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爱玛科技,戴维斯双击机会?
新年首个交易日前,爱玛科技(做电瓶车的那个)公布了年报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16.80-20.00亿元,增幅153%-201%。
当天接近涨停价开盘,短暂分歧后,9点40分最终封停。
我感觉,这是一个有八成把握的机会。
有可能岛形反转。
爱玛去年3月到7月,有一波接近200%的涨幅,我当时也研究了下,对两轮车行业多少有点了解。
但新年第一个交易日,我的仓位集中在我看好的主线,消费和数字经济上,最终就没有调仓参与。
昨日开盘,爱玛延续强势,竞价高开2个点。
并且,在开盘后的30分钟内,就创下了4个亿的天量成交。要知道,过去两个月该股最高的单日成交额,也不过4亿而已。
于是我赶紧起床,研究了一波~
简单写一下我的分析思路吧:
上一波从50块上涨到65块,10月13号的T字板,原因是公布了炸裂的三季度业绩预告。
而股价,之后阴跌了两个月,在放开利好刺激下也无起色。作为3年左右往往就要换新的电瓶车,事实上也属于中低频次的消费品,类似智能手机。
市场的顾虑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对于四季度业绩的担忧。从行业特性看,四季度往往是全年业绩低点,尤其是在北方寒冷地区。
市场担心三季度成为这轮业绩高点,并和四季度的低迷形成巨大反差,导致估值和业绩双杀。
遂出货。
这就是股价,没走出净利润断层的原因。
这下,我们就能给这波放量上涨,一个合理的解释:
年报预告后,盲盒终于打开。淡季不淡,爱玛的四季度业绩,居然比二季度的旺季还要好!
那些场外持币的看多者,终于等到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消除。
从看多者,变成了实际的做多者。
多空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终,形成了一个极有质量的净利润断层。
当然,四季度发生在过去。
这笔投资的最终收益,还是要取决于将来。那么,在2022年的高基数下,2023年是否还能保持增长?
我的判断是,上半年因为相对低的基数,问题不大。
但下半年有较大压力。
如果——因为一个继续炸裂的一季报或者二季报(不代表实际情况),股价上行了30%-50%,我会择机卖出。
当然,这是我从胜率和赔率上做的综合考虑,适配于我的投资体系。
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因为长线来看,爱玛未来2年的业绩确定性强,投资价值依然较高。
有下面几个原因:
1)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带来的需求变化。
城镇家庭用电瓶车,一大主要的使用场景,就是骑车接送小孩。上了两年多的网课,回归线下教学,这部分需求将会释放。
这一点,跟我投资晨光的逻辑,也是一致的。
2)19年4月通过的"新国标",各地因地制宜的3-5年过渡期(对应2022-2024),即将结束。
而疫情政策调整后,原本用于防疫的社会行政监督力量,将推动交通出行上"新国标"的执行效率提升。
Deadline临近,将为一大波换新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消息面上,2023年1月1日后,浙江非标电动自行车将禁止上路,违者处于300-500元罚款。
有具体的细则出台,则意味着政策的执行力度,将得到加强。
而三年疫情,以及"新国标"也会导致行业中小玩家出清,头部厂商的集中度提升。
事实上,行业也逐步形成双寡头格局,雅迪+爱玛合计市场份额,21年已逼近50%。
而大家熟悉的上一个双寡头行业格局,不用多说了吧,白电行业的美的和格力,在形成类似竞争格局后,十几年涨了几十倍。
如果说,2023年是消费的大年。
那么电瓶车也属于,消费中业绩更确定的方向。而身处消费板块,却被业绩证伪的股票,依然不会得到市场的青睐。
那么,为何不选择一个确定性更强的?
另外,还有爱玛20-22年持续扩产(摆脱产能瓶颈,线下触点增加,产销两旺)、两轮车出海(营收第二曲线,打开行业空间)、抢先布局钠离子电池(相比于新能车,这一技术因为能量密度不够高,更适配于两轮车应用场景)技术方向,有利于后续竞争和出大单品、乡镇消费升级,替代燃油三轮车等等,后续再花篇幅,跟大家讲啦。
至于我的操作。
下午开盘后,爱玛的股价强力拉升,于是我也顺势跟进了仓位。(上午清仓了韵达,减仓了中软)
我的持仓。
爱玛科技(净利润断层,需求和产能扩张周期)、中国软件(政策演绎角度,以及行业利润拐点)、妙可蓝多(线下冷柜场景,放开利好)、晨光股份(少量,放开后线下教学消费需求大增)、迈瑞医疗(少量,价格合理,医械的国产替代逻辑)、少量现金。
主要宽基和行业指数估值表。
常规定投:易方达沪深300(110020)、华夏恒生(000071);
中期开仓华安纳斯达克(040046)、天弘越南(008763)继续定投中;
近期开仓易方达中证海外50(006327)、天弘中证食品饮料(001631)、华安创业板50(160422)。
(以上观点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