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渣叔罗影 编辑 | 渣叔罗影 2008年,湖北一男子花20万买了一条受伤的鱼,公司员工和家人都说他上当受骗了,但男子却说:"即使花30万那也值得买!" 3年过后,男子竟然靠这条受伤的鱼赚了一个亿! 那么是什么鱼价值20万?男子又是如何赚取上亿的财富? 袁丹军01.20万买受伤的鱼 这名男子名为袁丹军,是湖北荆州人。 袁丹军 袁丹军清楚地记得,给他带来上亿财富的鱼,是2008年7月12日在湖北省江陵县的马家寨一渡口处买来的。 那天下着小雨,一名船夫正在努力地叫卖着自己捕捞上来的鱼,其中一条大头鱼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当众人询问大头鱼的价格后,都摇了摇头走开了。 湖北省江陵县马家寨一渡口 而袁丹军见状有些好奇,便上前查看鱼的状况,当他看清楚大头鱼的真面目后,原本平静的内心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当即问道:"这大头鱼多少钱?"谁知船夫张口就是19万! 还没等袁丹军开口说话,一旁的公司员工听到19万这一数字,当即直呼:"你这是抢钱吧?一条快要死的鱼竟然要19万?" 公司员工 叔基亮 令人没想到的是,袁丹军却一口答应了船夫的价格,还说:"你只要保住这条鱼不死,我再多给你一万!" 随后袁丹军驱车到离渡口最近的江陵县银行取了20万现金,交给了船夫。 船夫看着面前的20万现金,当场数了起来。 或许是从未见过这么多钱,又或者不敢相信卖一条鱼竟然赚了20万,所以在第二沓钱的时候,一个没拿稳钱全撒了。 随后船夫也不再继续清点钱数,拿着钱头也不回地跑了,边跑还边说:"船我也给你了,我不要了。" 这一现象更让袁丹军公司员工叔基亮坚信,老板上当受骗了。 袁丹军和叔基亮 袁丹军花20万买到大头鱼后,同时给两个司机打电话,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开车将鱼拉回养殖场。 当他们赶到现场后,看到老板花20万买一条快要死的鱼,也是壮大胆子说:"老板你是不是吃错药了?还是被人给你灌迷魂汤了?这条鱼顶多就价值几百块。" 可不管别人说什么,袁丹军就像着了魔似的,坚持认为自己花20万买的值。 还说"即使对方要价30万,我也会花钱买!" 那么究竟是什么鱼值得花20万购买? 袁丹军 其实这条受伤的大头鱼是长江野生大口鲶鱼。 长江大口鲶鱼 按道理来说,即使它是野生的鱼,但它当时受伤严重,几乎到了无法救活的地步,怎么着也不可能值20万。 而公司员工之所以认为袁丹军是个冤大头,是因为袁丹军从事的是服装生意,对于水产行业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 那么袁丹军为何会花20万买一条鲶鱼呢?还要从他发现的一个商机说起。 服装批发02.发现商机 2000年,当时的袁丹军还在北京做服装生意,每年赚的钱也能管得上一家人吃喝不愁。 而袁丹军身为湖北荆州人,对鲶鱼有着独特的感情,每年都会回家吃一些鲶鱼菜。 可近些年由于工作过于繁忙,没时间回老家,再加上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应该说要啥有啥,所以他准备在北京看看能否吃到家乡的味道。 鲶鱼菜 于是他驱车穿梭在各大饭店之间,看看有没有鲶鱼菜。 可跑了一圈下来,袁丹军发现北京并没有卖大头鲶鱼的,而且吃鲶鱼的人也少之又少。 北京饭店 作为一个商人,袁丹军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见到北京没有鲶鱼菜,他便想着将鲶鱼引进北京这个巨大的市场,财富也会随之而来。 袁丹军是一个生意之人,明白各个行业都有一定风险,所以他决定:以能够接受鲶鱼的湖北口味餐厅作为打开市场的突破口。 而袁丹军初入水产行业,给各大饭店推销鲶鱼肯定不会被接受。 湖北味道餐厅 于是他找到给各大饭店送鱼的水产经销商,让对方将鲶鱼推荐给各大酒店,这中间任何开支费用算他的,鱼死了也算他的。 袁丹军的承诺打动了水产经销商,在他的帮助下,上有鲶鱼菜的湖北口味餐厅生意异常火爆。 生意火爆的餐厅 没过多久,其他饭店、餐馆也注意到了是鲶鱼给湖北口味餐厅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客户,于是他们也争相恐后地上鲶鱼的菜肴。 不到半年时间,原本以8元进价的广东大口鲶鱼,价钱直接飙升到了12块一斤,就这样还供不应求。 在袁丹军的印象里,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直接卖了五六万斤鲶鱼,即使他只是从中间赚取差价,也赚取了不少的财富。 可袁丹军面对生意爆火的情况,脸上却满是痛苦,这是为何? 