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伤害,都能被原谅!
原谅总和遗忘捆绑在一起,很多人觉得随着时间的流逝,好像一些东西是可以冲淡的,可以遗忘的、可以以旧换新的。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那些结结实实的伤害真实存在过,你怎么能说不在意、无所谓呢?
马东在一期《奇葩说》中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一旁的蔡康永补充道: 那不叫"原谅",那叫"算了"!
理解,但不原谅
原谅意味着什么?
当我真的能释怀曾经的过往,原谅意味着我们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而如果我依旧心存芥蒂,那我的原谅只不过是不想再和你有任何瓜葛。
网友说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时,他说他做不到原谅那个被称作"父母"的人。
他曾经试图原谅他们对自己的伤害,毕竟父母本身也不容易,学识有限。但这个逼迫自己的过程十分痛苦。
后来他明白了,父母的不幸和自己是否原谅其实是两码事。他能理解人在底层摸爬滚打的心酸,但这并不是他们伤害他的理由。
所以,他最终决定不原谅父母或者说不那么快原谅。
理解不是原谅。 理解意味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共情别人,不原谅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共情自己。
你不可能为了所谓的原谅,而忽视自己的感受。
现实中,很多人一边舔舐着伤口,一边又自我怀疑是不是度量小。
其实不是的。钉子钉在你自己身上,即便取出来,伤口依然在。 旁人一句轻飘飘的"对不起"能减轻你当时的疼痛吗?不能。
大多时候,伤痛的疗愈靠的是我们自己,而非那句抱歉。
更何况, 伤口不痛了,可回忆还是会痛。
有精神研究分析:忘记一个创伤事件,在哀悼和原谅的过程中是为时过早的。即使这个事件本身不再占据我们的意识层面,与之相关的情感记忆却停留在了前意识水平(Akhtar, 2002)。
也就是说, 当时的伤害并不能真正被抚平。在回忆或者遇到类似情境时,我们还会重新经历一遍创伤体验。
就像有时候我们还是会被很久之前的不公平对待击溃、对曾经交付真心的人的背叛难以释怀。
再说,这世上很多的伤害本就无法理解,有些所为不过是自私自利者的贪心罢了。因此,他们也配不上"原谅"二字。
被原谅的代价太小
生活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小孩子一直被教导犯下错误要道歉,但教导的大人反而不知何为抱歉、更不懂道歉意味着什么,以为一句心不在焉的"对不起"就能为自己开拓罪责。
正是因为一道歉便能得到原谅,所以犯错的人永远都在犯错。 他们的行为一直停留在"伤害、道歉、继续伤害"的循环之中。
发生矛盾时,他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你,甚至暴力相向。你对他失望了,他又回过头来忏悔、乞求原谅。
当你说还不想原谅,他却又变了一副面孔,责怪你太记仇……
而如果你立马选择原谅,他在下一次吵架时,不仅少不了伤害,反而更加看轻你。
在婚姻中,两个长期相处的人,犯错不可避免、原谅自然也很正常。但怕就怕在 ,伤害的人因总是能得到原谅而有恃无恐,而经常原谅的人却一步步丧失了底线,把受伤当成习惯。
有研究佐证,婚姻中一方表达更多原谅的倾向性,可以预测另一半未来持续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攻击(McNulty, 2011)。
轻易原谅意味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加害者不想承担的后果,削弱了他们的愧疚感。 继而让其在没有付出代价的情况下,选择再次伤害。
就像我们常说的家暴和出轨问题,很多人一心软,便在对方的软磨硬泡下选择原谅,可后来发现,这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一个答案。
当然,不是说我们就一定得揪着一个人的过错不放, 而是任何人都应该具备主动承担错误的自觉。
原谅的前提 一定是对事件本身有深刻的理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诚恳的道歉、及时充分的弥补和承诺不再犯,并且言行一致。就算到最后你不愿意原谅也没关系,你有原谅与否的自由。
而不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言语,就妄想抹去他对别人造成的伤害。
朋友小夏在高中时被同班同学霸凌,即使她现在已经能心平气和地讲述曾经的遭遇,但她说,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和那些人和解。
后来,霸凌者中的一位的女儿因在校园里被其他孩子霸凌,她想到自己学生时代也曾这样对待过小夏,为了给自己女儿积德 ,于是托人找到小夏,说想亲自道歉。
小夏拒绝了。
你看,因为没有代价,乞求原谅的人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傲慢,就连道歉都是为了让自己好过,而不是真心诚意地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说白了, 他们不是真正想求得原谅,而是想卸下心理负担。
被原谅不用付出代价,伤害在他们眼里也就玩味十足。
原谅别人,不一定意味着放过自己
很多人在劝慰别人时总把"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挂在嘴边,可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原谅了别人,自己心里真的会好过吗?
