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指出失眠病机为阴阳失交,并提出了"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治则。《辨证录》发明经旨,认为心肾阴阳失交为其发病之本,谓"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 组成:黄连、肉桂(后下)、法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郁金、栀子、淡豆豉、灯芯草、莲子心、合欢皮、甘草。 主治:焦虑、抑郁、失眠症。 功效:交通心肾,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中晚各服1份,饭后半小时服用。 方解:心属火,过热则火炎于上,而不能交于肾,肾属水,过寒则水沉于下,而不能上交于心,故以黄连清心泻火,肉桂温肾散寒,两者相伍交通心肾阴阳,共为君药。心火过盛,引动肝火,可致心肝火旺,蒸湿生痰,痰火郁结,心烦不寐,故以胆南星清热化痰、法半夏苦温燥湿、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利湿,此四者清热化痰,共为臣药;灯芯草清心降火,莲子心清心安神、交通心肾,合欢皮解郁安神,郁金清心凉肝,栀子清心泻火、淡豆豉清宣郁热,此六者清心凉肝、解郁安神,共为佐药。使以甘草甘缓,调和药性。 加减:痰热内扰,心悸、夜寐易惊者,加天竺黄、珍珠母镇惊安神。 肠腑积热,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釜底抽薪。 肝火旺盛,急躁易怒者,加重郁金、胆南星,再加夏枯草清泻肝热。 心火炽盛,心急烦躁,坐卧不宁者,加重黄连、栀子直折心火; 热伤心阴,心悸、出汗、口干、舌苔干者,加天冬、黄柏清热养阴; 热入营血,彻夜不眠,急躁不安,舌红绛而干者,加丹参、琥珀凉血清心、养心安神。 肾阳偏虚,夜尿频多,迟寐早醒,常觉似睡非睡,舌黯胖者,加重肉桂,再加夜交藤交通心肾。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