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伊格博族奴隶制黑奴贸易的兴起与衰落
文|米勒尔的猫
编辑|米勒尔的猫
伊格博人 是尼日利亚三大民族之一。 他们大约在5000多年前从伊格博北部的某地迁到今尼日利亚的东南部地区,并在这里定居,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传统。
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剥削形态——奴隶制,何时在伊格博族出现, 虽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资料,可是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进行推测, 这个过程还是很早的。
伊格博人的起源
5000多年前,伊格博人便已进入 石器时代晚期 ,开始使用陶器和各种石头工具(如石锄、石刀和石杵等)。 约3000多年前,伊格博内地的一些部落开始脱离游牧生活,定居下来专门从事农业。当时主要种植薯蓣作物,这成了伊格博文明的经济基础。
此外,还有奥克罗、油棕和水稻等粮食作物。因此,至迟在3000年前, 即公元前1000年,伊格博人已开始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发生了分离。 由于农业、家庭手工业(如制陶)产品的逐渐增加,使人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者自身所必需的产品,这时使用奴隶生产已成为可能,而部落之间的战争则提供了奴隶的来源。
恩格斯曾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财富增加并且使生产场所扩大的同时,在既定的总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地带来了奴隶制。"不过, 奴隶制及其奴隶的使用在这个阶段只是零散地出现于伊格博人中, 还构不成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到公元前后,由于制铁技术从尼日利亚北部的诺克传到伊格博地区,伊格博人的生产力水平获得了很大发展,他们开始用铁制工具大面积地开垦荒地,挖掘沟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手工业方面,除了原来的制陶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外, 又出现了金属加工、纺织、榨取棕榈油、制造独木舟和用棕榈油酿酒等家庭手工业。
特别是到了公元9世纪, 伊格博人掌握的冶炼金属的技艺已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1959年,在伊格博-乌库村的考古发掘表明,伊格博这时除了能生产铁制的剑、刀以外,还有铜制的瓶和首饰,陶器的种类也相当丰富。
这一切都说明了伊格博人在公元9世纪,已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也已开始,商业逐渐发达起来,因为在伊格博-乌库发现的1600多个珠子,"有的可能来自威尼斯,不过,大多数可能是经过北非从印度进口的"。
由于伊格博地区及其附近没有铜矿, 伊格博人制造青铜器的原料也是从别的地方运来的。 而从伊格博地区输出的商品,主要是象牙,"奴隶和可拉果也可能被输出"。
生产的发展和扩大,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事生产和交换活动, 奴隶劳动的价值得到了提高,氏族内部比较富裕的家庭开始使用较多的奴隶进行生产活动。 把奴隶用于宗教祭祀的现象也已产生,在伊格博-乌库遗址中发现的5名陪葬的奴隶就是一个例证。
伊格博奴隶制虽然在9世纪便已初步形成,但是,直到16世纪或17世纪初期,欧洲人开始在这里进行贩奴活动时为止,伊格博尚未形成一个政治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只是在尼日尔河沿岸和伊格博与他族接壤处等商业交通要津上,形成了一些商业城邦, 如阿博、阿罗-米库、奥尼沙、奥卡、阿萨巴等。
伊格博奴隶制城邦社会的基本政治组织是 村社 ,即住在一个共同区域、有共同的血缘关系,按父系组成的共同体。 每个村社分成若干个区(ward),中间是村社集会和集市的广场。根据各个村社的不同情况,每8天或4天举行一次集市,交换产品和奴隶。每区由若干个分区组成,每个分区又由几个规模较大的家庭组成。
在17世纪以前, 伊格博的奴隶制可以说还是一种不发达的家庭奴隶制,处处都带有原始社会的痕迹。 奴隶通常是被纳入主人的家庭里,和家庭其他成员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奴隶作为一种卑劣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地位还不十分明显,他们还没有承担社会或家庭的全部劳动。
