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风波里 #曝普京曾承诺不会杀死泽连斯基##乌承认形势困难但不会弃守巴赫穆特##俄乌最新局势#摘要:美欧已经越发认识到,与俄罗斯的博弈,并非朝夕之功。事实上,俄罗斯经济韧性超出美欧想象,就已经为俄乌战争写好了结局。归根结底,在于: 美国奉行的是拖垮俄罗斯的策略,希望重演前苏联之变。帮助乌克兰取得胜利并不是它的主要目的,乌克兰对于美国来讲,只是加强辐射欧洲的影响力的代理人。因此,最终剧本将会在长期默契停火为基础上进行持续深度博弈。2024年可将迎来和平。 不知不觉,俄乌战争已经有346天! 更重要的是随着2月24日的到来,冲突就将整整满一年。 而就这个关键时期,美欧不仅组成一个坦克联盟,而且还召开了声势浩大的欧盟与乌克兰的联合会议,甚至最近还提供远程导弹。 显然,现在俄乌局势再次来到了十字路口:战争升级或开启谈判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从美国、欧盟和北约的表态来看,当前还不是谈判的时候。 于是,战争还得打。甚至看上去战争不可避免地要升级了!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期,却出现一个有益世界和平的明显信号!一、泽连斯基态度开始软化了 当地时间2月4日法国外交部发言人安妮·勒让德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我们的评估很简单,如今(俄乌)的对话是通过武器进行的,谈判时间还没到。" 并强调,马克龙是应泽连斯基要求,才和普京通话! 至于普京是否接受通话要求,暂时未知。也不清楚届时真的通话了,又是否会公开报道。毕竟马克龙和英国前首相约翰逊都曾被普京批评不遵守两国领导人谈话的保密要求,擅自公开,甚至还要歪曲! 安妮·勒让德 细细看了下这则报道,其实法国表达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保留对话渠道,为以后的谈判打好伏笔! 目前,还没有看到泽连斯基对此回应。 不过,据《今日俄罗斯》报道,乌克兰方面此前从未承认"泽连斯基迫使他的西方支持者与普京对话"。而泽连斯基本人曾在去年10月签署过一项法令,禁止乌政府与俄政府谈判,"除非另一位俄罗斯总统上台"。 显然,对于法国马克龙称应泽连斯基要求,与普京通话。 可以有以下解读: 第一,泽连斯基已经意识到前线局势越发严峻,对未来的前景也没有像之前那样乐观了。因此,他请求马克龙帮忙试探普京的战斗意志。同时,也为将来的谈判埋下伏笔! 第二,与其说马克龙是受泽连斯基要求,不如说马克龙是应欧盟所托。又或是马克龙基于局势判断,提前与普京初步对话,目的就是为了谈判时机到来时,发挥好调停人的作用,这对于法国和马克龙的影响力将是一个契机!二、美欧可能已经暗示或做好俄乌再次谈判的准备了 前两天,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曾一针见血指出留给乌克兰的时间不多了。 他表示:如果乌克兰在2023年仍然无法将俄罗斯人赶出去,基于战争疲劳和利益考量将迫使欧洲人强压乌克兰接受谈判! 这话显然是相当直白说给泽连斯基当局听的。言外之意,就是要泽连斯基当局好好想想未来,争取在接下来的十个月里好好表现。 那么,身为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显然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份量和影响力。但他依然选择在此时,向外界明确无误地表达这个信号,无疑是耐人寻味的。 而这可能是,因为美西已经意识凭借经济制裁是没有办法给俄罗斯造成重大杀伤。 换言之,就是关于"俄罗斯短期内因为内部矛盾,进而导致在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军队击败俄罗斯军队,甚至将俄罗斯人彻底赶出乌克兰"的希望几乎已经破产了! 美欧正在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俄罗斯的经济韧性和战斗意志。 三、未来两年,俄罗斯经济发展足以支撑整个国家平稳前行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甚微 近日,据路透社文章观点:俄罗斯经济尽管因为乌克兰战事遭遇制裁,和预期的结果相反,IMF预测俄罗斯经济今年将继续增长,甚至会比欧洲国家(德国)增长率更高。 据悉,该组织认为,俄罗斯2022年的GDP收缩了2.2%,比预期为低1.2%。预期为3.4%。 2023年,预计俄罗斯的GDP将增长0.3%,高于德国GDP增长,德国是0.1%。 而到2024年,俄罗斯GDP将增长2.1%,而德国GDP增长仅为1.4%。 与此同时,该文章还表示,随着家庭生活成本的飙升,英国经济将萎缩,表现将低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发达经济体。预计英国经济将在2023年收缩0.6%,而不是像此前预期的那样小幅增长。 此外,它还降低了对美国经济的预期,预计其增速将从2022年的2%下降到2023年的1.4%,到2024年下降到1%。 显然,路透社援引专业机构的分析,对于俄罗斯的预测还超过了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和世界银行的预期。这显然与他们判断分析2023的国际局势密切相关。 并且,需要指出的是,对俄罗斯经济韧性抱正面看法的,就连明显反俄的波兰也认同这一点。 