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由订制的情人节回来了
在疫情逐渐退散的英格兰,如何度过一个难忘的情人节?从伦敦城东到城西、从城里到乡村,有不少充满历史感而且可供私人订制的选择。
本文转自作者 | 张璐诗
又到了西方情人节临近的日子。英国的广播电台从上周开始已每天在滚动播放"爱"的主题歌曲,各大流媒体平台也在集中放映浪漫影片。
在疫情渐退的英格兰,看戏、吃饭、订酒店度良宵的情人节习惯已经回归。不论是伦敦西区剧场、各国商贾云集的西伦敦"骑士桥"、或是持续在开发之中的东伦敦"新城",抑或英格兰人心目中传统的浪漫乡村,有的是充满历史感和提供私人订制的选择。
先来到伦敦西区的Theatre Royal Drury Lane。这座剧场是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在伦敦的6家剧场物业之一,也是全世界已知连续营业时间最久的古老剧场。因为Theatre Royal的缘故,"Drury Lane"这条街一度是伦敦剧场演出地点的代称,剧场本身则有"The Lane"的昵称。
圣诞新年期间,剧场里每天上演《冰雪奇缘》的音乐剧。这段期间来过两次,都看到剧场门前熙熙攘攘,全是家长们带着一身公主裙的女孩们来看剧。上半场结束时"艾尔莎"独唱的"Let it Go"在三层老剧场内引起的观众反响,简直有"荡气回肠"的效果。
看完戏之后,等其他观众们散场,继续参加由两位剧场演员做导览的剧场夜游。空荡荡的剧场有点瘆人,两位演员还一边绘声绘色描述这是"全世界鬼故事最多的剧场",不时还直接表演出来。而我更喜欢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一些冷知识,比如英国国家《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更与时俱进的应该是歌词、歌名已做微调的《天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才对),第一次公演就在这座剧院里。
更有意思的是,几个平时理所当然不问出处的习惯用语,原来就出自这座剧场之中。比如说今天习惯把"剧组"成为"the Crew",当我们来到剧院的地下室里,才了解到,300年前这里的地下通道时与泰晤士河是直接连通的,上岸后的水手闲着没事,经常就会上到剧院里帮忙打杂。剧组与水手的"Crew"词同义,典故就在这里。还有就是售票处被称为"Box Office",那时因为两个世纪之前的人们进drury lane剧场时,门口会由专人脖上挂着大箱子收门票钱,"箱子"就是这样与"售票处"结下不解之缘。
目前这座建筑有210年历史,2019年Theatre Royal做了重新装修,6千万英镑的花费包括新开了二层Grand Saloon里的餐厅"The Lane"。刚过去的圣诞期间推出过主题下午茶,平日则长期提供Lily Vanilli设计的"摄政主题"下午茶:剧院内的水晶吊灯、大厅内的拱顶、立柱等,都是英国摄政时期的建筑特点,下午茶中蛋糕的奶油就塑造成了建筑装饰细节的形状。咸点的选择与通常的三明治有所不同,熏鲑鱼摆放在法式贝壳蛋糕上,另外还有英国传统的迷你猪肉卷。本周则正在进行情人节主题的下午茶。总体而言,来这里吃59镑一位的茶,主要还是冲着氛围而来。
从西区继续往西伦敦出发。近十年来,中东石油富国的大批资金涌入伦敦。尤其前几年中东政局动荡,海湾地区的富豪更加快在相对安全稳定的伦敦购买物业。而根据伦敦的高端房地产代理Rokstone显示,中东富商的投资基本集中在西伦敦骑士桥、市中心梅费尔和肯辛顿-切尔西的贝尔格莱维亚区域,房产界甚至将这三个高端房产价格常年稳定的区域称为"白金三角"。当时超过七成的潜在买家表示只会购买"离哈罗德百货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物业。
而事实上,备受各国游客青睐的"哈罗德"百货在2010年也已成为卡塔尔的国有物业。1997年在迪拜由阿联酋王室创办的Jumeirah(卓美亚)酒店集团,早前已有迪拜的帆船酒店为人熟知。到了西伦敦贵价购物区"骑士桥",才了解到这里的一幢落成于1961年、当年"骑士桥"首家现代五星酒店物业所在的Carlton Tower,已于2001年被Jumeirah集团购下,这也是"卓美亚"进驻伦敦市场的第一处物业。
2019年"卓美亚"花了1亿英镑给整幢楼做了翻新和重装,其中的大理石是最铺张的花费:据说楼内总共使用了8141平方米的大理石。房间窗外就是哈罗德百货,情人们在特别的节日都爱一点奢华感。去年春节期间我到这里住过一晚,感觉这里可以称得上"细致入微"的服务,比铺张的大理石更具"奢侈感":入住时房卡上已印制上我名字的首字母,进入房间看见别出心裁的一张填字游戏板:上面用字母饼干拼上了"欢迎"和我的姓名。到楼下Chinoiserie里喝一杯,片刻之后侍应生端来饮品,我发现浮着的冰块上也刻者我的名字首字母。