迟至18世纪中期,被英国人释放为自由民的奥劳达·埃奎亚诺在回忆伊格博故乡的农业生产时还说:"我们在一大片平地或公地上耕种,这离我们居住地要走几个小时,所有的隔壁邻居都一道去那儿。"伊格博这种不发达的家庭奴隶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可是, 从17世纪以后,随着大西洋奴隶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伊格博族被卷入了,这种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也被打乱。 外来势力入侵 黑奴贸易的兴起
大约在1472年,葡萄牙人最先来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 他们在这里购买象牙、胡椒和当地生产的一些纺织品,运到西非其他地方出售或运回欧洲,购买奴隶的很少。因为这时葡萄牙国内使用奴隶的规模不大,给伊格博人真正带来民族厄运的是接踵而至的大西洋奴隶贸易。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这个事件的历史意义在16世纪逐渐变得明朗。美洲对欧洲的价值,当时首先在于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金银,其次是热带作物,而获得这两者都需要较大的劳动力进行开发。
从1502年开始,臭名昭著的大西洋奴隶贸易应运而生,成千上万的西非人作为奴隶被运往新大陆。 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奴隶贸易终止的400年中,"伊格博地区成为西非受奴隶贸易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伊格博族自身的奴隶制发展则受到了严重阻碍。
首先,伊格博族在这400年中丧失了大批的奴隶人口和族内一些贫穷的"自由民"。在16世纪,从伊格博输出奴隶的规模较小, 并且有许多人是被运往欧洲殖民者在加蓬和圣多美办的种植园。
从17世纪开始,规模逐渐扩大, 英、法等国的奴隶贩子取代了葡萄牙人在西非沿岸的垄断地位,频繁地来到尼日尔河三角洲一带贩运奴隶。 博尼、奥帕波、新卡拉巴尔、老卡拉巴尔等一些三角洲城邦逐渐成了著名的奴隶贸易中心。从这些地方输出的奴隶有半数以上是来自伊格博地区。
在受到大西洋奴隶贸易影响的非洲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情况, 正如苏联学者 阿勃拉莫娃 所描述的:"几个世纪以来,有一部庞大的奴隶贸易机器在运转。机器上每个螺旋的转动都为着一个目的,即向沿海运送尽可能多的奴隶,以便向新大陆输出。……其结果未能使非洲各民族的奴隶制度得到发展或得到巩固。"
17世纪以前,伊格博奴隶的来源一般是债务奴、罪犯和一些战俘, 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则由各地的首领或村民大会处理,部落之间的战争较少。在大西洋奴隶贸易期间,由于对奴隶的巨大需求, 除了出现专门的猎奴战争外,绑架他人为奴的现象也应运而生, 造成人人自危,有时甚至连亲戚、朋友也不能信赖。
这种动荡不安、人人自危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伊格博地区社会的正常生产活动。原先四处为家的铁匠、商贩和其他一些手艺人,不得不另谋营生。战争的连绵不断, 尤其是在19世纪,各种火器通过奴隶贩子之手在伊格博地区普遍使用后, 给社会造成更大的破坏。
战争过后,有的村庄往往成为一片废墟,战败的一方绝大多数被作为奴隶卖掉,而首领、酋长们则被处死。有些城镇和村落为躲避这种战乱,被迫迁往离河川较远的内地去。这也是商业重镇奥尼沙远离尼日尔河几英里的一大原因。 伊格博地区尼日尔河岸的人口密度,直到现在还低于内地。 黑奴贸易的落幕
19世纪,随着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行, 把黑人留在非洲本地从事原料生产,并为商品输出准备市场, 已成为时代的需要。从1802年开始, 丹麦、英国、美国、法国等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颁布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
1841年 威廉·艾伦 上尉率领一支英国探险队再次来到伊格博地区,并同阿博首领奥赛就禁奴问题进行了谈判,最后达成了禁奴协议。自此以后, 从伊格博地区向外输出奴隶的规模逐渐缩小,到19世纪下半期最终结束。
这些奴隶除了有一部分继续在伊格博本地和邻近地区的奴隶市场上被转手出卖外, 大多数被主人留下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尤其是在农业和商业运输方面。 上面提到的阿罗-朱库商人奥科罗吉,他占有的几千名奴隶被分置在三个种植园里劳动。
19世纪初,当大西洋奴隶贸易被明令禁止后, 伊格博经济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棕榈油的产量猛增。 同欧洲人的棕榈油贸易逐渐取代了奴隶贸易,棕榈油成了伊格博地区的主要输出商品。
同奴隶贸易一样,伊格博地区产的棕榈油一般是通过中间商,先运往三角洲各城邦,再转手卖给欧洲商人。为了争夺伊格博棕榈油市场, 1846年三角洲的一些城邦,甚至还爆发了 博尼-安杜尼战争 。
提取棕榈油的方法在伊格博地区虽然很多,但都是-些重体力活。在伊格博南部, 是先把棕榈果捣碎成浆,然后加水,再用力不停地搅动,直到油浮在表面能撇得出来。 把生产出的油运往沿海地区,所需的劳动量也很大:先必须把棕榈油细心地装入一个个小葫芦里,再搬上独木舟,沿尼日尔河运往三角洲同欧洲人贸易。为此, 许多伊格博商人不得不使用大批奴隶,让他们充当搬运夫,或在独木舟上当水手。
