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位于今天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此处属于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的丘陵地带,东望绵山,西临汾河,北依黄土台塬,位于村中央的静升河自东流向西南,最终汇入汾河。因而村落虽位于北方,但水源丰富,民间亦有"小江南"之称。 晋中的景区你去过哪些? 王家大院 乔大家园 平遥古城 还没有 静升镇 文笔塔 我是今年夏天6月28号下午去的,29号早上游览景区。因而第一天的下午,在村子里逛了一会儿,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地方,绝对是全网独一份的。我们慢慢道来。 首先,在村子里可以远远的看到,那座半山腰上的建筑就是王家大院景区,那里也是静升村唯一的一块高地,也是块风水宝地,我们去到景区再介绍。 墀【chí】头 这里需要先普及一个概念,墀【chí】头,常见于北方民居,是山墙伸出至檐柱以外的部分,起到承檐和挡水的作用。后来由于它的位置过于醒目,所以常常被雕刻上各种纹饰,用以主人的低调炫富。 正所谓:"富贵不炫耀,如锦衣夜行。" 静升镇 游客一般来的时候,不会到这边,我是因为酒店就在附近才过来的。酒店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做"源盛公"。 这里不是做广告,好像多少还是有点。 为什么要提酒店的名字呢?因为这个名字很奇怪,"源盛公",这并不像是一家现代酒店常用的名字,而更像是明清时期的商号用的名字。 但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早就已经离开了山西。于是后期查资料的时候,就专门留意了一下。 晋中市人民政府官网 果然,我在晋中市人民政府官网上查到,"七七事变前,王饮让经营的钱庄、当铺、商号等有12个之多,占据了静升村的半条街,主要有裕兴昌当铺、裕源当铺、谦益恒绸缎庄、源盛公杂货店、裕泰盛钱庄等。" 果然不出所料呀。 牌楼院 再往前是一个牌楼院,由三块牌楼组成。其中东西两侧为贞节牌坊。 东侧横枋上写"旌表诰赠朝议大夫王辅廷妻马恭人之坊",我们先说前面的部分。清代册封官员时称"授",册封官员在世家属时称"封",去世家属称"赠"。五品以上又称"诰赠(封)",五品以下称"敕赠(封)"。 同时,对于诰命夫人,明清一、二品之妻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无封无品叫娘子。 也就是说,这座贞洁牌坊是四品大员王辅廷之妻马氏去世之后追赠的。贞洁牌坊嘛,当然得死后追赠。 牌楼院 静升村十六座牌坊里,有十一座是贞节牌坊,每一座贞节牌坊,都代表了一位守活寡的妇女啊。这是她们的血泪史,却也是家族炫耀的功勋墙,真是TM万恶的封建礼教啊。 西侧牌坊额板上写"纯孝苦节",下方横枋上为"旌表诰赠奉直大夫王昌祚继妻刘宜人之坊",也就是五品大员王昌祚死后,为其继妻刘氏守寡至死而立的牌坊。 太仆坊 南侧为太仆坊,上方额匾写"钦赐世袭恩骑尉",下方横枋写"旌表诰授贵州贵西道晋赠太仆寺卿王如玉之坊",前面说了,给活人使用"授"。 静升王氏宗祠 牌楼院北侧是原本的静升王氏宗祠,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后经多次修葺、扩建,到清乾隆中期已初具规模,面积达1600平方米。清嘉庆九年(1804),面积增加到2100平方米。 只可惜原建筑早已毁坏,目前是近代重修的,而且还不让进。 我只好使用传统艺能——趴门缝。 哈哈哈哈 静升王氏宗祠内部 内部也是杂草丛生啊,看来即便是维修过,但也荒废很久了。 院中牌坊上写"锡类明禋【yīn】","锡类"出自《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匱【kuì】,永锡尔类",指以善施及众人。"明禋"出自《尚书·洛诰》,意为明洁诚敬的献享,祭祀的意思。 戏台 南侧为一座戏台,是原本的王家祠堂仅存的遗物。 静升王家由于在清代地位显赫,因而康熙、乾隆两朝皇帝的千叟宴,王家都有人去参加。