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币同值,是真正的回归吗
香港街头招牌都是繁体字
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然后对我国的社会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货币、度量衡。所以自秦朝开始,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的创造和推广,使中国统一成为趋势,大大方便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发展和融合。所谓"书同文,就是统一文字,废除六国使用的异体字,统一使用秦篆。所谓车同轨,就是规定车轴宽度统一为六尺(旧制),修建驰道(相当于现代的高速公路和国道)。所谓"行同伦"就是尊重共同的社会道德。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容易理解。
1994年中国银行才能发行港币
秦朝后,我国都是遵从这样的"统一"标准,自称统一中国的汉、晋、隋、唐、元、明、清、民国等都要"发行新币、制定新法律"等统一的政策。
共和国统一大陆后,也采取了许多巩固统一的措施,比如发行人民币、推行简化字、使用公元纪年等。然而有一种现象十分令人费解,就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实践,但是在香港和澳门回归20多年的今天,我们仍然感到在一国内,存在着不光是社会制度的差别,还有"书不同文、车不同轨、行不同论、币不同值"。
渣打银行发行港币
所谓"书不同文",就是大陆使用的是简化字,而香港、澳门却继续使用繁体字。而且攻击大陆推广简化字的历史功绩,要求恢复使用繁体字。世界上华人多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都使用简体字,区区750万人的一个城市,还有2300万人的一个省,却要争夺什么文字正宗,岂不可笑?
所谓"车不同轨",就是在大陆,行人和车辆都是"靠路右侧走",而香港却是"靠左行走",继续和英联邦国家保持一致。以至于在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不得不设置转位设施。
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面临左右转换问题
所谓"行不同伦",就是香港继续按照英国的教育方针开办学校,价值观、道德观仍然是殖民主义那一套。以至于回归后出生的一代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发生错位,出现了"港独"暗流。
所谓"币不同值",就是大陆使用人民币,而香港继续使用港币。而且港币的发行权在外国银行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而在历史上。就是日本占领香港时,港币都不能继续流通,代以"日本军用手票"为货币。最为可气的是港币是和美元永远挂钩的。
港珠澳大桥车辆右转左向行使转换器
在我国《宪法》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此对照,所谓的"统一"和历史上的统一还是有极大差别的。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复兴,感觉"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奋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