奢华酒店遍地开花的时代,注重私人定制体验的细节最能令人记住。农历新年除夕,晚饭后回到房间,惊喜发现了手写的中文祝福语以及糖果盒。夜床服务,见到枕套上居然绣着自己的姓名首字母,拉开床头柜下方的拖鞋盒,上面同样是客人名字首字母。走到梳妆台前,则发现多了眼镜片清洁剂和擦布。
酒店在2021年夏天疫情解封后重新开张,但不久又遭遇员工人手短缺的困扰。彼时在"奥密克戎"阴影笼罩下,伦敦市内的酒店入住率一再受创。直到去年初,自从英格兰政府宣布放宽防疫措施之后,又随着情人节的临近,酒店人气逐渐回归。记得去年的情人节是个雨天,坐在挨着Cadogan Place(卡多根花园)的海鲜餐厅Al Mare里,吃了一顿由意大利主厨Marco Calenzo主理的饭。西班牙的蓝鳍金枪鱼、法国松露、手打芝士小云吞以及熬了72小时的牛肉汤,都令人印象深刻。海鲜和意餐爱好者会在意大利红虾、本地扇贝和鲜鱿与用粗粒小麦粉做的墨鱼汁面之中获得满足。餐厅自制的提拉米苏没有用酒精,饼干也比一般的更轻,独特的是最后用一份浓缩咖啡浇下来,那一口冷热浓郁,隔了一年还记得。
今年情人节前,我选择在利物浦街车站停下,来到位于City of London金融城与东伦敦Hackney区的边界上,两种气质交织的东伦敦Sun Street。说起Hackney,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东伦敦新兴潮流之地",街区流动着年轻感。仍在持续开发中的One Crown Place楼盘也不例外。十年前由马来西亚开发商MTD集团购下的这片物业,发展到今日,我能见到眼前包括了四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除了18世纪的老建筑和新起的大厦,还有一部分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库房和1970年代留下来的写字楼结构。几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混搭在一起,甚至在19世纪的库房至上搭建起新的楼房,令人想说句"挺东伦敦的"。不过去年底开盘的大平层公寓,以英国一线室内设计师Sophie Ashby包办室内装饰,售价860万英镑起,每天在复式客厅里就能看到夕阳落在伦敦市中心的圣保罗大教堂上。这又似乎与我们印象中的东伦敦气质格格不入。
One Crown Place在金融城外围,一部分以露天四合院为中心,分成写字楼、公寓楼、零售商业区和酒店混合使用。由于疫情的缘故,楼盘属下的Sun Street酒店延期了一年多,最近才开业,在这里过一个闹中取静的情人节似乎挺合适。今日留下的历史楼房大概在18世纪伦敦城中心外扩时,由曾在意大利学建筑的George Dance设计兴建。眼前的老建筑以新古典结构为主,在离One Crown Place十分钟步行路程之外就有一幢由同一位建筑师设计的哥特式伦敦市政厅门廊。今日改造为酒店的六幢楼也是Sun Street这条街在18世纪末兴建起来的,当时的结构是清一色楼上住人,楼底开商铺,可惜街上许多幢楼已早被拆除。
但我第二天吃早餐时发现,早餐厅所在的阳光房The Orangery的结构,正是当年保存下来的George Dance设计原貌。从玻璃天花板上看到新盖的高楼隆起,直到高空渐合拢,中间还有一截吊机。这种现代与工业感,在伦敦市中心和城市西部地区都极为罕见。不过,不同于City of London城区的大批玻璃幕墙高楼,One Crown Place外墙使用的是彩釉陶土和砖墙结合,为的是呼应这个区域在18世纪时使用的建材。夜晚在这里的餐厅中吃了一顿饭,周六晚也只有三桌人而已,在橡木镶板的温暖包裹下点了一只多塞特海域的烤龙虾。看着外面的清静觉得有点可贵:隔一段等发展得差不多了再来,一切都会热闹得认不出了。
但我也知道,想寻找更持久的宁静也能找到。比如英格兰人民心目中传统的漂亮村庄集散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郡。这里遍布诗情画意的小村子,村里林立着来自科茨沃尔德采石场的清一色石头农舍。这次我去拜访了其中一个名叫Barnsley的小村子,到里面一座初建于17世纪晚期的乡村大屋Barnsley House中住了一晚上。这里面有个由前度乡舍主人Rosemary Verey设计的小花园,继位之前的查尔斯王储曾经不时来作客,还给Rosemary授颁了官佐勋章(OBE)。不知是否因为这个原因,这个私人花园一直备受赞誉。
在Rosemary去世后已被改造成为乡村酒店的Barnsley House,除了花园基本还保留着20年前的模样,一楼分隔成了餐厅The Potager和专营自家蒸馏杜松子酒饮品的小酒吧,但一入门时壁炉里的熊熊火焰还是很有居家之感。
11间卧室各具格局,浴室宽敞,并排的双浴缸,对着哥特式尖顶窗门外的花园,可田园,也可温馨。日落时鸟雀归巢,踏在开了地暖的木地板上,幸福感顿生。2月初的早晨,走在花园里,松鼠已重新活跃起来,低头见早春的雪滴花成片,太阳一出,浅紫色的番红花已开放。最有特色的还是花园一侧半圆半露天的古典主义茶室,仿罗马立柱倒映于跟前的水塘里。