其中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千叟宴时,王家十四世孙王谦受前去参加,还被赐予龙头拐杖一把,供奉在祠堂内,文革时期被毁。 孝义祠 祠堂东北侧为孝义祠,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前方的孝义石坊,是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为旌表王梦鹏的孝义而建的。 石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单檐歇山顶,明间通高7.36米,坊门高2.5米,宽2.53米;两次间高6.2米,坊门高2米,宽0.96米。 檐下匾额写"圣旨",意为皇帝钦赐修建。 往下"孝义"二字为清代书法家翁方纲所题。 再往下写"旌表孝义敕封儒林郎晋赠中宪大夫优生□□□之坊"。 王梦鹏的名字被凿掉了,很多人以为是文革时期干的,我一开始也以为是。但还真不是,这是后世子孙在民国年间变卖家财时,亲自凿掉的。别家买这座祠堂,上面自然不能留着原本的名字。 孝义牌坊后 据说当时,这座皇帝钦赐,记载着祖上无限荣誉的孝义祠,卖到了2000吊铜钱,最后四门各分到500吊。真是祖上显灵,恩及后辈呀。 东走,前往王家大院 静升王氏源自于太原王,元皇庆年间(1312—1313)移居至静升村村西拥翠巷。初祖名为王实,原本为佃户,平日做豆腐补贴家用。因其豆腐品质好,逐渐家境殷实,购得几亩良田。但直到大明景泰年间,六世孙王贤才开始经商,很快成为本地"富家翁"。明正德年间,八世孙王可在镇中创办"宝和楼"商号,主营金银饰品。至十世,开始经营棉花、杂货、典当等。但都属于本地小商小贩,家族仍以农耕为主,挣得也是辛苦钱。 东走,前往王家大院 王家真正进入昌盛,要等到了清代。虽然很多晋商的发家,都或多或少是明末给满洲人当狗腿子得来的。但当时的静升王家还太小只,当狗腿子都不够格。 清初时,河北、山东一带受战火波及严重,导致农耕的畜力极为短缺。到了康熙十年(1671年),朝廷取消养马禁令后,王家第十三世孙王炳然、王炜然、王兴旺兄弟瞅准时机,决定奋力一搏。于是放弃典当商行,变卖家资,携子侄辈的王谦受、王谦和兄弟等人,前去河北、山东等地贩卖牲畜。 由于王谦受、王谦和兄弟等人,为人豪爽、注重信义,又上下打点,黑白道均沾,因而很快就打通了山西、蒙古、河北、山东的商路,一跃成为康熙初年的富商。 鲤鱼跃龙门石雕 这块影壁墙的主题就太明显不过了吧。 鲤鱼跃龙门石雕,元代遗物,高7米,宽10米。上部雕有二龙藏身显首于云雾之中,其中一龙张口泻水化为天路,路尽头有一鱼,头已化龙,鱼尾尚在。周围还有七条鲤鱼,跃跃欲试。 鲤鱼跃龙门石雕 这块双面镂空石雕是位于静升文庙前的,寓意显而易见,是希望后辈子孙勇夺魁星,鱼跃龙门。 静升文庙 静升文庙有700余年的历史,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王家后辈王斗星捐资重修,此后皆有修缮。 北拐,前往王家大院 说回王家历史,康熙初年,王家虽然靠着贩卖牲畜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离真正的富商巨户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毕竟他们还是属于民间商人。他们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表忠心的机会。 《康熙王朝》王辅臣 而就在两年以后,即康熙十二年(1673年),大明忠臣吴三桂反叛,受其感召,远在陕西的王辅臣体内的汉人血液也突然就沸腾了,于是携甘肃、宁夏一起反叛清廷。 大同古城 多说几句,这位大明忠臣王辅臣,原本是大同总兵姜瓖的部将。姜瓖我们在大同古城墙那期说过,可谓是深得吕奉先真传啊。而作为姜瓖部将的王辅臣,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吕布跟他一比简直就是忠义之士。 北向,前往王家大院 早前王辅臣在姜瓖麾下时,二人为大明忠臣,明末李自成的大顺军来了后,姜瓖率部主动弃城投降,称为了大顺忠臣。满洲人来了后,姜瓖杀大顺军守将张天琳,转投清军,成为大清忠臣。 顺治五年(1648年 )姜瓖得知多尔衮染病,于大同起义归降南明朝廷,誓要成为大明忠臣。