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为啥酒局上喝啤酒的少了,喝白酒的多了?暗含3大真相
啤酒和白酒,一直是男性消费酒类的主流。
但身边不少人发现,大部分男性都是年轻时候爱喝啤酒,可随着年龄上升,尤其中年后,反倒是喝白酒的人数占了上风。
面对这一现象,很多人非常疑惑,但其实这背后,暗含了3大真相,来看看你能猜到几个。
真相1:身体不允许了
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不少人习惯了肥甘厚味,在吃的方面不是很注意。
尤其是年轻时,各种大鱼大肉、海鲜、火锅,从不忌口,等到稍微上点年纪,就会出现尿酸高,痛风等现象。
众所周知,啤酒和烧烤、海鲜一起吃,会加重这一现象。所以很多中年人,只能少喝啤酒,而逐渐向白酒靠拢。
真相2:口味改变了
少年不知白酒好,错把啤酒当成宝。
说实话,啤酒虽然喝着畅爽,但回味不够丰富,而且时令限制明显,夏天喝最佳,其余三个季节都不太合适。
而白酒不但四季皆宜,还有10多种不同的香型,男人到了中年后,还能从中品出人生的种种滋味。
清香型一清到底,浓香型浓郁甘冽,酱香型醇厚幽雅,喝白酒时,都能有更深的感受体验,这是啤酒达不到的。
真相3:喝酒的意义不同了
喝啤酒更多的场合是好友相聚,比较无拘无束。
而人到中年,这种喝酒场合太少了,大部分都是职场、亲戚间的人情往来,啤酒显得不够正式,也只能喝白酒。
而且白酒有高档低档之分,选一瓶好酒能镇场子,像常见的茅台五粮液,拿出来往桌上一放,就能显示出主办人的财力和诚意。
再加上这些酒局都是要谈事情的,白酒小酌慢饮,方便说活。啤酒大口大口的喝,有失礼仪,显得不够尊重。
不过,对于老百姓而言,日常的酒局,也不是非得茅五剑不可,毕竟价格太贵,普通人也消费不起。
如果你真的想少花钱又不失礼,倒可以试试一些小众酒的主推款,方法得当的话,照样可以少花钱还把事办的漂漂亮亮。下面这2款佳酿,最近就深受酒友喜爱,大家不妨先看一看,可以做个参考。
一、鸭溪窖
此贵州经典名酒,可以说是很多老酒友心中的白月光,"茅台之下,鸭溪平坝","酒中美人",都是人们对它的爱称。
它名震白酒江湖的特色,就是浓头酱尾的独特风格,这都归功于酿酒时所用的雷泉泉水、本地优质粮食,还有对传统酿酒工艺的坚持。
入口平顺不刺激,刚开始浓香丰满,收口时却又酱味突出,整体甘醇无比,喝罢让人回味久久。
二、风云酱父 封藏
这款贵州酱香酒,因为酒厂主抓酒质,又不太爱宣传,目前只在贵州当地受到推崇。
它由茅台原厂长李兴发的爱子李长寿(茅台特级酒师)倾力打造,一经上市,就被当地酒友们称赞:茅香正宗地道。
李家与茅台结缘于上个世纪,早在60年前,李兴发正任茅台厂长,历经4年刻苦研究,终于发现酱酒三大典型体,成功攻克了茅台酒质不稳定的生产困难,被誉为酱香之父,还因此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而李长寿,现在就是家传"李氏茅酒勾调法"的集大成者。
此酒对原料要求极高,严格使用本地优质"红缨子"高粱,工艺复刻"茅系"12987古法,基酒需先窖藏5年,再加入12年传世老酒,滴滴都是陈年佳酿。
入口醇和细腻,甘润丝滑,酒液滑入口中,粮食香和陈香层次分明,中段还有花果的香气,生津感也很强。入喉时一点也不辣嗓子,给人暖而不燥的感觉,喝罢酒香气儿久久不散,特别的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