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门不承认本人的事业单位编制怎么办?
首先,要搞清事业编制的概念。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分为公益性和非公益性职能部门。
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
工资支出由财政拨款。
事业编制分为四大类:
1、科技事业;
2、教育事业;
3、文化事业;
4、卫生事业。
事业编制里分三类人:
1、在编事业单位公职人员;
2、在编公务员(少数);
3、编外人员。
事业编制里在编人员,有合同制员工,和所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部分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信息会在实名制系统里登记。有投票权,评优评先权,有话语权,工资有保障,只是公积金、绩效、年终奖和在编非合同制公职人员有差别,退休不按事业单位享受待遇!
事业编编外人员,即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和劳务公司签合同。这类人员不享受在编人员待遇,工作量大,没有话语权。
在按事业编制退休还是不按事业编制退休,还有实践中的案例。
比如,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有些国企单位接收了一些由政府民政局安排的残疾人。当时,政府有政策,国企安排残疾人的数量占企业员工一定比例时(当时,政府有比例下限),企业可以享受减免税等待遇。由于当时,这样的国企归民政局管理。
这个案例是,某国企,一开始,员工到退休年龄退休按企业退休办理,但是,这个企业的残疾人集体上访,后来,这个国企员工才享受了,退休按事业单位职员退休办理。
所以,题主提出的问题,不知道,你属于哪一类,也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与建议!
那几年的档案确实混乱,我看条友的回复中也有靠谱的,我借用下,加上我管人事多年的经验提几个建议。第一个办法,劲量不要与人事部门闹僵,全力找档案。90年左右人事管理不太规范,进入途径及审批机关五花八门,从你描述看,当年的档案就从人社局(主管身份确认,有些地方人事局与社保分开,有些没分,但机构多次整合,档案非常混乱,必要时也可以去当地档案局请协查)、财政局(主管工资核定与发放,一般会有人事或单位主管局的抄送文件)、农业局(现在叫农业农村局,行业主管部门,那几年有直接安排人员到下属工作的权力,也是档案最齐全的机构)、你所在单位的调入档案文件(但只能作为辅助材料,说服力不大)。拿到材料后直接去沟通,顺便短租个律师同行。第二个办法,如果实在找不到,就拿你目前所有的材料(考试当年的材料或工资表、关键时段财政部门核定发放工资的材料、前两次事业单位改革登记核定的材料),到当地组织部门及纪委请求落实政策。第三个办法,拿到所有资料去法院起诉。
怎么确定你是事业编,这个本本和加密狗里有你的名字你就是,没有就不是。非常简单。另外本人应还有编制单,调动介绍信。先确定你有这些东西先,如果通通没有,自己心里应该一清二楚,多说无益。
事业编制是有一张经批核的材料表格的,经办成一式几份的,不是你嘴一说是就是的。即便档案里丢了,在其他方面的历史资料存根里,也会能找到依据的。
看所述情况,你已从2005年实名登记为事业单位编制,于2014年开始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社保,但不知你2014年之前可缴过企业社保?
估计可能缴过,否则人社部门不会提出给你按企业人员退休的意见?但即使曾缴过企业社保,因为你从2014年机关事业开启社保缴费后,在该渠道缴费,达到退休年限后,就应从机关事业渠道办理退休手续,从该渠道领取基本养老金等有关待遇,这点是"社保法"法定的!
其实,仅从审批退休这个环节上,与有无编制没啥关系,只要缴社保方面和年龄条件两项符合就行,退休待遇渠道也必须同于缴社保的渠道,所以不必担心,改企业渠道是行不通的。但是计算基本养老金额时需要确定社保的"视同缴纳"年限,这就需要确定你参加工作的具体时间。
但是你的档案中缺失有关入编材料,或将难以认定你从机关事业单位办理退休中核定待遇标准的"视同缴纳"社保的起始时间?就是认定你为正式事业单位人员的时间,这个不能确定的话,将难以办理审批手续。
认定有编制的相关材料应该很多,每年都有考核表,每次调资都有审批表,有关履历表啥的也经常填,工资发放凭据都有,近年来全国统一整理规范干部及职工人事档案,这都应该由你配合补齐的,咋会缺着呢?
申请由本单位组织出面,到相关部门找找有关原始材料,这种严肃的编制问题,不会有太大出入的。只要没有充足理由和证据去证明你无编,你从事业单位渠道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及享受事业人员退休待遇,应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个可以去编委查编。但是个人不能去查,如果编委里有编,你又按照事业单位交社保了,又有工资调表,按照事业单位退休有可能。
你可以信访,信访局可以协调有关部门。信访局可以开协调会,这个时候人社局,编委,信访局,主管信访局的副市长出席会议,出具你是按照事业单位退休还是企业退休会议纪要。
你的事可以让单位管人事的去编委查询到底有没有编制?这非常关键。
没有必要起诉法院!信访局,信访厅,国家信访局,一定给答复的。国家信访局在网上可以申诉。
你这个就是企业编嘛!你招考时进的是企业编,和你在事业单位上班还是行政单位上班无关,我是乡镇行政编干部,公务员,当时是学校分配,所以是干部编制,我们单位还有一些是招聘干部,其实就是企业编,还有一些是职工编,待遇都有差异,你当时考的就是企业编,你对此心知肚明,不管你调到那里,你的编制就是企业编,在事业单位仍然有行政编,比如事业单位的头头,往往是行政编,有些是考了事业编进来的,他即使调到行政单位,他的身份仍然是事业编,这道理你明白不,就是你原始身份考进来时是企业编,不管你调到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你的企业职工编性质不会变化!明白不?
在人社部门办理退休手续时确需查看职工相关档案,对档案有问题的需要补充相关资料并重新审核,如果补充完整或有其他认证材料可以佐证,正常给予办理退休手续,如果不能佐证不给予办理。
1、目前可以提供的手续
事业单位编委定编登记表、考核表、2014年缴纳机关事业单位保险手续,这些可以证明你曾经在事业单位登记和以事业单位人员身份缴纳保险。
2、人社部门还需要提供的手续
A、定编,事业单位人员登记在编委办都有相关档案,可以去编委办查询1994年定编手续,尤其你是企业转事业一定有相关材料。
B、调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由人社部门进行工资管理,每调一次都会有存档,可以查询相关档案。
3、正常情况
A、如果能够在编委办查到定编手续、人社部门查到工资调整手续,提供给人社部门就基本没问题了。
B、如果确实这两个要件查不到,那么就比较麻烦,可以查询你单位与你类似(企业转事业)同期定编人员手续是否完备,如果他们都有,说明你也应该有,只是丢失而已,如果都没有,那可能当时政策理解有误或登记疏忽,确实不能给予办理,不过你可以寻求单位解决14年以前补缴养老保险或视同缴费年限。
C、当你自己进行相关手续查询时不一定太顺畅,可以通过xinfang渠道,让他们组织相关部门对你的具体情况给予查询、补充、认定和办理。
事业单位有干部身份编制和工人身份编制之分。干部编制是要有学历并通过考试入编的,并且还有技术职称。工人编制没有这个限制。不知你的情况如何?
人社部门不承认的事业编制,那根本就不是事业编。如果你想证明,就要找到相关材料。你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人社局,档案局等相关单位,你都应该去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