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真的诞生在老龙窝?
#河洛文化##郑州头条##冬季打卡生活季#
杜春生,家住巩义站街老城村,他是杜甫第39代后裔,他说:"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任洛阳巩县令时,从老城东三街回家,巩县老城东门正对着笔架山下的杜甫诞生窑。"
康靖,康店康南村人,河南大学毕业,中学教师,他认为杜甫真正的诞生地在康南村老龙窝。
康靖世居老龙窝,小时经常听人说"杜文贞"名字,一次他读一本小册子,书中说元至正二年 ,元顺帝追赠杜甫为文贞公,后人尊称"杜文贞公",乡亲们把"公"字去掉念成了一个村民名字。
老龙窝康兴旺老人说:"我奶奶临断气前艰难地对我们说,咱东窑是杜文贞的出生地,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康成立老人也说:"公社化时,兴旺家的院子就是生产队队部,我爷爷是饲养员,一天他指着盛草的窑说,这破窑还是杜文贞出生地,别看不起它。"
这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啊!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是不是有点惊奇,杜甫诞生在老龙窝可能吗?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弄清一个地理知识,元末前的洛河,冲出黑石关,是沿孝义大王沟(孝义桥)、石灰务(石灰务渡)而后东折至神堤后汇入黄河的。
这段南北长10余华里的洛河,在河西岸和邙山脚下形成了洛河三角洲,古称洛西,康店村位居正中,也就是巩县老城的所在地。
就是这个地方,古有"东周故址"(唐时巩县城就设置在东周古城内),近有康百万庄园,那康店巩县城延续了多少年呢?
《明嘉靖三十四年巩县志》载:县治建置始于西汉,至元末毁于兵。
乾隆十年志载:县署建治始于西汉,元至正年间没于水,遂移今址。
可见,元末巩县城被战争摧毁,之后突遭百年不遇的大雨,洛河暴涨,冲毁县城,这次洛河改道,向西移约一公里,巩县城没于洛河水下。
康店巩县城从西汉至元末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原创@书画大冒险
另外还有两个直接佐证。
请看唐岑参写的《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
先生近南郭,茅屋临东川。
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有时著书暇,尽日窗中眠。
且喜闾井近,灌田同一泉。
近南郭,说的是李处士的别业在县城南城墙外,临东川,唯有康店巩县城东边的洛河,如果唐时的巩县城在东站镇的"老城",这个老城会临洛河吗?
康店村南的南水沟,有群泉涌出,水泉沟正是杜甫"康水采文"神话故事的发生地,诗的最后两句讲李处士灌田用的正是这一泉水。
再看唐储光羲写的《巩城南河作寄徐三景晖》,其中:
初年雨候迟,巩洛河流小。
摇摇芳草岸,屡见春山晓。
这四句诗把唐朝巩县城的地理方位写的一清二楚,县城南边有洛河的唯有康店,元末前的康店巩县城南和城东皆临洛河。
所谓东站镇的老城,据考证,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县丞张庸创建,民国十七年(1928年)移至站街鳌岭,1964年迁徙孝义,是名副其实的明清县城。
也就是说,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在康店巩县城任县令时,站街老城区域可能还是一片荒原。
康靖写了《杜甫诞生老龙窝》学术论文,讲明康店村的杜工部祠、杜甫故里碑,康百万第十四世康应魁之曾长孙康建壁,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在康店村张沟口大路南树"唐杜工部故里"碑一通,做了一件功德善事。
《巩县乾隆十年志》载:杜工部祠旧在康店,已倾。
《山川志》载:依邙为东周墟,为唐杜甫宅。
《陵墓志》载:今康店有老龙窝先生生处,而墓又迁于此。
清吕守曾作《杜工部祠》中:邙岭东来势不齐,残碑屹立河之西。两句把康店杜工部祠的位置说的清清楚楚。
吕守曾的爷爷吕兆林,是书法家王铎的女婿,他作《谒杜工部祠》:
邙麓工部祠,
唯有野草存。
断碣横卧路,
鸟雀嗓傍门。
诗中讲述了他拜偈邙山脚下杜工部祠时看到的情景。
清康熙十九年,杜漺及杜甫后裔孙杜嵘、杜渊为康店杜甫墓树《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杜漺在康家店亲眼目睹了杜甫故里、杜甫祠、杜甫墓,确认杜甫生于康店老龙窝。
《明嘉靖三十四年县志》载:杜工部祠在孝义里,今废。
五代后唐诗人张仁溥专程去老龙窝沟瞻仰杜甫故居拜偈杜工部祠时,写下了《题龙窝沟》:
折花携酒看龙窝,
缕玉长旌俊彦过。
他日各为云外客,
碧纱笼却又如何。
此诗写出了当时杜工部祠曾有的辉煌。
作为学术论证,这些史料已经够了。
最后,我们再看杜甫写的三首诗:
《登后园山脚》
小园背高岗,挽葛上崎崟。
康店邙岭又称崟塬邱,少年杜甫天真活泼,就手挽葛藤向崟塬邱上攀爬。
《解闷十三首》
一辞故园十经秋,
每见秋瓜忆故丘。
杜甫离开故园十年后,看见成熟的瓜果,就想起了崟塬邱上的秋庄稼。
《羌村三首》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这个"池"就是康百万庄园下面的盆状大池,后被康百万填平,杜甫围绕池边的树,追逐着树荫乘凉,留下了美好记忆。
康百万庄园和杜甫故居毗邻,都是背依崟塬邱,放到现代的文旅宣传,你觉得合适吗?
