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享受着冬日的暖阳,躺在沙滩上,抬头便可看见的蓝天,触手可及的碧水环绕四周......被称为"小三亚"的凉山州西昌市,依靠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成为不少游客在寒冷冬天里向往的诗和远方。 1月10日,2023"最安逸·是西昌,邀你共赴一场阳光之约"西昌城市推介会于在成都市举行。活动现场,不仅启动了西昌市2023年冬春之旅1000万旅游消费券发放活动,中共凉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书记马辉还对西昌的美丽风光进行了推介。 素有"川南胜境"之称的西昌,到底有多美? 邛海泸山美景 千年邛泸月流传至今 泸山邛海吸引万千游客打卡 谈到西昌,不可忽视的景点,当属邛海泸山。 早在两千年前,到西昌游泸山、玩邛海水、赏建昌月,就已经成为时髦之举。"西康三绝"之一的建昌月,更是让无数文豪为之倾倒。 "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一声悠远的吟诵,飘荡了两千年。此后人影消散,但美景更甚。如今的邛海,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渔人泛舟,青山依旧。 邛海上的渔人 全年300余天拥抱阳光,月均200多小时的日照,丰富的阳光资源让西昌在冬天依旧温暖如春。从西伯利亚飞来的海鸥每年如期而至,在一仰一俯之间,与前来寻找温暖的游客互动,共同享受冬日的和煦。 仰头望向泸山,青山背后映衬着蓝天白云。游人可在此享受一盏盖碗茶一场龙门阵、晒着太阳唱着歌,或是晨随太阳升幕待夕阳下,闻晨钟暮鼓观彩霞漫天。 随着邛海湿地保护的愈发系统完善,如今的邛海湿地里,白鹭飞舞,绿树成荫,草茂鱼丰,山、水、城紧密相连,在城市间享受青山绿水,在自然中感受现代化发展。西昌,越发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偷得浮生半日闲"。 阳光洒满邛海 文化底蕴浓厚 "好玩又好吃" 如今的邛海泸山,只是众多独属西昌风光的一隅。 14个世居民族和谐共处,为西昌孕育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每年夏天的火把节更是成为了当地文化旅游的新名片。拥有全球唯一奴隶社会博物馆,记录着彝族人民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同时,红色文化薪火相传,航天文化耀世而立。 文化内涵为西昌增加了更多城市发展底蕴,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打响,不少大型活动也将举办点的目光投向这里。有着中国最美马拉松赛道的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获评国际铜标赛事,常态举办邛海国际帆船赛、自行车越野赛等20多场特色体育旅游赛事,也让城市收获健康气息。 休闲之余,口腹之欲的满足则尤为重要。在西昌,山珍海味琳琅满目,四季花果飘香,抬眼望去,随处可见田园生态观沃野千里,真实感受"天府第二粮仓"崛起。松茸、鸡枞等野生菌,樱桃、葡萄等时令水果,醉虾、南瓜鱼头等渔家风味,坨坨肉、烤乳猪、西昌烧烤等上百种餐饮,美食风情引人入胜,是一座舌尖上的城市。 动车"拉来"文旅产业新机遇 下一站打造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 2022年,对凉山州来说,是记入史册的一年。除了迎来建州70周年,凉山也迎来了动车时代。 新成昆铁路的贯通,为西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划时空的巨大变化,高铁、高速、航空加速组网,阡陌纵横的立体交通路网加快形成,西昌成为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3小时"避暑、暖阳好去处",实现了一顿美食说走就走的"阳光自由"。 唐园灯火璀璨 建昌古城焕然一新 2022年,西昌举全市之力推动数十个产业、文旅、民生、市政重大项目如期建成,一大批文旅新地标耀世登场,唐园、建昌古城等景点焕然一新,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新年伊始,2023年,西昌则把"文化旅游提升"作为年度主题之一,抢抓成昆复线全线开通带来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机遇,着力策划包装落地一批文博、文创、演艺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推出一批高品质有内涵的短线游、区域游、研学游,奋力推动电商信息、人力资源、特色餐饮、医养康养等成长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千亿级服务业产业,打出一套创造性营销、国际化活动、精品式线路、高水平节庆、精细化设施的"组合拳",持续擦亮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品牌。 与此同时,西昌围绕"冬春阳光之旅"核心,推出了邛海阳光生态游、运动休闲健康游、民族风情体验游、湖光山色温泉游四大特色主题游。 冬日西昌,可以泡着温泉远眺雪山享受阳光,可以坐着木船游览邛海陶醉阳光,可以登上泸山聆听阵阵松涛感受阳光,可以躺在邛海岸边椅子上吃着烧烤欣赏阳光。如此惬意,美不胜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