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儿童家庭护理怎么做?看这里
科普小课堂
"高热儿童家庭护理"
珊珊妈妈
我家娃发烧39度了,听说你家娃前几天也发烧的,是咋给她降温的啊?
小孩生病,一家子都着急,奶奶让捂,爸爸就让散热,想让孩子吃药,爷爷又说再缓缓,一家人的意见都不统一,后来还是咨询了专业人士。
依依妈妈
珊珊妈妈
都给你进行了哪些专业指导啊,快分享一下呗?
还是请经验丰富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护士长来给家长们讲讲家有高烧娃,护理怎么做。
依依妈妈
发热相关知识
小儿高热是一种儿科常见急症,由于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比较差,且汗腺未发育完全,其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因此发生高热的风险比较大。
当小儿腋温到达39.1℃~40℃,则为高热,临床上表现为发热、怕冷、食欲不振、腹泻、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患儿脱水、惊厥、休克、脑水肿等症状。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小儿高热,以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手术创伤后吸收热、过敏反应、衣物包裹太多,也可造成小儿高热。
Q1
体温多少度是发热?
通常采用腋温≥37.5℃或肛温≥38℃定义为发热。临床上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37.5~38.0℃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39.0~40.9℃为高热;≥41.0℃为超高热。
Q2
哪种方法测量体温比较准确?
家庭中推荐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的部位通常有4个,即腋下、舌下、耳鼓膜和直肠,所测得的体温分别称为腋温、口温、耳温和肛温。从操作性和安全性考虑,推荐使用腋下测量。
一般根据孩子病情的轻重、体温的高低和变化来判定间隔时长给孩子测一次体温。
通常高热时0.5至1.0小时测一次体温,过于频繁会影响孩子的休息;
超高热时要增加测温次数;
中度发热,体温较稳定可以2小时测一次;
低热时2至4小时测一次。如发现孩子体温或病情变化,可随时测量体温,并做好体温记录。
Q3
体温越高病情越重吗?
不能单纯以发热程度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热为机体针对外来病原或物质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说,发热对激活机体免疫功能是有益的。但是小于3月龄的婴儿体温≥38℃、3~6月龄婴儿体温≥39℃时,严重细菌感染危险性增高,家长需高度重视。
Q4
孩子发热要去看医生吗?
如果从孩子的症状上判断基本上是感冒引起的发烧,一般的就诊原则如下:
(1)三个月以内的婴儿,一发烧就应该及时就诊。
(2)三个月以上,妈妈可以结合孩子的体温和精神状况决定就医:
体温高于39℃,且精神状态不好;发烧超过三个整天;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气急、哮喘、憋闷、声音嘶哑、嗜睡,以及其他让妈妈心里没底的症状。
如何使用退热药?
Q1
发热多少度要用退热药?
如何选择退热药?
2月龄以下宝宝禁用解热镇痛药;
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药物退热;
2月龄以上儿童发热需要药物退热时,推荐对乙酰氨基酚;
6个月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
Q2
服用退热药后出现呕吐
还需要再补服吗?
如服用后立即出现呕吐,呕吐物中看到完整的片剂、胶囊剂或全部液体,如有必要,可考虑补服。
如果服用时间超过15分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需权衡错过一剂的潜在风险和补服后药物过量的危害。
Q3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可以交替使用退热吗?
不推荐在儿童发热时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交替使用。
虽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交替使用,较单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在体温降低值上有一些差异,但并不能有效改善患儿因发热而导致的不适,同时增加了解热镇痛药不良反应的风险。
发热患儿护理
Q1
发热时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要多喝水,保证液体摄入量。发热时患儿热量消耗大,水分丢失多,要多喝白开水,出汗多时还要在水中略加些盐,以补充丢失的盐分。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有一定热量的食物。如苹果、菜汤、大米粥、牛奶等,应少食多餐。当发热,但病情不是很严重,没有严重呕吐和腹泻等情况时,不应过度忌口。
Q2
儿童发热可以用物理降温吗?
物理降温有哪些方法?
各国指南均不推荐以下物理降温措施用于退热治疗,包括乙醇擦身、冰水灌肠等方法,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如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等。
儿童发热可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温水外敷、温水浴及退热贴等。还可减少穿着的衣物,或降低室内温度等,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
Q3
发热寒战时,应持续物理降温
还是保暖?
发热寒战时,不适宜采用物理降温来退热。发热体温上升期患儿会感到发冷或恶寒,出现寒战、皮肤苍白等现象,机体产热增加。此时进行物理降温,会明显增加患儿的不适感,加重发抖、寒战的症状,引起机体更明显的产热反应。
在患儿发热寒战时要注意适当保暖
1.改善发热患儿的舒适度,可适当为患儿添加衣物或盖上被子,注意保暖的同时也不宜将患儿包裹太紧、太厚,可根据其发热状态增减衣物。
2.患儿居住的环境温度也要适宜,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患儿直接吹风及阳光直射,病室最适温度为18℃~22℃。使患儿感觉温暖舒适为宜。
3.患儿应穿通气性强的宽松衣裤,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如出汗过多应温水擦浴后及时更换衣裤。
发热患儿检查治疗
发热时为什么化验血常规?
发热24h后化验血常规才准确吗?
儿科急性发热性疾病中,感染是最主要病因。感染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病原特异性,但细菌与病毒感染的临床经过、治疗措施差异明显,早期鉴别有利于尽早实施适宜治疗,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减少临床误判风险。除仔细分析评估临床表现外,血常规作为最常用的基本辅助检查手段,为鉴别感染病原性质、炎症性疾病和其他病因提供线索。
研究显示一般情况良好的病因不明急性发热新生儿,发热12小时之后较12小时之前行血常规检查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优。
另外,如发热患儿未能在2~3天内退热,间隔48~72小时动态及病情变化时及时检测血常规,对判断病情、分析可能的感染病原、评估治疗效果是必要的。
宝宝接种疫苗后会发热吗?
发热如何处理?
有些疫苗接种后会出现发热。多数发生在疫苗接种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出现。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短暂的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无其他明显异常反应,大多属于疫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可多饮水、多休息,密切观察,体温会慢慢下降。
如果持续发热,或出现高热,需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根据具体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儿童发热家庭护理的小妙招
观看直播回放
祝愿每个宝宝
都健康茁壮成长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程守勤
编排 刘敏
校对 王倩
来源 儿科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