽美食嘉年华闽侯专场新年伊始,九华山送你2023年旅游风光日历,请收藏!新的一年到来了九华山给你送上十分的平安九十九座山峰般幸福五彩缤纷的心情四季如春的健康再送上九华山旅游风光日历让你一心一意来游玩。一月九华非人境,闻誉不相识。南浮大江波,始见苍翠色。少林寺免票了,快来开启您的新年之旅从嵩山少林景区获悉,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该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届时嵩山风景区(少林景区嵩阳景区中岳景区)所有开放景点均免门票,游客需提前通过嵩山旅游微信生活有点数丨第一波出境游已在路上浙江人的第一站会是哪?这些天,一连串消息,让朋友圈里不少人跃跃欲试,翻出了压箱底的护照先是根据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要求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月2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观醒狮享地道美食制石湾公仔,赛那广府文化家庭日顺利举办我们忙碌了整个工作日,周末终于有机会陪伴家人,与孩子一起共度美好时光。出游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而拥有一台赛那SIENNA则能给家庭提供无限的可能,与赛那的时光,是幸福的最佳载体。延边的冬季一步一移皆是美景,冰雪热出新高度冰封雪覆玉树琼枝,延边的冬季,一步一移皆是美景。赏冰玩雪飨宴文化,冬季的延边,一动一静赏心悦目。多年来,延边的冰雪产业已成为具备国内领先发展国际竞争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渐呈资源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