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之恶跟风盲从顺从体制拒绝思考
在群居时代,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一举一动都能发生"蝴蝶效应",左右这个世界的走向。 在互联网时代,个体的独立性被进一步削弱,人们在网上的每一次发言都能左右事件的发展。
几年前,某个女孩遭遇到不公,她站在楼顶准备跳下去。不一会儿下面站满了围观群众,围观者并没有劝女孩冷静,而是在下面起哄。最终女孩从楼顶一跃而下,结束了短暂的生命,在这一刻"平庸之恶"也散布到人间。
从法律层面,没法追责围观起哄的民众。从道德层面,起哄的人群无异于就是凶手。进一步加速了女孩陨落的过程。跟风盲从表面上看没有错,实际上为平庸之恶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
托克维尔说:权力无论如何产生,归多少人掌控,只要不受制约,就必然作恶。
激进革命很少带来自由,却时常带来新的专制。历史上不受制约的权力造成的历史灾难不胜枚举,纳粹德国、苏俄、红色高棉等等。比如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疯狂迫害,就是平庸之恶的最好注脚。
二战时期,纳粹屠杀了数百万犹太人。在法庭上的被告席上,纳粹士兵面对这样血淋淋的事实居然丝毫没有罪恶感。他们认为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他们觉得很好的服从了长官的命令,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甚至还有一些高级军官因为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而感到无比荣耀。
纳粹士兵认为自己在遵循一种"伦理道德",这种社会规范是基于纳粹这个体制建立起来的。久而久之,纳粹内部就会形成一种道德感,这其中就包括屠杀犹太人。士兵们在发扬这种"道德感"的时候,丝毫不会感到罪恶。
对体制的盲目顺从,看似是在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发扬内心的"道德感",实际上是在助长平庸之恶。
多年来,国家一直倡导年轻人要学会思考,但真正养成思考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不但不思考,反而拒绝思考。这也是平庸之恶的表现之一。
在俄乌战争中,很多公知大v在刻意煽动节奏,利用国内民众的信息差以及不爱思考的习惯,来煽动各种矛盾对立。
在俄乌战争立场上,个别人煽动"拥俄反乌",并把不支持这种观点的人打为异类,同时煽动围观群众对其进行网暴。最后造成了窝里横,民众没有把旗帜一致对外,反而热衷于各种"抓汉奸"活动,整个互联网生态被搅得乌烟瘴气。
这是某些领头者和围观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领头者别有用心,围观者拒绝思考,只会仰着脖子吃别人咀嚼好的饭渣,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拒绝思考也是一种平庸的恶。
现如今,无处不在的网络暴力、随处可见的道德指责、甚嚣其上的阴谋论、随舆论不断反转的真相,以及知识生产、传播的过程中的扭曲、失真,都在使人变得更易被操控,甚至作恶而不自知。
如果不能逃出这三个思维陷阱,只能不断地上演"平庸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