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不同身份等级,服式服制到底有什么区别,宫廷文化如何体现?
圣母服饰是典型的大袖衣制代表 ,即头梳椎髻,戴花钗冠,在冠上装饰有金银珠翠等妆花饰品,身穿右衽大袖衣,下身在大袖衣外穿长裙,再在长裙外系有围裙和蔽膝,最后在腰上束带。
这种服式为典型的宋代女装服式,与宋代朱熹在《朱子家礼》中所描述的"妇人则以假髻(花冠),大衣,长裙"的后妃命妇礼服相吻合, 这种大袖衣制,后期发展为褙子等次礼服为取代,这种礼服制仅在大礼时采用。
因此可以看出, 此形制只适合地位比较高的嫔妃或者命妇在大礼时穿 着,这就为我们在宋代后妃命妇礼仪服饰设计时提供了参考依据。 一、不同身份等级服式服制
1.上襦下裳制
大多数侍女服饰皆为此服装服式形制,即头梳髻,身穿窄袖短襦,下穿长裙,肩挂披帛,在腰上佩戴有玉环绶,这是宋初较流行的一种服式形制,它在继五代之后在宋初为宫中仕女常服, 后来则被长褙子、褙子、半臂所替代,其服式古朴典雅,不分等级,在宫廷之中和市井平民中普遍流行。
2.缺胯袍制
缺胯袍是一种较贴身瘦长的女袍,一般为直领对襟,多是紧身窄袖,袍长及膝, 为了行动方便就在胯上开衩直到下摆,这种服式已开始多为妓女所服。 这种服式比较贴体,能展露身体的曲线,在仕女中很受欢迎。
穿缺胯袍时腰间不束带,对襟展开,只在腰间佩戴玉环绶等饰物,是一种常服。 缺胯袍有时亦作为巾帼英雄的戎装服用,则需束腰结带,围包肚,便于讲武骑射。
根据《旧唐书·舆服志》载:"开胯者,名缺胯衫,庶人服之 。"由此可见这种袍衫服制一般庶民或卑仆贱役等低级阶层的人所穿的服饰形制。
至于缺胯袍的颜色也有规定,最初"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色" 。然而到了高宗总章元年(668年)下令"始一切不许着黄,盖以白为庶人服也"。第十二尊女官像,三十六尊女官像,第二尊宦官像,都是穿这种缺胯袍制,很明显地位是低于穿大袖袍的女官和宦官。
3.襆头袍衫制
据宋史书记载, 宋代袍衫制多是紫色,亦称紫衫,多为盘领、有大袖袍衫和紧身袍衫两种, 紧身袍衫两边开衩,形如唐制裤褶,腰束带,足蹬靴或履,头戴方形襆头,这是一种君臣常穿的常服。
大袖袍和大袖衫本身是文人常穿的一种服饰形制, 宋代文人袍衫是宋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形制之一,这种服饰形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宇宙观的思想和宋代社会文化的审美特征,也富含着宋代文人士太夫的对于美的追求。
第十七尊,第二十六尊,女官像,第一尊,第二尊,第十九尊,第二十五尊,第四十三尊,皆是穿这种襆头袍衫制, 一方面说明他们地位比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朝代比较盛行这种文人袍衫制 。
4.罗衫裆裤制
耐得翁在《都城纪胜》记述宋代名妓乘马游街时装束中写到: "一等特髻大衣者,二等冠子褙子者,三等冠子衫子裆裤者。 "可见衫子裆裤作为女服中的较次等者,构成了流行衣式的一种。
这种着裤装的衣式一般都是在上衣穿抹胸,外面披褙子, 而在下面为了工作或者骑马方便则会穿喇叭形的合裆裤,类似于现代所流行得喇叭形阔腿裤。
此外,在裆裤的外面为了美观或者为了看起来依然是裙子的造型则会围一到两条装饰性的短裙,裙摆或裁成半圆形,从后面向前面围在腰间,半圆形的裙摆在身前形成两片弧形裙片,在前面彼此交掩。 这种衣式常是中下阶级女子的所穿服式,便于行动和劳作。
第四尊和第三十三尊侍女头戴高冠,身着罗衫,下穿合裆喇叭裤,说明这个仕女应是从事劳动一职,地位比较低下。 二、丰富的宫廷文化
1.享乐与俭奢
从这四十余尊彩塑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六尚十二司的等级地位,从衣着、神态、动作也可以发现其中有多尊彩塑像是歌舞伎 (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尊)。
北宋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统治者为了防止武将夺权,宋初开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治方针,恢复古制,提倡儒学,以文治国,享乐之风盛行。
北宋虽对外积弱不振,但在国内社会是相当安定的 ,再加上统治者将国家的重心放在文化和经济建设上,宋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满足之后,自然对娱乐和享受方面产生了更大的需求。