后来姜瓖被部将所杀,王辅臣等众人出城投降,免于被杀,成为包衣奴才。 北向,前往王家大院 后经大清忠臣洪承畴推荐,官至平凉提督。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谋反时,大清忠臣王辅臣先是拒绝反清,后又与吴三桂联系,举兵反清,誓要做个堂堂正正的大明忠臣。 康熙十五年(1676年),弹尽粮绝的大明忠臣王辅臣,再次归降清军,成为大清忠臣。康熙帝仍命其为平凉提督,加太子太保。 康熙二十年(1681年),大清忠臣王辅臣畏罪自杀,结束了忠烈的一生。 丫 忠烈! 当时王辅臣反叛后,不对,王辅臣起义后,朝廷急需马匹。静升王氏兄弟拿出24匹马捐给清廷,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当地政府于是授命其为清军筹集军马粮草,资金由地方政府提供。 康熙十五年(1676年)王辅臣兵败后,王谦和、王谦受兄弟受到康熙皇帝的大力表彰,生意开始做大,逐渐遍及各地,后与两渡何家,蒜峪陈家,夏门梁家齐名,成为灵石四大家族之一。 得到皇室庇佑后,静升王家又瞅准时机,开拓盐茶贸易,至乾隆年间,已成为贩卖粮马丝绸及盐茶的富商巨户。 王家大院照壁 同时,王家借机开始进入官场,通过买官、科举、承袭等途径,逐步成为红顶商人。据记载,静升王家仅二至五品官就有12人,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42人,名登仕籍的至少50人,另有贡生、监生、生员125人之多。王家由此进入鼎盛时期。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照壁墙细节 但正所谓"盛极必衰",到了清道光年间,静升王家也现疲态,子孙已有人不再耕读,亦不再经商,只求某个一官半职,乃至纨绔成风,奢靡成性,挥霍无度,坐吃山空,更有甚者染上毒瘾,遗祸乡里,变卖祖产,家破人亡。 但真正给到静升王家致命一击的是太平天国。咸丰初年,二十世孙王鸿渐任两淮盐运使,王家在两淮当地购置大量资产。咸丰三年(1953),太平军攻陷扬州,王鸿渐被处死。 西望 检票口 同时两淮战乱,"江路不通","商贾流离",致使静升王家在两淮地区的盐业和其它生意严重受挫,巨额资金无法回笼,设在江淮的店铺多数倒闭。静升王家自此走向衰落。 后虽因辅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家族开始复苏,但清廷气数已尽,之后的义和团、八国联军以及辛亥革命的不断冲击,静升王家再难翻身。 景区内 光绪十七年(1891年),高家崖被卖;民国年间,记载着祖宗无上荣耀的孝义牌坊被铲去名讳,以2000吊钱被卖;老宅红门堡住进外姓,"阖堡同宗"被改为"阖堡同德"。 至七七事变前后,静升王家最后一个有势力的子孙,二十一世孙王饮让觉察时局变动后,变卖静升本地及晋中、晋南、京津等地全部商号,居家南迁至四川。 至此,这个亦商亦儒亦官,这个绵延繁盛六百多年,涌现出无数英才豪强的王氏家族,随着封建王朝时代的落幕,同其他晋商家族一样,走向终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寅賔" 王家的历史故事讲完了,我们今天的旅程却才刚刚开始! 王家大院的大门是面向东侧的一座跨道式门楼,上写"寅賔"二字。出自《尚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zhì】东作",意为恭迎宾客的意思。 同时大门位于住宅的东南侧,靠近官船码头,东南为巽卦,巽为风,同样有迎来送往之意。 狮子雕的吧,还是挺丑的。 卫星图 王家大院位于镇上唯一的高地上,住宅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坎宅巽门,风水布局上还是非常考究的。同时高处可以俯瞰全镇,利于保卫城堡。 红门堡 高家崖 目前王家大院景区是分为东西两座,东为高家崖,是嘉庆年间,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二人修建的,西为红门堡(晋语读:bǔ),为王家的老宅。由于民居里的小心思、小细节实在是太多了,一期完全整不完,所以我决定分为两期,我们本期视频只讲高家崖,下期讲西面的红门堡。 