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亓山旅游寺庙传说
文/宋成泰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中楼镇马亓山主峰金盆顶西南老母奶奶洞下有一古老院落遗迹。即使外地人到此一看,也知道是一座荒废已久的古庙宇。
马髻山庙最早的建设年代,可以上推至唐朝或者唐朝以前。由于马髻山是鲁东南第一高山,中国有将庙宇建在高山上的习俗。
据牛店说书人唐老四讲,马髻山寺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元(627)年,初名蟒栖山神祠,这之前是规模很小的山神庙。到了宋代更名马髻山神庙。
《齐乘》云:马髻山始建山神庙,规模宏大。宋正和四(1114)年,重建寺(神)庙。《宋史》记载:马髻山建寺院,钦赐"惠感庙"匾,此是关于马髻山建寺庙的最早记载。《重修莒志·庙坛·下》记载:马髻山神祠《齐乘》云,宋正和四年敕额"惠感庙"。元为"净居寺"有元碑。明为"甘露寺"、"敬龙庵"。清为"敬龙观",1668 年大地震后,道人田本钦重修,改为"海龙观"。又曰:""马髻山祈雨显应碑"在县治东南马髻山麓静居寺阶左。"
综上所述,马髻山寺庙当建于唐朝初年。隋朝末年,统治者荒淫无道,惹得天下大乱,人民纷纷起义,反抗隋朝的反动统治。其中莒地的一支义军占据蟒栖山,在山上建营房、修宫殿,自称蟒栖王。
李世民统兵反隋,招降了山上义军。李世民称帝后,提倡佛教,并将佛教定为国教。于是,马髻山上原宫殿就改成了庙堂。此后,马髻山庙堂就成了莒地南疆重要佛教圣地,昌盛了 218 年。至武宗皇帝李炎会昌五(845)年,因全国竟有佛门弟子数百万人,这些人坐庙吃粮,严重地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因而,武宗便下诏令砸庙灭佛,强令天下和尚、道士、尼姑还俗,参加劳动,自食其力。这就是关于马亓山。最早的记录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