北宋宫廷休闲娱乐丰富多彩,各种棋类、武艺、蹴鞠等在北宋宫廷中受到喜爱;赛马、歌舞等更是盛大宴会举办时的助兴节目 。圣母殿内的多尊歌舞伎塑像正是反映了这种享乐之风,当然这也反映出了北宋后宫有着丰富的娱乐文化生活。
要严格地说,宋朝大的政治环境处于一种提倡俭朴的文化熏陶之下,但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实宋朝呈现的是一种俭朴、奢侈、再俭朴、再奢侈的发展中,尽管宋统治者一直提倡俭朴,但 除了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外,基本上不能严于律己。
却 一直要求百姓们灭人欲、尚古制、崇俭朴 ,这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也是民众的效仿,所以说,北宋宫廷也是一种俭朴与奢侈并存的社会状态。
2.服妖与僭越
在服饰文化中,斜襟的服饰有左衽和右衽的区别,中国传统服装一般为右衽,即左侧在上,右侧在下,反之则为左衽,右衽为汉族服饰的象征之一, 传统汉服中除了对襟,圆领和立领之外基本上都是右衽 。
左衽是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尚,有些少数民族在制衣时习惯前襟向左掩, 更有记载说左衽和右衽也会用来分别分别生者与逝者,生者用右衽,而逝者用左衽。
圣母殿四十一尊彩塑服装有左衽也有右衽这说明在宋初,说明在这个时期, 左右衽已不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区分 ,各民族已出现了文化融合的趋势,这是一种文化相融合的表现。
宋初建始,社会呈现一种积弱的状态,北宋王朝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两宋政府虽然对少数民族进行过多次的征战, 但最多的是以"岁币"和"和亲"的方式来结束战争 ,换取一时的和平,这些举措都致使汉族政权、少数民族政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政权的逐步统一和文化的交叠,都让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与发展,这位少数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代环境, 让中国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左衽与右衽的出现说明了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北宋统治者在边境地区建立了不少贸易区,供中原人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大量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不断的将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化带入中原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在不断地加强。
宫廷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使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变小,为后来元朝的民族大融合高潮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宋代女子普遍喜好穿着的服装款式:褙子,上文已经介绍过,这是一种直领对襟袍衫,前襟不施襟纽,自然下垂展开, 而褙子的由来在《金史舆服志》中可窥见一斑。
据记载, 女真妇女的"团衫"和许嫁之女所服的"绰子"都是直领的形制, 而女真妇女服饰中的直领又是受契丹服饰的影响,因此,宋代女服中的直领褙子也是契丹服饰汉化的表现。
另外, 我们能够从彩塑中看到有女官和宦官穿靴,并且和胡服的圆领袍衫交叉使用,这分明是一种胡服风俗的表现。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记载: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蹀带,皆胡服也。
