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谋发展挑战中寻机遇阿克塞文化旅游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元旦前后,随着文旅产业复工复产,阿克塞县以全面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为主攻点,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潜力,全面推进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景点打造,开展了"大展宏‘兔’线上掼蛋王比赛"、金山湖滑冰场运动、"庆元旦·迎新春"促消费优惠活动等,让全县文旅行业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旺起来。2022年以来,阿克塞文旅公司累计收入1052.95万元,接待游客22万人次。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文化与旅游攥成‘拳头’,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充实完善旅游内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上精准破题。"阿克塞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涛说。
为持续提升景区承载力,阿克塞县开展了博罗转井影视基地、多坝沟胡杨峡、国家沙漠公园三大景区景点的提档升级,先后实施了博罗转井影视基地游客服务中心、研学"一基地三中心"水电维修改造、公厕改造、观光车收购及多坝沟胡杨峡景区东宫大帐恢复、观光车道路维修、网络布设、导视系统及沙漠公园烧烤大营补植等工程。为博罗转井影视基地4A级景区创建和多坝沟胡杨峡3A级景区的复核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采取"文旅公司+合作社+经营户"模式,策划包装民族歌舞、非遗体验、民俗体育和研学、徒步越野等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周边游、党建游、家乡游等旅游项目。
在壮大研学旅游上,阿克塞县组建成立了甘肃省塞上丝路研学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5815"精品研学旅行体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版权认证,阿克塞县博罗转井影视基地、多坝沟胡杨峡景区、哈萨克毡房文化产业园、哈萨克大毡房研学旅行基地成功申报入围第二、三批酒泉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阿克塞之鹰救援队组建成立。目前,围绕十大主题课件,依托博罗转井影视基地"一基地三中心",开展毡房搭建、民族舞蹈、冬不拉之声等研学旅行实践活动20余场2000余人次;成功举办2022年雏鹰翱翔研学旅行,"探寻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物""研老城历史、做励志少年"等系列研学实践活动;完成周边游、团建游、车辆租赁等产品接待50余批次,成功推出"胡杨奇观研学之旅""逐日挑战研学之旅""民族文化研学之旅"等特色课堂。同时,对接甘肃读者集团,四川、北京、湖南等地旅行社和文旅企业,达成研学意向协议。
与此同时,通过"阿克塞有礼"实体文创馆,形成以阿克塞文旅众创空间为中心的文创产业园。深入开展"文创互融"工作,开展文化阿克塞、多彩阿克塞、食遇阿克塞、印象阿克塞、非遗阿克塞、创意阿克塞6大类40余项旅游产品研发,打造了多彩阿克塞文创酒、"醉美苏干湖"文创杯和具有景区景点、民族特色的5款丝巾及塞上福禄冰箱贴等产品。
去年以来,阿克塞县开发出19条精品旅游线路,联动丝路、甘新、甘青"三大环线"和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成功与2000余家旅游团体签订合作协议,开展10余场徒步挑战赛,筹集生态公益金8.85万元,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开启线上+线下营销模式,联合本地非遗传承人和民族商铺进行哈萨克民族文创产品整体包装上线,多彩阿克塞文创酒、醉美苏干湖文创杯远销北京、长沙、株洲等地,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宣传效果。
阿克塞文旅公司研发的"游阿克塞"平台,以"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景式、全链条、全流程"旅游系统,邀请旅游协会会员单位入驻,并借助平台与敦煌智旅公司合作,完善景区入园流程及智慧景区售检票系统,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旅游资源及咨询服务,实现了旅游服务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有效提升游客的满意度。(酒泉融媒记者 陈思侠 通讯员 高宏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