杜甫诞生康店老龙窝,作为历史考证,杜甫诞生站街南瑶湾,作为文旅宣传,可否?
带着音乐去旅行(终)维也纳的未完之旅维也纳短短的音乐之旅结束了。在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音乐之美后,对它有了深深的眷恋,我从心里喜欢维也纳这座城市,它能够让你对古典音乐有着敬佩探索的欲望,也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古典音乐带给人类
查干湖冬捕又一年查干湖冬捕又一年新华网12月28日,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观看冬捕(无人机照片)。12月28日,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观看冬捕(无人机照片)。12月28日,在查干湖第二十一届冬捕节现场,游
民国名媛,有颜有财又有学历,却偏偏下嫁风流文人,历经一生磨难她出生富贵,从小锦衣玉食,被父母当成公主般培养,长大后因不满父母安排的婚事,偏偏选中了同样向往浪漫爱情的林则徐后人。然而当激情退去,生活回归柴米油盐,公主愿意脱下精致的纱裙洗手作羹
中国历史上十大贤后请各位朋友看官在浏览之前点点赞,点点关注!!!不管怎么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为之默默付出的女人,在古代,女性地位并不高,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是男性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是也
黑格尔中国没有历史!傲慢还是偏见!从本质上来讲,中国是没有历史的。它不断重复着王朝的覆灭更迭,其过程中整个国家没有任何进步。这是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一句话,这句直接将中国的历史看作了一体,认为中国没有在国家进程中没
陈冉新老先生记忆中的平凉市工农煤矿很感谢陈老先生耄耋之年能够笔录记忆中的工农煤矿,这对我之前写的关于平凉市工农煤矿的记忆做了补充说明,以下文字中部分内容因字迹等问题进行了调整,但是总体保留了老先生的笔录内容。希望读
元代将人分四等,对汉人既用又防,为何御史监察却重用汉人?自秦汉大一统封建帝国建立后,在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就出现了职掌纠弹非法违制行为的监察官。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的监察机构。御史的监察权限上至三公,下至地方州府郡县,内外百官都在其弹劾范围之
明朝时期,参随的冗滥之势为何难以杜绝?明代参随长期存在并不断冗滥的原因明代中期以后,朝臣裁革撤回参随的呼声愈演愈烈,但是参随的冗滥之势却一直难以遏制。虽然嘉靖初年,参随遭到了严厉的打击,却依然不可禁绝,并在万历时期再度
她18岁为爱私奔,却惨遭丈夫两次登报离婚,她回以最绝情的报复自古才子多风流!像明代江南第一才子唐寅,明明博学多识能书善画,但让后世熟知的却是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似乎一个才子,若没有些风流韵事,都不足以称为才子。民国时期,也有这样一群才子
1932年7月,红军在霍邱城的保卫战霍邱保卫战老红军李学先的故事(18)老红军李学先扯旗山人摄影当红旗把霍邱染成欢乐的城市,分得土地的农民喜笑开颜。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苏维埃,吓得地主豪绅们心惊胆战。反动军队气势
梅兰芳的第三任妻子,为何离他而去,做了杜月笙的姨太太?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相信大家都知道梅兰芳吧?他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的坤角反串令人拍手叫绝,尤其是他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让人百看不厌。今天咱不聊他的艺术成就,单聊聊他和冬皇孟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