温馨提示:这个字晋语里读【bǔ】,红门堡。 路线 高家崖占地11728㎡,共有院落26个,从东到西依次为敦厚宅、凝瑞居、桂馨书院和兰芳居,前两路为住宅区,后两路为书院和花院。 我们本次游览的路线为一个类似m型,即先去敦厚宅,再从内部绕道凝瑞居,出来后再从桂馨书院进入,兰芳居出来。 民居真的细节特别多,不信吗?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位于宅子东南角的三元书院。 山墙中间为砖雕山花惹草,博风板末端雕龙吐珠造型,其下挑檐石做草龙纹。 翼拱 转到正面,檐下为翼拱,为斗拱的一种变形,特点是两侧雕以草木、花卉、文玩或者器皿等,起到装饰的作用。 门楣 翼拱下为门楣,为卷轴式大样,雕一雌一雄双鹿。鹿,通禄,意为官运亨通,非有功名在身者不可为。 猴子捞月 两侧墀头,西侧为猴子捞月,出自《法苑珠林》,为告诫子孙不要庸人自扰,免得招来灾祸。 猴子挂锁 东侧为猴子挂锁,古代山西、陕西、内蒙等地人家,常在炕头放一个小石猴,来拴住刚会爬的婴儿。同时当地还流传开锁的习俗,类似于一种成年礼。猴子挂锁,寓意子孙平安。同时背倚梧桐,寓意有凤来仪,家中必出贵子。 这才刚刚开始哦! 敦厚宅 再往西为敦厚宅,为嘉庆年间任山东司郎中的十七世孙王汝聪的住宅,王汝聪是王汝成的哥哥。 拴马桩 大门东侧为拴马桩,用来给往来客人拴马的,柱头做狮子,起到镇宅的效果。 上马石 大门西侧为上马石,宋以前为武官的象征,明以后为门第的象征。 双狮滚绣球 大门正对面为一块风水墙,也叫照壁。壁面雕刻双狮滚绣球。民间传说,双狮嬉戏,狮毛缠绕成球,小狮子就从中诞生。 双狮滚绣球寓意多子,也有"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的说法。 燕山教子 之后是敦厚宅的大门,为一个二层建筑。檐下西侧砖雕"燕山教子",出自《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意为教化子孙,期盼五子登科。 哪吒执戟 往下为砖雕哪吒执戟,为婴戏图,哪吒脚底有祥云承托落地,寓意状元及第。 红孩儿舞剑 东侧对应的为红孩儿舞剑。 门楣 下方门楣刻琴棋书画,为君子"四艺"。 还有好多我也不懂。 好大的讲究啊,我们还没进门呐,我们进去看看。 影壁 进门后,挡煞的是一块石雕的影壁,可惜有点看不清了。 敦善行 回头看,门后写"敦善行"三字。 "禄"星 右上方墀头砖雕一位骑鹿捋须老者,为"福禄寿"三星中的"禄"星,也是寓意官运亨通的。这里住的王汝聪是当官的嘛。 西望 再往里就到了敦厚宅第一进的院子了。院子南边为倒座房,是接待一般客人的地方,东西两侧为账房先生和官家住的地方,北侧为主屋,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也是修的最讲究的地方。 院中北望 北屋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檐下斗拱皆为翼拱。 博古图 其下挂落【là】为博古图,取自宋代金石著作《宣和博古图》,所雕纹饰为三代时的青铜器,有博古通今,钟鸣鼎食之意。 八蛮献宝图 往后走,匾额下方的帘架雕八蛮献宝图,"蛮"即指西域胡商、波斯人。由于波斯商人来往于中西方之间,常常身怀珍宝又见多识广,因而自古便有"胡人(鉴)别宝"、"波斯献宝"的说法。"三言二拍"中,《初刻拍案惊奇》就有"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的章节。 一路连科 然后低头看,门前石板下部雕刻一只鹭鸶,其旁雕有莲花,也叫荷花。一鹭莲荷,谐音"一路连科",期望子孙科举高中。 东侧门 东侧还开有小门,与三元书馆相通。 北屋内 进屋后,中间为王家大院的模型。 路线 我们大致的游览路线是这样的。 西侧是我们下期去到的红门堡,可以看到,两座堡院中间是以一条石桥相连的。 法司马训 屋内正后方横匾写"法司马训",以为效法司马光的故事来训导后人。 驼峰 房屋为抬梁式结构,四椽栿上的驼峰做成了木雕彩绘,朝廷这是规定不让在梁上画彩画,又没说不让在驼峰上画。 垂花门 再往后走是一个垂花门,上写"惠迪吉"三字,出自《尚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意为顺应天道就会带来好运,违背天道就会招致灾祸。 