南北朝之前,靴只在戎装中出现, 后来,由于战争等原因,北方民族大量迁徙至中原地区,北方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 ,自然,北方服饰文化也进入了中原地区,靴的使用就变得更加普遍。还有第三十三尊彩塑的发式为常见的"罗帕垂弯女直妆",即束发垂髻,用帕裹发,这是明显的女真族装束。
结语
由于 宋朝经济飞速发展,由统治者带领的享乐风气盛行 ,在这个时候尽管宋朝颁布了很多限制民众奢侈的制度,但是人民在生活中并不是真的按照规章制度来穿衣。
例如罗衫裆裤制原本是妓女服饰,但仍出现在后宫廷之中, 还有很多侍女服饰也用了黄色等超越她们等级地位的颜色 ,这都反映出了当时由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僭越现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秦汉时期男女离异再婚很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引言根据马克思的说法,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一般表现形式,而法律的内容则取决于统治阶级。换言之,法律条文背后所蕴含的法律精神原则,均反映了统治阶级所推崇的观念和意识。自秦朝始,我国古代的
吉林游记之七长春见闻之六长春的历史发展2长春市1954年成为省会时,面积近1953平方公里,人口275万,辖长春宽城中华净月胜利和顺春阳头道沟双德劝农东荣等11个区,市区及小郊区。1958年将双阳县九台县德惠县农安县榆树
洞房花烛夜中的洞房一词有何渊源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首先祝愿各位见者有份,2023里喜事连连,财运亨通!那你都这么牛X了,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安安呗!这四大喜事中,洞房花烛夜
他46岁成为开国少将,不幸受到牵连被免职,晚年捡破烂也要捐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那几年,是不断摸索,错误频出的时代,许多问题都在同一时间迸发出来,许多革命先驱都因此受到牵连,许多开国功勋们的经历几乎是一模一样,都是穷苦出身,为了革命奋斗终生,新
鼓声阵阵,日本正踏上战场!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登基称帝。在19世纪初,法兰西皇帝横扫了中欧和西欧,欧洲大陆上最强悍的军队几乎都被拿破仑击败了,只剩下俄国。拿破仑十分清楚,只有击败俄国才能
上下五千年16夏朝灭亡,对富不过三代和女人祸水的历史警示二十四史名家精讲夏朝灭亡了,本来应该开始让商朝走上历史舞台了,但是我还是觉得意犹未尽,我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个朝代灭亡,难道就没有给后世留下多少启示?不需要历史总结和警醒?我觉得主要
胡适让表妹怀孕,欲和文盲原配离婚,但见妻子掏出菜刀,只好认怂1925年,胡适在得知情人曹诚英怀孕后,终于向江冬秀提出了离婚。江冬秀二话没说,抄起一把裁纸刀就向胡适刺去。被人拦下后,江冬秀索性去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并喊话胡适你要离婚可以,我先把
名人趣事一据说,第二次世名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曾向罗斯福总统请求一批军火援助,罗斯福举棋不定。丘吉尔闷闷不乐地回到宾馆,他刚跳进浴盆里,罗斯福突然不宣而入。丘吉尔赤身裸体,嘴里还
李世民临终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咋办?武则天8个字救下自己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其中比较耳熟能详的,就属唐朝了。众所周知,一个朝代能够欣欣向荣,完全离不开统治者的辛勤付出。而我们具体要谈论的两位远近闻
1945年的河南新蔡县民变事件新蔡县发生的民变事件与当时驻守沈丘的国民党暂编第五军独立第五旅有直接关系!旅长为土匪头子收编过来的高长柱,他是安徽阜阳人,被当时的老百姓称为蚂蚱队队长,是当时的一害!1945年的春
慈禧命人把珍妃推到井里,光绪到死都不知道都是1件旗袍惹的祸1894年,光绪动用国库全部的珍珠,为珍妃串了一件旗袍。慈禧得知后,立刻下令扒掉珍妃的衣服,当众打了30竹竿。不久之后,慈禧下懿旨珍妃必须死!扔到井里!可惜,珍妃到死都不知道,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