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个人,他出生印度,成长于美国,成名于硅谷,妥妥 从单亲穷小子到财富自由 的蜕变范本。 他投资了twitter、Uber,天天在Twitter上叨叨,典型的微博控。 他就是纳瓦尔·拉维坎特。 他的粉丝把他Twitter里的观点整理出了一本书,就是这本《纳瓦尔宝典:财富与幸福指南》。书中的诸多观点,我读完特别有共鸣,现摘抄几个观点,分享如下。 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 商业的本质是高效率地解决社会问题,何为高效率,唯有易于规模化复制的低本成本标品是前提。 个人财富的追求,最终一定要走向 复利型 的产品,即 低成本的标品 。 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 这句话来自于巴菲特,也是纳瓦尔行事的一个准则之一。做事情要诚实,极度地诚实节省时间,缩短社交的无效性。 尽可能少的去批评某个具体的人,可以批评工作方法,批评某一类人;但表扬一定要具体,具体的人具体的事,这是树立榜样。 具体地表扬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其实也是一个要求,前提是你要了解对方、清晰事情的过程,且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泛泛的表扬是无法去赢得对方的好感。 如果你难以抉择,那答案是否定的 要不要跟这个人结婚? 还要不要在北京待下去? 这个房子能不买? 要不要跟这个人合作? 如果无法抉择,那就 选择否定答案 。 这个观点特别棒,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决策逻辑。很多重要的抉择是模棱两可,那说明没想清楚,与其硬着头皮上,不如干脆放弃掉。任何一个长期性的决策一定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不是犹犹豫豫的。 现在回想来,过往那些犹豫的事情,最后都没干出什么好结果,要是早点有这个决策的建议,应该会少很多的痛苦。 每天花一个小时阅读科学、数学和哲学类书籍,7年内,你就可能跻身少数的成功人士之列。 我始终觉得,人是要花点精力、脑力、体力痛苦地啃几本经典书籍的,尤其是那些高深的书籍,读的过程是痛苦的,短期的痛苦会换来长期的通透,是值得的。 这么说吧,樊登、得到和某些拆书的机构,都是在让人思想倒退,还有就是微博、微信、抖音里的自媒体文章和视频也是害人不浅。 如果你接收一个观点和讯息很愉悦,可以很武断地讲,你有可能被信息鸦片侵蚀。 ———— 诺贝尔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学习方法教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用输出倒逼输入。 #2月财经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