垂花门 下方支柱包有竹皮,上有万字钉固定,既美观又防潮。 垂花门前 西望 旁边还有一个小门,门前有座影壁。王家大院里院多门多, 影壁也多,据统计,高家崖、红门堡两个建筑群有院门65道,影壁45通。 进门后,为一个小院。北边五间窑洞为家中长辈居住,上方为祭祖的地方。两侧一层为儿孙居住的地方,二层为秀楼,是家中小姐居住的地方。 西侧屋内 屋内是近代修复时,从各处收来的家具。因为是儿孙辈住的地方,所以迎新纳喜都在这里。受限于当时的建筑材料,屋内空间都不大,甚至有点局促。 慈善清廉(上部) 慈善清廉(下部) 这里的墙基处都有石刻画,东侧刻的是慈善清廉。 画中雕三足尊,尊身刻如意纹、圭纹、回纹,寓意吉祥如意。尊后放一本书,尊内插有荷花和茨菇叶,寓意子孙品德高尚,博学多识。 一鼎二觚(上部) 一鼎二觚(下部) 北方墙基处雕刻一鼎二觚,左侧觚内插戟,如意上挂磬,意为"吉庆如意",同时觚谐音"孤",三公三孤,与鼎一道,寓意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麒麟仁德(上部) 麒麟仁德(下部) 还有麒麟仁德,麒麟寓意天下太平,东侧为鼎,鼎身有回纹,寓意子孙不断,西侧为宝瓶,瓶身刻如意,意为平安如意。鼎上置葫芦,谐音"福禄",瓶内插牡丹,寓意富贵。 柱础 其实这座小院,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个柱础。该柱础为六棱十层宫灯型柱础,工艺繁杂,技法考究。 柱础大体可分为三部分,最上方为覆鼓面,其下为供桌,金刚座。 柱础 我们一个一个来拆解,《荀子》云:"鼓似天,钟似地",因而凡鼓型门墩、柱础,鼓都在最上面。 供桌上方为一个须弥座,也叫金刚座。不懂金刚座的,可以移步我的这个视频 ,有详细讲解。桌上铺缠枝纹袱锦,寓意前途似锦。 下方牙板刻拐子龙,桌腿刻回纹,凹处刻团蝠祥云,寓意福运来临。 再下须弥座束腰处刻草龙纹,有镇宅之效;虎腿刻如意纹,磐石座刻回纹,寓意基业繁盛,连绵不绝。 讲究真的太大了,说实话,当我的文案写到这里的时候,一度奔溃了。因为实在是太繁杂了。这些民居就是在朝廷规制以外的一切地方,疯狂堆砌小心思,太耗精力查证了。 希望大家多多点赞、评论、收藏,这个对小编真的很重要,也可以鼓励我做出更多有意思的内容啊! 鲤鱼跃龙门 院子的东边不让上去,楼梯口的望柱是一个鲤鱼跃龙门的造型,寓意子孙科甲昌盛,飞黄腾达。 北屋 北屋内部的家具倒是没啥看头,我们从西侧上去吧,上面是祠堂。 香炉柱头 香炉柱头,置于祠堂外的望柱上,香炉有祭祀的寓意。 始祖阁 上方通道做拱门,穿过拱门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祭祀王氏始祖王子乔的始祖阁了。 始祖阁 其上匾额写"木本水源",意为时刻不忘祖先的恩德。 王子乔 王子乔,名晋,字子乔,周灵王太子。太原王氏奉其为始祖。 其人因忠言直谏被废,后开金手指,遇仙人点化,于嵩山修炼,三十年而得道,破碎虚空,白日飞升! 怎么搞得有点像玄幻小说男主呢? 始祖阁外 南望 北方民居房屋多做一面坡,且是向内的这面。这样有利于收集雨水,同时古人认为水为财,向内流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 二仙太极图 始祖阁墙上的墀头为二仙太极图,寓意阴阳有序,风调雨顺。 围院 再往后我们就出了敦厚宅了。后方为三座围院,为家丁驻扎的地方。围院再往北的山上是静升王家的祖坟,文革时期连同树木一起被毁了。 敦固 "敦固",出自《荀子·成相》:"君子诚之好以待。处之敦固,又深藏之能远思。""敦固"意为坚定不移,敦厚坚固。 西边去不了,我们就从这里绕道弟弟王汝成的住宅凝瑞居。 东望 我们需要从这里绕进去。 西望 这里东侧有一个楼梯,为通向南边的厨房,大家留意一下这个地方,我们之后会讲到。 祠堂前 跟敦厚宅一样,这边上方也是祠堂,不过先看一下这堵墙吧。 墙面素朴,漏凿为海棠花型,暗合"无香海棠蕴藉长"的诗句。 讲究人啊。 祠堂 北侧祠堂写"光前裕后","光前"指光大祖业,"裕后"指遗惠子孙。 王实 内部中央供奉静升王氏的始祖王实。北宋靖康年间,其先祖为避灾祸,从太原迁至灵石县沟营村。元皇庆年间,王实迁至静升村。初为佃户,兼营豆腐,后家境殷实,转为自耕农。后世子孙争气,拼搏奋进,繁衍生息,终成一方巨族。时至今日,已传二十九世,子孙遍及海内,甚慰先人。 