袁丹军 因为北京市场需求量过于庞大,袁丹军提供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所以他不得不到全国各地寻找货源。 在那段时间里,全国各地只要有鲶鱼一点信息,袁丹军都会第一时间赶去。 "赚钱的机会摆在任何人面前,你却因为没有货而赚不到钱",相信这件事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很难受。 就在袁丹军苦恼之际,一个消息解决了他的困境,更让袁丹军走上了水产养殖的道路。 水产养殖 2003年,辽宁省灯塔市小堡村的村民就开始养殖怀头鲶鱼,两年后全村就出产了500万只鲶鱼。 尽管他们有了大量的货源,可销售却成了养殖户们的头号难题。 为了卖鲶鱼,当地养殖户们几乎是天天求着鱼贩子,而且卖不卖还得看人家的心情。 当袁丹军听到小堡村有大量鲶鱼的消息时,多日头上笼罩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心中的喜悦用"瞌睡送了枕头"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小堡村养殖户 孙立杰 袁丹军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小堡村,跟当地养殖户提出"12块钱一斤"的价格收购。 小堡村的养殖户哪里见过这么高的收购价格,再加上之前都是天天求着鱼贩子。 而现在有送上门的生意,还能赚大钱,所以很乐意和袁丹军合作。 可以说袁丹军的到来,不仅解决了自己货源紧缺的问题,还帮助小堡村的养殖户脱离了卖鱼难的困境。 也正是袁丹军"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行为,他被小堡村村民奉为座上宾,家家户户都想请他吃饭。 小堡村养殖户 马广夺 袁丹军在小堡村解决货源问题后,并未着急离开,而是在村中住了下来。 在此期间,袁丹军一边免费给养殖户打工,一边学习养殖技术。 而袁丹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通过这次销售,看到了养殖鲶鱼市场的前景。 所以他关闭了服装生意,在2007年5月拿出300多万租了200亩池塘 , 准备在老家养殖鲶鱼。 可当地有许多人对袁丹军进军水产养殖业十分不看好,认为十有八九会失败,这是为何? 袁丹军承包的水塘03.进军水产养殖 因为水产养殖业都有一定的风险,养一池塘鲶鱼最后需要五六十万的投资,一个不小心将是满盘皆输。 其中最大的难题便是气温差距:如果水温一经升高,鲶鱼很容易得出血病 ,在湖北养殖东北鲶鱼便会面临这种问题。 并且袁丹军并不是第一位在湖北养殖东北鲶鱼的人,之前在养殖户无一例外全部赔得血本无归。 公司员工 宋明 面对所有人的不看好,袁丹军显得很有信心,觉得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抱着这种想法袁丹军踏上水产创业路。 袁丹军 为了解决鲶鱼容易得出血病的问题,袁丹军经过不停地摸索,研究出给养殖池加入井水降温的方法。 袁丹军养殖场 到了2008年春节前,袁丹军养殖的第一批鲶鱼顺利出塘,却撞上了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 这对当地许多水产养殖户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对袁丹军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致富机会。 因为暴雪封了公路,东北和广东的鲶鱼都无法正常运出去,所以袁丹军的鲶鱼成了当地经销商的抢手货。 双方为了竞争他养的怀头鲶鱼,将原本一斤9块的价格,竞争到了12块3一斤 ,而且在短短的五天内被抢购一空,让袁丹军净赚了100多万! 袁丹军 这次丰收让袁丹军觉得钱太好挣了,也让他内心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养殖场的产量有些少了,想要挣大钱必须扩大养殖规模。 于是袁丹军还没等2008年的冰雪融化,花费巨资再次承担了280亩新鱼塘,还聘请了玩得十分要好的小学同学担任厂长,帮忙管理养殖场。 然而谁也没想到,正是袁丹军的这一举动,让他陷入绝境。 鱼塘 2008年春节的前一天,正在北京忙着谈生意的袁丹军,接到了养殖场员工吴福云打来的电话: "老板,喂鱼的饲料全臭了,但厂长依旧坚持喂鱼,导致不少鲶鱼死掉了,你快点回来看看吧!" 袁丹军听到这番话后,当场瘫坐在地上,要知道鱼吃了发臭的饲料,基本上一池子鱼都会死掉。 公司员工吴福云 来不及继续谈生意的袁丹军,立即驱车往养殖场赶去。 平时只需要12个小时的路程,这次袁丹军开了19个小时才赶到,进入养殖场后,养殖池里都是翻着肚皮的鱼。 