十多年前,乡舍在周围扩建了现代感的水疗与户外泳池,还有一般酒店里少见的独立电影院。情人节前后,乡舍里选了一部浪漫的片子在影院中播放,配以香槟和生蚝。餐厅也特设了一套情人节试菜单,有别于平时自己点菜的三道菜单。
主理餐厅的是出身于附近、从律师改行成为厨师的John Jewell,他设计的菜单相当低调,只用了"简单、应季"两个词去描述餐厅的特点。乡舍自有蔬菜园,蔬菜和香料基本都是新鲜采摘。
整顿饭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头盘一道野菌千层面,因为蔬菜园难以栽培野菌,食材来自本地供应商。一道集合了日式天妇罗的大虾、海、英式中餐馆里常见的"芝麻虾吐司"的扇贝前菜也有意思。宁静的一晚过后,第二天在蔬菜园和花园里散散步再去用早饭,早饭后继续探索周边的村庄。驱车回伦敦的途中,还可以选择一两个陌生的城镇停下片刻,逛逛老城,吃一顿漫长午饭。然后在日落月升之时回到车里,朝着晚霞在通往M25的高速公路上飞驰。事实是,英格兰乡村如此多娇,未必要等"情人节",每个周末都可以变着花样开启一段新旅程。
乔欣三里屯拎60万爱马仕2000多的发卡,看似低调却很贵气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乔欣越来越美了,她的每一次亮相几乎都是满满的富家千金范儿。最近她在三里屯的的一组照片再次让她封神,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画面的氛围感真的太美,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不得
那英母女英国看歌剧,那姐素面朝天几乎认不出,管虎老婆梁静现身台上天王天后,台下忙前忙后。近日,那英母女现身英国某歌剧院,有同场观看节目的网友偶然发现了那姐。网友是在中场休息买水的时候,偶然看到那姐的。不得不说那英打扮得十分朴素。黄色运动长袖
江珊遇上蒋雯丽,年龄相差两岁仿佛隔辈人一样56岁蒋雯丽合照54岁江珊!俩人年纪仅差2岁,却仿佛隔辈人,蒋雯丽这一款寸头短头发太显老了,比不上情况柔美幼态。江珊和蒋雯丽同框大两岁却把对方秒杀了昔日俩人合照出席活动,56岁蒋雯
痛仰你能高谈论阔,大言不惭地高举宁死不屈的大旗,因为你的生活舒服得像在泡脚,没有完全一致的经历,人们很难做到感同身受。那些开始沉默,开始选择承受的人,从来不是伤口好了,而是长在了伤口里
站在光里,其它随风都带走有一种感觉叫惬意有一种努力叫奋斗有一种想象叫美好。有一种感情叫铭记有一种亲情叫真爱都属于同一片天空,呼吸着一样的氧气。都吃的是五谷杂粮,喝的是水。每个人都在不停的奋斗,只是理想不同
致敬灵魂伴侣灵魂伴侣,是一朵小花,芬芳在岁月的路上灵魂伴侣,是温暖的风,吹拂孤寂的心灵灵魂伴侣是流年的歌咏,灼热前行的脚步。灵魂伴侣不是特定的一个对象,或者绝对的一种关系,而是彼此心有灵犀一点
今日摘抄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
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向上生长一本可以改变你认知的书,阅读完确实可以让你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一个个抉择,如何克服困难让自己迎难而上,每一个当下的选择都会成为开启你未来的人生之门的钥匙,
实拍西双版纳最美夜市,拍照的小姐姐随处可见,比逛夜市的人还多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说到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大家应该首先都会想到这里的星光夜市,据说是亚洲现在最大的露天夜市,也被称为西双版纳最美夜市。星光夜市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中老年人别太节省,用心补充5种营养,提升抵抗力,保持好状态经历过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物资匮乏时代的一代人,现在大多数都已经步入了中老年阶段,很多朋友因为小时候经历过艰苦的生活,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传统
拥有骁龙8处理器和时尚机身,它是极少数能够走量的折叠屏手机其实大部分的手机厂商发布折叠屏手机都是为了秀一秀实力,实际的销量都是惨不忍睹的,除了价格昂贵以外,用户对折叠屏手机的热情也没有想象中的大。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面,大家知道销量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