两旁为王谦受、王谦和兄弟,二人在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中,为朝廷筹集军马粮草,受到表彰,至此静升王氏正式开始繁盛。 也正因为此次平叛有功,所以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千叟宴,王谦受才有资格参加。 之后我们下到南边去。 祠堂西侧 虎头瓦当,虎为百兽长,虎头瓦当有趋吉避害,镇宅消灾之意。 楼梯上 东望 修建凝瑞居的弟弟王汝成是商人,因而这里修的会比敦厚宅更豪华,更讲究。考证起来也更辛苦。 我们看望柱,狮子很常见。这个是香瓜造型的望柱。 无论是香瓜、西瓜、哈密瓜,瓜类一般籽都比较多,因而寓意多子多福。同时瓜藤一般盘根错节,也可以寓意子孙绵延昌盛。 抱鱼童子 抱鱼童子,一般年画上比较多见。 这么一说也快了,那么这里就顺便给各位拜个早年吧。考工志在这里祝各位观众生活美满,吉祥如意,阖家团圆,好运连连。 咳咳,"鱼"谐音"余",寓意年年有余。同时鱼儿产子颇多,背后的荷花同样籽多,因而也寓意多子多福。 之后又是一个狮子。 封侯挂印 最下方的望柱,大猴背着蜂窝,小猴倒挂,寓意封侯挂印,仕途得意。 院中南望 跟敦厚宅一样,这里东西也是儿孙住的地方,北屋为长辈住的地方。 童子莲花 北屋檐下挂落为童子莲花,初看为一组莲花,实则暗藏童子。 童子莲花 从两侧至中央依次为子抱莲、子抱笙、子抱桂,合为"连生贵子"。 除此之外,凝瑞居的窗棂更是一绝。 六朝时画家宗炳最先把山水画置于卧室之内,起到了装饰 教化的作用。 清代著名美学家李渔在其《闲情偶寄·居室部》中提出"尺幅窗"、"无心画"和以"山水图"作窗,使主人足不出户即可置身于"丹崖碧水,茂林修竹"之间,欣赏四季花卉、珍禽益兽。 凝瑞居的窗棂正是这种观点的实践和发展。窗户上雕凤戏牡丹、喜鹊登梅、君子四艺、一品清廉等图案,使得主人在家即可教化子孙、四海云游。 鱼穿莲 下方子孙住宅内部家具倒是一般,有个特殊的地方,为窗户上暗藏的鱼穿莲造型。 晋中当地民间有俚语:"鱼穿莲,十七十八儿女全",寓意早生贵子。各位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 这个小院的墙基石雕非常的精美,比之敦厚宅有过之而无不及。 飞马报喜 首先是飞马报喜,信使腰间别杏黄旗,飞马来报。上方喜鹊有立于松树上。 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依然是取自《三字经》的"燕山教子","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其中四子各执桂圆、如意、画戟、花灯,一子夺灯,后有梧桐,引凤来仪。 指日高升 指日高升,画中左为马夫,牵马低首,右为仆人,双手执华盖,身体后倾,满脸堆笑。中间人身着官服,右手叉腰,左手指日,盛气凌人,寓意指日高升。 吴牛喘月 吴牛喘月,水牛害怕炽烤,误将月亮当做太阳,吓得浑身冒汗。暗示王家人游走于官商之间,黑白两道,无形的烈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放于此处,是为告诫子孙要处处小心,谨慎做人。 乳姑奉亲 乳姑奉亲,出自二十四孝。故事有点科幻,我没有太搞懂,各位自己去查吧。 仙鸡送子 仙鸡送子,童子骑在公鸡上,一手执花,一手执如意,身后送子娘娘一手握佛手,一手执旗挂,上方松树上立有喜鹊。寓意多子多福,好事连连。 之后我们终于要出这个院子了。 (考证太累了) 出门后,正对面帘架上,一士人正欲将官帽授予另一人,旁边还有一鹿回头,寓意加官进爵,鱼跃龙门。 两旁窗户做成卷轴状,意为耕读传家。 回头看一眼,东侧为凤戏牡丹,西侧为麒麟送子。 往外走,对面是一块风水墙,旁边神龛内供奉的是土地爷。 土地爷 上方还雕有"岁寒三友",松竹梅。 厨院 之后往东走是厨院,厨院设有"内三外四"七道门,不同等级的人走不同的门,主人家在后院楼上吃饭,高级仆人在中院,低级仆人在前院。 根据我的推测,主人家是走祠堂那边的楼梯下去吃饭,也就是我们从北侧刚进来时的位置; 中院 而高级仆人应该就是走的我们进来的这个门,然后在这个中院吃饭。 中院和后院看似相连,但其实很难相通,尊卑有别,避免了男女授受不亲。 中院南望 中院跟前院之间,有一道门相隔。 前院 前院为低等仆人吃饭的地方。 