翻着肚皮的鲶鱼 见到养殖池的鲶鱼近乎死绝,内心满是怒火的袁丹军准备找小学同学算账,可对方失去了踪影。 一经查账,袁丹军发现小学同学低价购买了鱼饲料,还卷走了养殖场所有的流动资金 ,直接让养殖场陷入瘫痪。 袁丹军见此状况,先是打电话报了警,随后从北京的生意里挪了400万资金填补亏空,可依旧是杯水车薪,无法将局面挽救回来。 2008年的最后一天,其他家庭都是团聚一堂,只有袁丹军孤零零地独守在养殖场中,想着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到头来却因为错信了人害的自己落魄到这种境地。 内心满是懊悔和苦楚。 袁丹军 袁丹军身处困境却从未想过放弃,想要东山再起,可是资金就是一道难关。 那段时期,袁丹军过得毫无尊严,为了借钱并保证能将钱还上,不惜给别人下跪。 众人见袁丹军已经破产,还背上了不小的债务,所以都不愿意借钱给他。 就在袁丹军走投无路之际,一位贵人的出现,帮助他走出了困境。 袁丹军 2009年春节过后,枪杆村村支部书记邢昌焕主动找到了袁丹军,表示愿意借钱给他。 因为邢昌焕觉得,东北有许多家庭因为养殖怀头鲶鱼而脱贫致富,为何自己的家乡不可以呢? 所以邢昌焕做担保,为袁丹军从银行借贷了200多万块钱,希望他能带头致富。 枪杆村书记 邢昌焕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袁丹军拿到钱不久后,竟然花20万买一条受伤鲶鱼的举动。 而他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商机。 鲶鱼04.浴火重生 袁丹军发现自己养殖的东北怀头鲶鱼耐运输,可生长速度却很缓慢 ,远远满足不了北京巨大市场的需求。 而他从事鲶鱼养殖行业时,发现广东的大口鲶鱼生长速度很快,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耐运输, 经常会出现因为长途运输,导致鲶鱼大面积死亡的现象。 于是袁丹军就想着,能不能将两者的优点集于遗体,研究出新品种。 然而袁丹军的想法却遭到了众人的嗤笑,都觉得他这是异想天开。 在众人眼里,袁丹军做生意挣钱还可以,但是"研究出鲶鱼新品种"这种技术活儿,袁丹军无疑是自取其辱。 但袁丹军认为只要一个人有心,想要去做一件事儿,只要他没有死心,那他就一定会做到底,做到成功为止。 当然袁丹军也明白这种技术活儿不是他自己能搞定的,于是他找到了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杨代青。 希望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实现南北鲶鱼杂交的想法。 杨代青教授 当杨代青明白袁丹军的来意后,觉得南北鲶鱼杂交的想法很是不错,两者都是鲶鱼科,成功性很大。 但想要研究出新品种,就需要怀头鲶鱼和大口鲶鱼的标本,最好是野生品种,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袁丹军得知自己想法可行,心中赚钱的期望更大了。 于是他找遍了全国,只在东北找到了野生怀头鲶鱼作为父本,而母本野生长江大口鲶鱼迟迟没有找到。 鲶鱼标本 所以当袁丹军在湖北省马家寨看到那条奄奄一息的野生长江大口鲶鱼,内心很是不平静,更是花20万买了下来。 即便它救不活,但它的存在意味着袁丹军研究出新品种有了希望。 袁丹军 2009年,在杨代青专家的帮助下,他研究出了东北怀头鲶鱼和长江大口鲶鱼之间的新品种,并为其取名为中华鲶鱼。 中华鲶鱼完美继承了两者的优点,不仅耐运输,而且生长速度极快。 中华鲶鱼 2010年,袁丹军养殖的中华鲶鱼一上市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天最少可以卖1万斤。 令人遗憾的是,袁丹军花20万买的野生长江大口鲶鱼,在第二次产卵后就逝世了。 但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帮助我国鲶鱼产业有了更好的发展。 在2011年袁丹军靠批发鲶鱼赚了一个亿,而且他还带头成立了鲶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当地以及周围地区的人民致富,一起奔赴小康。 鲶鱼养殖户 可以说没有那天花20万买的受伤鲶鱼,袁丹军很有可能赚不了一个亿。 而袁丹军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不少贵人的帮助,当然创业路上也少不了磕磕绊绊,至于卷走养殖场所有资金的小学同学也逃脱不了法律的惩罚! 其实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