并不会。有人乞求原谅是为了自己,就有人的原谅只是碍于情面。
现实中,我们只是把自己的遭遇压在心底,然后假装对别人说:"都过去了,没事了!"
假装原谅,看似赢了一份气度,实际上又把压力给到自己。
盲目的宽恕并不能让自己好过,反而平添痛苦和烦恼。
真的想原谅了,你的原谅才叫释怀。
没有办法原谅的时候,那就试着远离。这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至少不用时刻勾起不好的回忆,有选择性忽略的余地。
毕竟, 如果无法做到真正的原谅,那"算了"也是一种放下。
— END —
奇瑞鲍思语喊出的豪言壮语正在成为笑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鲍思语去年年底在QQ冰淇淋上市发布会上的豪言壮语,虽然喊得很响亮,不过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是被啪啪的打脸了。当时奇瑞新能源估计看着人
手机冲高,路向何方?(观察者网讯文周昊)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2年的国内手机市场,冲高无疑是一个最为贴切的选择。刚刚过去的11月,国内多家安卓厂商密集完成了旗舰级新品的发布,而与产品一同浮出水面的,
胶着等待!A股第一波估值修复基本完成经过1个月的反弹,A股近日又陷入了胶着。胶着本身反映了一种看不清方向的心态。从投资性价比角度说,一个月的上涨基本完成了估值修复的任务。目前A股风险溢价继续回落,根据Wind数据,全
中国6人全出局!集体无缘英格兰赛16强,赵心童遭世界第91名横扫12月15日晚,2022年世界斯诺克巡回赛英格兰公开赛结束了正赛第二轮的剩余比赛争夺。最后登场的三位中国选手,赵心童庞俊旭以及中国香港名将傅家俊,无一例外全部输球,因此,加上此前已
从明年开始,医保返款迎来新调整,每月返款有多少呢?现在已经是2022年的年底了,马上就步入到新的一年2023年了,对未来2023年医保个人账户的改革,实际上要告一个段落了,因为从2021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23年,也就是含三年的过
禁止群租监管二房东京沪租房新政新在哪儿?如何租到称心的房子,是沪漂们最关心的问题。图为上海淮海路的秋日。(视觉中国图)2020年9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时至今日,正式文件尚未出台。北京
扩内需怎么扩?未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权威解读日前,国家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同步制定出台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扩内需怎么扩?未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的权威
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再扩容,淘宝支持使用数字人民币付款了日前,记者了解到,支付宝加入数字人民币受理网络,成为首家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快付功能的支付平台,消费者在购物时可以自主选择更加多元的支付方式。同时,在淘宝上海公交饿了么天猫超市盒马喜
深圳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将达1000亿到2025年,深圳将成为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000亿元。文吕雪良12月14日,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市龙
连花清瘟和背后的院士首富作者私人财富学堂研究和业务范围1财富管理十年百亿信托城投债FOF配置经验2主营融资城投央企施工方上下游资源3顺带搬砖上市公司民营医院学校新能源智能制造专精特新项目。售罄,售罄,售罄
高毅正圆两大百亿私募同框豪买打折股,新宠TCL科技究竟有何独到之处?记者穆玥编辑TCL科技(000100。SZ)近百亿的定增事项终于尘埃落定了!根据公司12月15日晚间披露的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本次公司共计募资95。97亿元,共有19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