前院东侧 前院有两道门,一道在东侧,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门。 前院西侧 另一道在西侧,我们从这里出去。 龟背纹 出来之后,继续向南走,会看到一面龟背纹看面墙,龟虽寿嘛,寓意长寿吉祥。 团鹤图 旁边为团鹤图照壁,鹤鸟口衔灵芝,合翼欲落。"鹤"通"贺",灵芝为长寿仙草,因而此图为"贺寿"之意。 养正书塾 再往南为养正书塾,门前的这个门框非常有看头。 门框 门框由青石雕刻而成,下部竹根盘根错节 门框 中部两侧为两根粗壮的竹子构成,上部松竹梅呼应,三只喜鹊相对。其意为学习要虚心向上,希望王家的子孙能像宋时徐庭筠【yún】所言,"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具有一节更比一节高的君子气节。 养正书塾 "门侧之堂,教人之所",养正书塾是以前王家孩童读书的地方,所以整体装饰一般。 往西走,出了养正书塾,对面这个门也是大有讲头啊。 门框上方有蕉叶石雕门额,叶片轻盈,随风翻转,甚至还雕有几个蛀虫印。叶上写"安敦"二字,意为安逸敦厚。 李渔的《闲情偶寄》说:"蕉叶题诗,韵事也;状蕉叶为联,其事更韵"。 我们进门之后,是凝瑞居的第一进院子,跟敦厚宅一样,只是没有南侧的倒座房了。 我们还看看脚下吧,雕刻的是玉兰花和牡丹花,寓意玉堂富贵。 门前垂带石为狮子滚绣球,抱鼓石上还雕有鸳鸯荷花、锦鸡芙蓉,寓意主人五德俱全,早生贵子。 北屋 进入北屋后,里面是一些字画。王家的藏品,主要有明清时期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手书楹联,祁【qí】寓藻的门隔,傅山和刘墉 (刘罗锅)的条幅,,唐伯虎与文徵【zhēng】明的绘画,翁方纲的石刻、木匾等。 院中南望 出门后南望,南门匾额写"规圆矩方",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我国西周时期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院内居所的格局定位,沿袭"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等级制理念。 这样做的好处是:(1)左右对称合乎礼制。(2)在应用上有极大的伸缩性。(3)极为经济实用。(4)各小院区划分明,互不干扰。(5)便于防卫等,所以院落制度在中国是长久而普遍存在并使用着的。 风水墙 再往外是一块风水墙,我们过一会儿说。先回头看。 凝瑞居 凝瑞居,大门东侧面壁石为鹤唳【lì】寿石,西侧为鹿奔松林。大家这么一大圈看下来会发现,其实王家大院虽然有何种各样的石雕、木雕、砖雕,但寓意很统一,不外乎"福禄寿"三字。 福为多子多福,禄为节节高升,寿为长命百岁。就这三个主体,翻来覆去的表现。所以其实我挺怀疑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因为我发现富人并没有去追求自我实现,他们的追求跟我也没什么差别呀。说的好听一点是"福禄寿",说的俗一点就是:钱,权,女人 。 五蝠捧寿 五蝠捧寿照壁,壁心为一个寿字,四周围有五只蝙蝠。《尚书·洪范》讲:"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蝠捧寿寓意福寿双全。 南门 这座牌坊位于敦厚宅和凝瑞居之间,为高家崖的正门,即南门。 石门枕 柱下设三石门枕,北侧雕象,南侧刻狮,东西为草龙。据说这座门是专门用来迎圣旨的,因而一般不开门。 桂馨书院 再往过,是高家崖的高级书院,用于培养后辈子孙。 门前照壁 门前照壁为三块石板组成,由东到西为"松鹤延年","凤戏牡丹","路路畅通"。下方为二龙捧寿。寓意福禄寿喜。 桂馨书院 我们进到桂馨书院,正对面是一块影壁墙,上刻四龙戏珠图。《庄子》云:"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这里将宝珠做成了寿桃,呈四龙捧寿状。 注意看,此处的龙,有脚无爪,为草龙。 地漏 低头看,王家大院的地漏做成铜钱状的,也有做成万字状的。古人认为水为财,《水龙经》讲:"水积必然龙有穴,水流气散不堪陈"。因而王家大院不光是将建筑修成半面坡,使得肥水不流外人田,同时下水道还修成绕门渠,寓意财源滚滚。 