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相信"五德始终"的说法。五德就是木火土金水,每一德到了特定时期就会衰落,而另一德就会取而代之。他认为秦朝能够兴旺,是因为秦朝主的是五德中的水德,水德属阴,因此凡事要冷峻,不能讲人情。 秦始皇采取严刑峻法,严苛地管理老百姓。他所要求的事,百姓若是不遵从,不仅自身有罪,甚至可能会连累到家人。 他把天下的兵器都收集起来,销熔后铸成十二个铜人,放在宫中;把全国十二万户的富人从各地迁移至首都咸阳,一方面便于管束,一方面利于首都繁荣。 燕人卢生出使海边回来,献上抄录的书籍,其中有句纖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认定这个 "胡" 必定是北方的胡人,便派蒙恬将军卒领三十万大军攻打北方的匈奴。 此外,他也派人去征伐西南方的百越。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每年征调四十万民夫,凡因饥寒劳累而死的人,尸骨便直接埋入长城下;修建阿房宫和位于骊山的陵墓,动用了七十万名受刑人,而修造陵墓的工匠和奴隶在完成骊山陵墓的机关和布置后,全被活埋于墓道中。 秦始皇很喜欢修筑宫殿,所建造的宫殿在关中有三百座,在其他地方有四百多座。 他听从丞相李斯的建议,烧毁以往的史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只留下医药、卜筮和种植一类的书;又因文学方术士批评他,他便把四百六十多名文学方术士活埋在咸阳城。这就是"焚书坑儒",但遭活埋的其实大都是方术士。 对于民间累积的怨气,秦始皇全然不当一回事。他的大儿子扶苏为了坑杀犯禁者的问题劝了他几句:"天下才刚安定,远方百姓还没归顺,士子读书效法孔子,而皇上却用重刑来处罚。我担心天下不安。"秦始皇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便把他派到蒙恬的手下去当监军。 在这样一个国君的驾驭下,新建立的秦朝就像一辆狂奔的马车,看似跑得很快很猛,其实正冲向万丈深渊。 自认为功绩远远超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即使一次又一次地被骗,仍然渴盼着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药。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 210 年),在生平第五次出巡东游的途中,秦始皇射杀了一条大鱼,他以为这样就除掉了作祟的恶神,可以招来好运。但没想到巡游至平原津时,他竟然病倒了。秦始皇病得不轻,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他生平很讨厌听到 "死"这个字,不料还是躲不过这个字的追捕,最终病故在沙丘。 秦始皇临死时,留下了诏书,交代大儿子扶苏:"赶快回来处理丧事,将我葬在咸阳城。"意思也就是要让扶苏继任。但这封诏书却被随行的二儿子胡亥和权臣李斯、赵高等人截下,偷偷改成:"胡亥接下帝位,扶苏和蒙恬两人都赐死。" 为了避免引起恐慌,胡亥和李斯、赵高背着天下人,暂时隐瞒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以致秦始皇的遗体在车子里都腐烂发臭了,他们只好拿成篓的鲍鱼来掩盖气味。直到返回咸阳城,胡亥才把秦始皇葬在骊山的陵墓,然后继任为秦王朝的二世皇帝。 就这样,一代君王生前名声显赫,死后却落得腥臭无比。 胡亥谋杀哥哥,当上了皇帝,然而这个至尊之位他只坐了三年,就被赵高逼迫自杀了。继任的子婴在位时间更短,不过他在死前诛杀了赵高。 前后只维持了十五年的秦朝,就像一栋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的大房子,一推就塌。 最先推这栋大房子而使它出现严重裂缝的,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而只是两个平凡的农夫,名叫陈胜和吴广。他们最初只率领了几百个人起义。由于没有武器,他们就砍削木头当作武器;没有旗帜,他们就举起竹竿当作军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揭竿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