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丰产可不代表丰收听听蓝莓庄主的生意经
近日,在曲阜市陵城镇孔府蓝莓庄园,"庄主"邵长华正在大棚给蓝莓树剪枝。
"以前追求产量,现在不了,丰产可不代表‘丰收’。"邵长华看准一根多余的分叉,一刀剪下。庄园有4座温室大棚和露天采摘区,占地60余亩。近几年,邵长华总是保持"一朵花上10个果、一颗树产近10斤"的种植模式。一个棚一年控制产800斤左右蓝莓,他说,在这个产量下,果实大小和口感都刚刚好。
庄园里的蓝莓采用人工处理病虫害,施以羊粪、海藻肥等纯天然肥料,结出的果实颗粒饱满、口感面甜。刚上市的时候,单价能卖到七八十元一斤。"品质做精了,就算价格贵一点,照样有人争着买。"邵长华说。
作为一个老果农,邵长华时常关注三农动态。尽管年过60,他坦言心中还有很多想法:"我一直琢磨,如何能将这一颗小果子‘榨干吃净’,让效益最大化。"
蓝莓开花后,邵长华找来蜂农,授粉之余,将开花到结果的空窗期转变为产蜜的黄金期,提取出蓝莓花蜂蜜,主打限量销售。鲜果成熟后,一部分供游客采摘,一部分供应商超,剩下的就作为原料制成加工产品。
目前,蓝莓庄园已开发出"儒家·古泮池"蓝莓酒、蓝莓面条、蓝莓花蜂蜜三类产品。其中,蓝莓啤酒和蓝莓红酒深受当地市场欢迎。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甲 通讯员 孔大儒 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