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一起学习了《上古天真论》中关于养生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及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下《上古天真论》中关于人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天人合一"的养生指导思想。 原文: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陽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陽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陽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陰陽,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陰陽,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这一段原文讲了两个内容,从这两个内容来证明养生的重要性。 一、 阐述了人的生长发育规律、每个发育阶段的特点以及其与生育的关联,即"女子七七、男子八八"。一般情况下女子到七七四十九岁、男子八八六十四岁即天葵竭不能有子,但仍有精通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打破这个规律,在百岁之时亦能有子。说明养生得道可以有效延缓生命进程,让每个生命阶段都得到适量的延长。能百岁而有子,诱惑不可谓不大。 二、 系统讲述了上古真人、中古至人、圣人、当下贤人的养生之道,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把握阴阳,法则天地,根据天地规则、四季规律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习惯,如果能做到"天人合一",那么就能够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