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HFIT董事长姚宁的一番话,初听就好像不太合理,细细回味又那么不可理喻,可能我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没有那么大的格局。 "年轻人其实在20到30岁的年纪当中,他其实第一时间不应该考虑能够给他赚多少钱,而恰恰是他的青春能够给他带来多少的感知。如果把事情真正像你喜欢的一样做得精致,社会一定会给到你回报。当你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正好和你的需求满足的时候,你就不需要那么的努力,因为需求会推动着你往前走。在这个同时,金钱就像影子一样,当你朝着太阳跑的时候,它会死死的跟着你。" 姚宁是一个有成就的人,他的确有底气支撑他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但是他忽略了现在绝大一部分年轻人,不是想不明白这些道理,不是不想选择,而是被社会的洪流推动着,无力反抗的选择一份让自己能够稍微体面的生活的工作。 毕业即失业。 这句话不知不觉流行了很多年,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共识。 在节奏紧凑的大城市,拼了命的工作都不一定可以换回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谁还敢挑剔?谁还有资格问问自己热不热爱? 年轻人给自己的唯一选项就是——工资要高! 苦读十几年,为的就是将来能有一份相对轻松、相对高薪的工作,在高考结束之后多少人的志愿填报都是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进行的?谁能保证自己所学是自己热爱的呢?难道毕了业要为了自己的兴趣临时转行?从头再来? 学了那么多年都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只靠热爱没有技能该怎么生存呢? 别说上了学有证的人了,中国的本科率有多少专家心里不清楚的吗?自己招人的时候第一个门槛就是要学历,要专业对口,这样把多少人拒之门外了? 我可不可以对老板说:"我虽然没有学历,专业不对口,但是我热爱这个行业啊!因为热爱,我可以学啊,我可以给你证明我业余学习的技能也不比专业的差啊,我是不是应该比那些只为了赚钱来应聘的有优势啊?" 选择兴趣,首先背后得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支撑。 专家的建议只适合富家子弟,这可以称之为历练!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这只能说是不懂事、不负责的自私鬼。 经常在一些选秀节目上看到学员说,自己虽然生活窘迫,但是依然坚持梦想,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每次看到这样的人,我的内心都在疯狂吐槽。人前大肆宣扬自己的伟大目标和华丽的梦想,但是却看不到背后的老母亲抬起来拭泪的、布满口子的干枯的双手。略显年迈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目光中没有骄傲与自豪,有的只是深深的无奈和担忧。 追逐梦想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前提得是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一边盲目热爱,追求遥不可及的梦想,一边要依靠家里资助才能生活下去。 这样的热爱与梦想,对不起,我一点都不赞同。 20-30岁,人生中最热血、最有冲劲的10年,但是这个冲劲过去了之后呢? 20岁,可以不考虑家庭,满足自己的温饱即可,正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是30岁过了之后呢?疯狂了10年,青春带来了极大程度上的感知满足。这个时候生活会给你重重的一锤! 有房吗?有车吗?准备好结婚生子了吗? 大多数人相信都是被现实所累的,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超然世外。年龄到了,结婚生子,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20-30岁的感知得到了满足,但是恰巧赶上了阴雨天气,影子不见了,金钱并没有追赶上来。随之而来的,是生活的狂风骤雨,还有可能是冰雹。 不知从何时开始,"专家"开始变成了百姓的最大对立面。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经济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说: 中国的低收入群体,可以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用私家车跑滴滴,来增加收入。 不仅重新诠释了中国的"低收入者,还完美重现了经典场面"何不食肉糜"。 经济学家陈浩在节目上表示, 谁家没个50万现金?中国人没那么穷。 中国有那么富裕了吗?还是我不配做中国人?国籍被他开了? 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师大教授李剑阁说: 现在的老百姓工资太高,应该降低。如果我们提高工人工资,产业链就会外移,这样对于经济发展很不利,一直保持低工资,一直提供廉价劳动力,才能一直赚外汇。 低工资是谁的优势?合着做牛做马的不是他自己了?那么老百姓建议,先把这位专家的工资降一降再说吧。 著名经济学家谭雅玲也有雷人理论,她提倡 年轻人应该放弃高薪职业,去赚钱少的岗位锻炼。年轻人找工作时,一定要放弃高工资或者福利性工作,不要嫌苦,也不要嫌赚钱少,更不要以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没有派上用场,一定要对国家大局去考虑。 那么尊敬的谭教授,您是否愿意以身作则呢?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堪称是网红专家,一人贡献了多条奇葩言论。 他曾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当你40岁时没有四千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 "自从著名的"四千万理论"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发表了数条奇葩言论。1、普通人买不起房不代表房价高,而是收入低,要想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子非常容易,只需要将贷款年限提高到40年,甚至延长到国外的80年。 2、建议农民县城买房开车回村种地。 3、公摊和预售是不可能取消的,房产领域有两个伟大的发明,一个是预售,一个是按揭贷款,当然这两个是配合在一起使用的。大家现在都认为自己吃亏了,比如烂尾了等。其实烂尾是当前的一个特殊情况,正常情况下烂尾还是很少的。 4、建议不应该对买房有限制,应该万众一心。我们现在强调无论是谁进入市场买房子都是对社会的贡献。不要说人家买5套、8套,他只要能进入这个市场,真正拉动经济,使需求有所恢复,对就业有贡献,对地方财政收入有贡献,对GDP增长有贡献,这就是非常好的。 ………… 类似这样的专家和言论还有很多很多,专家们似乎都生活在自己的空中楼阁之中,脱离真实的群众生活已经很久很远了,完美的诠释了"何不食肉糜"! 生活不易,人人都想实现财富自由,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总免不了借鉴一些企业家、成功人士的案例,听听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是怎么看的?是否能给自己一些启发? 但是,别忘了,人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怎么可能相同呢?人都是利己的,专家的言论普通人得擦亮的眼睛,别什么都往自己脑袋里装。鸡汤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你喝的有可能是一碗毒药。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曾经风靡一时,好像所有人都知道这么个言论和道理,也有很多人付诸了行动。但是脱口秀呼兰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于普通人这句话的正确诠释方法——"你不理财,财才不会离开你"。 专家的话听听就好,普通人们,为了一日三餐,还得继续奔波,追逐热爱与梦想,那只是成功之后才能有能力考虑的事。 我是谷雨,爱吃瓜的谷雨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