总而言之,在大西洋奴隶贸易被明令禁止后, 伊格博地区的奴隶由主要向外输出,转为主要留在本地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奴隶的数量剧增,把他们用于农业、装运棕榈油,或者直接占有,或者作为人牲用于献祭。
伊格博族的奴隶制在受到近400年的钳制后,又重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由奴隶贸易前的一种不发达的家庭奴隶制,开始向发达的家庭奴隶制过渡。 过渡的标志就是:在以家长为代表的大家庭中,少数的自由人占有了大量的奴隶;奴隶除了满足家内劳动的需要外,还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成了社会劳动的主要担负者。
不过,伊格博族向发达的奴隶制阶段过渡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不足一百年。 20世纪初,英国在这里建立殖民统治以后,便宣布废除奴隶制。 在伊格博社会内部,奴隶制虽然以隐蔽的形式继续存在,但其规模日趋缩小,奴隶来源缺乏, 奴隶劳动只是家庭成员劳动的一种补充形式,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奴隶制已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1] 从黑人角度看待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J]. 王禹童. 西部学刊. 2020(24) [2] 近代葡属非洲殖民地的政治经济制度变迁[J]. 李忠人. 西亚非洲. 1993(03)
穿半身裙时,劝你别乱搭!掌握好它的搭配精髓,想不时髦都难最近很多朋友问我半身裙怎么搭?不瞒大家说,这是所有单品中最省时省力的一款,春天选择半身裙,随便一搭都好看。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半裙都符合这个定律,不过从博主上身试穿效果来看,这两类
同样的脚不一样的漂亮同样的脚,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漂亮,而有的人看起来难看呢?事实上,这与个人的日常护理习惯有关。首先,如果一个人经常穿高跟鞋或者不合适的鞋子,那么她的脚就很容易变形疼痛,甚至出现鸡眼水
侯振山好文分享人随春好,春与人宜。不负春光,不负自己。人生,需要自己努力前行。生活,需要自己刻意经营。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漫漫人生路,坎坷不平,需要的就是勇气和努力。活着总有
希望田野上的紫色梦文涂婧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湘潭湘江岸边的田野上,那一袭紫色的云霓,如梦如幻如焰,在我的心底,年复一年刻下深刻的,魂萦梦绕的烙记,成为我从小至今,从生长到游子的回味,从深刻至悠久的
乔希军先生对生产队评述应客观公正的文章,也谈不上客观公正乔希军先生文中说虽然生产队存留时间只有短短二十几年,但它却承载了一辈人的梦想,是一个以无私付出为光荣的年代我想这种话,做作文可以用,作报告时也可以,但这种冠冕堂皇的话,如果是和别人
别让没发生的事,干扰了你的正常生活看到一句话雨还没下,撑伞是多余的天还没黑,点灯是多余的风还没来,关窗是多余的你还没爱,我的奔赴是多余的。人这一生,做的很多事,其实都是多余的。而最多余的事就是,让没有发生的事,干扰
2023年流量密码,最中肯耳饰解析,让女性想不变红都不行对于现在的女性来讲,多种风格变化一直都是永恒不变的,可甜可咸,可御姐可萝莉,而要实现这种风格就需要有合适的配饰和服饰,从而包装出你想要的人设。从手镯手链到耳饰和吊坠以及特定风格的服
据北地用北人承北制,赵匡胤为何要定下三北战略?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站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推翻后周建立了赵宋政权。在赵匡胤登基称帝后,定下了一系列的治国政策。由于执行正确的战略政策,使得北宋在太祖赵匡胤时期灭亡南唐,统一
酷派发新机被热议,天机700敢卖2000块3月22日网上传联想砍掉了拯救者手机业务,一时间中华酷联再次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所在。曾经国产手机四大金刚,没想到最后只有华为冲出重围报,其它三家过得都不怎么样。其中最惨的恐怕要数酷
你还在坚持JDK8吗?目前,国内大部分公司还是坚守JDK8,与其说公司在坚持,还不如说是大家不愿做出改变,因为JDK足够稳定了,为什么要换?我觉得可以先不给急着找理由,先看看Java之父JamesGos
俊凯达智能2C1A66W车充评测36W低温快充,车内充电更安全前言现代人的生活几乎离不开手机,而使用手机就一定会有续航焦虑。为了缓解这一焦虑,各大手机厂商疯狂堆高手机的充电功率。但当充电场景来到了车内,再高的充电功率也无法施展。而俊凯达推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