王家大院 而且排水如果太顺畅,还有破财之嫌,因而排水口有做成折线形的。 高家崖的地势东高西低,雨水自西南坤位暗道排出,符合《易经》中"坤以藏之"的说法。但敦厚宅为附会《宅经》的虚实之说,硬是将水流引向东南。而主院面积太大,因而勉强将水流导向倒座房的东南向,但积水自其后檐墙排出时,又换作了西南向。 这种做法给人的感觉挺小气的,真正将宅水做到极致的,还是要看北京的恭王府 ,恭王府那才叫巧夺天工,算是民居的天花板了。我之前有详细剖析过恭王府的风水,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院中北望 穿过门,我们就到了院子里了。 门上匾额写"桂馨",古代将登科比作折桂。杜甫就写过"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此处落款为:"直夫肯为题"。"直夫"就是指十八世孙王肯为,此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在任湖南宝庆府知府时,因顶撞上司被革职查办,后经其胞弟户部广西司郎中王肯任"百计调护",方得免死。但郁郁不得志,最后愤然辞官回家。嘉庆年间写下此匾。 南侧石刻 院子南侧为石刻,没啥太大看头。 东侧 门前枕石左右各三只狮子,寓意"三公三孤",三公即为太师、太傅、太保,三孤是少师、少傅、少保。 西侧 东面三只象征三公,西面三只象征三孤,寓意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进门后,望柱雕的也是世代封侯。 这里的两处台基,再加上门前的台基,一共三处,寓意连升三级。 三星高照 北屋正中的窗棂雕三星高照,三星为福禄寿。 两侧窗棂雕双喜图案,同时暗藏五只蝙蝠,寓意"五福天降"。 窗棂 其下窗棂甚简,两侧为方窗,万字不到头纹饰边,中间上为扇形,下为六角,连缀处做蝴蝶图案。精巧美观。 兰芳居 之后我们就绕道兰芳居。 兰芳居为高家崖的花园,院内花香四溢,建筑僻静幽深,藏而不漏。 这个后院叫叠翠轩,北侧住花匠,两侧偏房为花房。 院子西北望 北屋挂落为云头牙板,线条明快,简约美观。 西侧院子 西侧的院子应该也是住家丁的地方。 院子南望 院门门楹雕刻二龙捧寿图,两条龙皆为龙首草身。 中院 穿过院门后就到了中院。 右侧为瞻月亭,是一个观景点,也是一个瞭敌台。 中院 门两侧的花窗雕刻的是田园风光,完美贴合兰芳居作为花园的主题。 南院 再往外,西南角的房屋为高家崖的地道口。这里平时是作为存放花卉的地窖,特殊情况下,据说可以从这里通向外面。 地道 但地道具体通向那个方向,一旁的介绍也是含糊不清,我估计下面十有八九已经坍塌了。 再往外走,高家崖的主体建筑我们就看完了,去西面瞅瞅吧。 高家崖是王汝聪、王汝成兄弟合资修建的,建筑精巧考究,细处着墨甚多,可谓是王家大院的精华所在了。只可惜高家崖是静升王家最后的挽歌了,王汝聪、王汝成兄弟共有四子四孙,皆嗜毒成瘾,至家破人亡。唯一的曾孙王嘉言是过继来的,此人败净家财,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将高家崖卖掉,最后竟沦落至街头乞讨。 桥那边是王家的主要居住区,红门堡,我们下期去到。 海水朝日 回头看,海水朝日照壁,此图一般绘制于公堂之上,官座之后。 旁边有一石碑,为1996年修复王家大院的记事碑,灵石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八月立。 撰文:耿彦波! 我们下期讲。 好啦,今天的旅程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来山西,来晋中玩。这里不仅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常家庄园,也有大寨景区、绵山景区、平遥古城,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最后,记得点赞、评论、收藏!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也对各地的风景名胜感兴趣,也想将来出去玩的时候有的吹,那就赶紧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