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十五都是年!来,看看咱农村的年
视频加载中...
△曲阜市石门山镇"黄河大集"上热闹非凡。(摄影 杨国庆 祝超群)
航班高铁飞驰穿梭,影院剧场座位爆满。
乡村旅游热闹非凡,黄河大集人头攒动......
△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池上大集"开集,人流如织。(摄影 刘国峰)
红红火火的节日盛景,让人忍不住感叹,咱熟悉的年味儿回来了!
△"文化点心"走进阳谷乡集,热闹活动传递新春祝福。舞台上,一只由两人扮演的"红狮子"正在表演着腾空跳跃的绝活儿;舞台下,三只侯场的"狮子"不时地和围观的小朋友们眨眨眼,晃晃头,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
△小年夜,高唐书画小镇亮起灯笼。
老话讲,"不过十五都是年"春节假期虽然已经结束,但过年的氛围感依旧满满。
今天,咱就来看看,山东各地农村如何过大年?
年集·年味从这里开始
年集是乡村必不可少的,除了家里,这就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了。
今年,咱山东推出的"黄河大集",更是让各地网友眼馋。
△曲阜"黄河大集"现场,书法爱好者现场写对联。(摄影杨国庆)
齐鲁风物"聚集一堂","黄河大集"这么一逛,山东人的年货"标配"便一目了然。
△"黄河大集"又圈粉了!最近山东创新性地推出了黄河大集主题系列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山东大集的魅力,一句"过年就买山东货"不仅喊得响亮,也把过年的氛围感拉得满满的。(记者 刘晓续)
赶集赶集,赶的是热闹、是习惯,赶大集是山东人过年的仪式感。
没有大城市超市的整洁有序,更多的是浓浓的乡情乡韵。
鸡鸭鱼肉、零食玩具、春联随处可见。
△在聊城市茌平区胡屯镇"黄河大集"上,人们买春联、置年货,红红火火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摄影 马红坤 孟庆峰)
△济南的仲宫大集,孩子试穿新衣服。(记者 李新宇)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没准走几步就能碰到熟人,打声招呼,互相看看都买了什么。
熟人遇见多了,村里谁家晚上吃什么都明明白白的。这时候,买菜都能买出旅游的感觉,年味也许就从这里开始了。
年夜饭·一年一盼的"农家味"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除夕当天的年夜饭,是多少人心中一年一度的期盼。
(海报设计赵娜)
年味,最少不了的就是家乡的菜肴。
村里有数不尽的美食,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特色。
△1月25日,春节刚过。在郓城县玉皇庙镇韩庄村"郓城姑娘"中式花糕加工车间中,五六位村民正忙着赶制"花糕",在巧手与各种工具的"洗礼"下,各色面团被捏成各种形状,随即又成为"醒狮兔"、"卡通兔"、"福袋子"等精美花糕的"零件"。(摄影刘晓续)
热气腾腾的花饽饽,
炸得松适口的藕合,
一家一个味儿的酥锅
……
△在山东过大年,花饽饽、酥锅、油焖大虾、鲅鱼水饺等地道特色美食是节日必备菜品,咬一口花饽饽、吃一次四喜丸子,这一整年的美好祝福都纳入怀中。仿佛这一刻,每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都得到了慰藉。(闪电新闻)除夕夜,做上满满一桌的饭菜,欢声笑语,阖家团圆。这口农家饭,对味儿了!
新春活动·看不完的民俗人情
春联一贴,灯笼一挂,
村里的年味就更浓了。
拜财神、赏花灯、踩高跷
......
△热闹的"踩高跷"表演是许多人对春节的美好记忆,近日,山东济南多支高跷队上街巡演,趣味幽默,奇特而惊险的表演引得路人驻足观看,不时迎来阵阵掌声和喝彩。(闪电新闻)村里的"春节"远不仅于此。村与村的习俗还不同,在山东,不少村子还有自己的晚会、流水席......这要是赶上了,能回味个好几天!
△1月24日下午,乐陵市丁坞镇杨盘南街村"村晚"现场,当地文化带头人兼"村晚"总导演陈焕斌一边指挥演员们做着出场前的准备,一边张罗着陆续到场的村民就座,忙得不亦乐乎。(记者 姬飞燕)
△在聊城市中华水上古城景区举办民俗婚礼表演活动,通过迎亲、出嫁、拜堂等传统婚礼仪式,再现了汉代鲁西民间婚礼的热闹场面,让居民感受传统习俗,体味喜庆氛围。(记者李兆兴)
"回家"——是春节中永恒的话题。
无论在外受了多大委屈,只要坐上回家的车,看见认识的路,听到熟悉的方言,吃上从小在吃的东西,见了挂念的家人,什么困难仿佛都被治愈了。
在家乡,集赞完满满一波能量,又踏上新的征程。
今年你有什么小目标要实现呢?
新的一年,祝大家大展宏"兔",一帆风顺!
(海报设计赵娜)
策划/整合:向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