当地时间2月3日,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在接受波兰媒体Interia的采访时表示:"看到的是,俄罗斯今年和明年将更快发展,发展速度将超过德国。虽然有制裁。" 换言之,波兰总理认为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甚微。这可能是希望西方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但同时也说明了西方对俄罗斯已经是接受制无可制。 彭博新闻:普京的战争机器有助于保持俄罗斯工业蓬勃发展 2月4日,彭博社认为:军事生产的增长有助于俄罗斯工业保持强大,弥补了国际制裁和入侵乌克兰的其他后果所造成的大部分损害。 与此同时,俄罗斯银行也在当天出版了第一期公报《趋势是什么》,公报认为:俄罗斯去年工业生产的下降实际上是象征性的,只有0.7%。 并强调:2022年,银行行业作为一个整体经受住了比俄罗斯经济其他部门更好的考验。 但在工业内部,各个行业的动态是不均衡的。一些行业损失惨重。 这些主要是民用部门:汽车产量下降了近50%,纺织和木材加工行业下降了10%以上,化工产品下降了4%。 然而,一些民用工业出现了增长。这是由于迫切需要增加产量,以弥补制裁禁令对俄罗斯商品供应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增加了药品和印刷的产量。 显然,与俄罗斯国防工业相关的一些行业甚至比去年有所增长。 比如,现成金属产品、武器、炸弹和弹药的生产;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生产行业;飞机和火箭发动机、光学瞄准器和其他系统的零件生产行业;其他车辆和设备,包括军舰、飞机、装甲运兵车和军用车辆等产品的生产行业。这些行业均得到增长! 更重要的是,报道还强调:军费和军工生产的增长并不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所有经济部门的进口替代都能给国家经济带来同样强大的推动力。 凭借精心设计的进口替代计划及其娴熟的实施,俄罗斯不仅可以弥补制裁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以寻找新的机会。 显然,俄罗斯的经济韧性出乎美欧的想象。就这让他们试图乌克兰战争来动摇俄罗斯的平稳运行的希望已经破来。 相反,更需要他们警惕的是,乌克兰的经济、能源、民生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此外,欧洲也因为制裁俄罗斯正在遭受反噬,这些都是隐患。四、打了346天,俄乌战争结局可能基本明朗了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来看,俄乌局势已经是基本明朗了! 简单说,美国不下场,乌克兰就没有办法逆天改命。归根结底,泽连斯基充其量最多算是合格总统,并不具备那种挽救乌克兰人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智慧、能力、耐心和意志! 腐败丑闻、强征乱象、政坛动荡、前线频频失利都在动摇乌克兰的民心和军心。 最近,2月5日,就有欧美媒体报道,泽连斯基对违规士兵的残酷镇压已经在前线引发了恐惧和愤怒。并无意中揭示乌克兰军队内部的深层矛盾:新兵太多、管理不足 更重要的是远远谈不上全民皆兵,反而在战争炮击平民,还加深乌东与乌中西部的隔阂。另外,对军队纳粹意识的管控力也很有限,虐杀俘虏、炮制惨案、纳粹言行盛行,与俄罗斯相比,俄军正在慢慢赢得更多的道义支持,而乌军则开始出现道义丢分现象。 目前来看,泽连斯基当局已经不可能赢得胜利了。这一切还得是自去年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局势就会生了转变。 可以说,截止目前,哪怕是最铁杆的支持者,都意识乌克兰已经全面依赖于美国和欧洲的支援。 然而,很明显这其中存在至少四种博弈:美欧博弈、乌西博弈、俄欧博弈、欧盟内部的博弈。 可以确定的是,面对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强国,区区上百辆坦克根本改变不了前线局势。哪怕加大军援,提供远程导弹,同样改变不了实力的差距。 归根结底,无论是在人口、民心、战略和战术、武器弹药、装备,乌克兰都不具备优势。 可以说,始终对俄罗斯有重大威胁的,只有美国。但是鉴于三个主要原因,美国暂时不会考虑加入战场:1、俄罗斯是超级核武大国。而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国家,拥有无与伦比的纵深,且俄核武数量可以比肩全世界。 2、美国奉行的是拖垮俄罗斯的策略,希望重演前苏联之变。归根结底,帮助乌克兰取得胜利并不是它的主要目的! 3、乌克兰对于美国来讲,只是加强辐射欧洲的影响力的代理人。并且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局势变化难以预测。对于美国和俄罗斯来讲,可能都不会在乌克兰上消耗太多实力。 因此,可以说,正面战场上,在俄军前期克制下,中后期选择步步为营、后发制人,乌克兰已经很难取得胜利。(主要是军事潜力见顶,而美西可以出钱出装备但是几乎不可下场作战) 而要比消耗,只能说乌克兰输在时运和能力。时运上,接止来几年,美国将越来越不把乌克兰看得太重。因为其重心东移,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势力伴随在着海量资金和精力的转移! 而说到能力,泽连斯基自身的腐败传闻、与军方不和以及并非乌克兰人出身,都在对泽连斯基形成掣肘。写到最后 期待早日实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