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为什么不怕西方制裁?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向乌克兰发起了一场"特殊军事行动",战火蔓延至今日仍未停息。
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国际社会爆发的最大规模军事冲突。
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了规模空前的制裁行动,涉及金融、能源、贸易、科技等多个领域。
这是世界历史上对单一国家实施的最大规模、最严厉制裁,各项措施速度迅猛、密度强烈、覆盖面广泛、目标精准。
西方世界想要彻底将俄罗斯与国际社会隔绝开来,使其成为孤岛和弃儿。
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国家,普京没有丝毫退让,不仅坚持出兵乌克兰的军事战略,还反过来对西方国家发动了制裁。
普京此举将战斗民族的称号彰显无遗,不过他究竟何来的底气,敢于以一己之力与西方各国硬刚?
西方世界的制裁和封锁
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于俄罗斯来说是极其不平静的一年。
这一年俄罗斯外部环境激变,北约试图将手伸到俄罗斯家门口,随后俄乌冲突爆发,并几乎贯穿一整年。
不出所料,来自西方世界的制裁跟随战火一同降临到了俄罗斯头上。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出台了一系列密集对俄制裁措施,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力度之强,在冷战之后绝无仅有,导致俄罗斯本就不景气的经济彻底迎来寒冬。
在金融领域的所有制裁措施中,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将俄罗斯银行踢出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以及冻结俄罗斯6000多亿美元外汇。
2022年3月2日,SWIFT宣布断开俄罗斯七个主要银行及其子公司与SWIFT之间的联系,连带三个白俄罗斯银行也受到牵连,这一举动明显是想将俄罗斯孤立于世界货币体系之外。
紧随其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宣布对俄罗斯动用外汇储备限制措施。
据《经济学人》相关专业机构测算,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将会被冻结70%,造成的结果是俄罗斯市场货币流动性大大降低。
以上举措宛若两枚"金融核弹",重创了俄罗斯经济市场,其股市、汇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暴跌,卢布贬值率超过40%,连带俄罗斯主权信用等级也被各国际机构调低。
在对外贸易方面,西方世界的出口管制手段同样力度空前。
半导体、航空航天零部件等高科技领域产品,均进入了限制名单,这将严重威胁到俄罗斯高科技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同时,俄罗斯赖以生存的石油、天然气出口业也遭到美国禁运,欧洲各国受限于自身资源匮乏没有第一时间跟进该措施,但从各国的行动来看,欧盟对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量在去年年底减少了三分之二,并计划于2030年以前彻底断绝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往来。
截止2022年4月底,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贸易管制数量已经达到10128项之多 ,遍布科技、能源、网络、文化各个领域。
除此之外,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叫停,也是制裁俄罗斯能源行业的重要举措。
该项目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联合五家欧洲公司成立的合作项目,计划每年向欧洲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
2021年9月10日,北溪管道全段铺设完成。
然而就在该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前夕,俄乌矛盾爆发,随着俄罗斯大军开进乌克兰,德国率先宣布暂停对北溪项目的批准。
美国随即做出响应,表示会对继续运营北溪项目的公司实施制裁,导致北溪运营商不得不解雇所有106名员工,并暂停业务。
2022年3月4日,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公司破产消息传出。
此外,针对俄罗斯的旅行禁令、关闭领空等措施也在不断被推出,就连以普京为代表的俄罗斯政府高层官员也被列入制裁名单。
总体而言,在俄乌战火燃起的十多天里,西方各国迅速形成了对俄罗斯制裁的联合阵线。
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先后对俄罗斯进行了7轮、4轮经济制裁,英国和加拿大紧随其后,对俄罗斯采取了冻结资产、出口管制等措施。
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同样加入阵营,其中日本实行了半导体、信息通讯等领域的出口管制,韩国企业暂停向俄罗斯出口芯片、智能手机、家用电器。
除了欧美国家,就连瑞士这样的中立国也加入对俄制裁行列,一时间俄罗斯和普京面临的压力空前绝后。
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此次制裁的目的是迫使普京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并为其采取的军事行动付出代价,甚至借机彻底打垮俄罗斯经济。
但从俄罗斯的发展现状和普京个人的反应来看,西方世界的算盘似乎落空了。
从普京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显然没有向西方国家服软的意思。
那么普京到底有何底气,让他敢于和整个西方世界正面对峙呢?
俄罗斯本身雄厚力量
普京的底气首先来源于俄罗斯自身雄厚的国家实力。
上世纪90年代苏联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俄罗斯继承了苏联70%-80%的遗产,尤其是规模庞大的工业和军事设施。
作为最大的独联体组织,俄罗斯起初举步维艰,但随着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上台,俄罗斯终于走出泥潭,并走上了快速发展期。
再加上俄罗斯国土面积辽阔、自然资源异常丰富,人口接近1.5亿,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
虽说经济发展拖了俄罗斯的后腿,但这并不影响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
也正因如此,当西方世界对俄罗斯展开围剿时,普京才能稳如泰山的一一做出应对。
2022年3月5日,普京签署法令,要求俄罗斯政府确定对俄实施不友好行为的国家和地区名单,美国、欧盟、乌克兰、日本等国国家和组织赫然在列。
随后,普京宣布冻结不友好国家在俄资产、天然气卢布结算令等反制裁措施。
10月11日,普京签署食品反制裁法令,禁止原产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的食品,包括牛肉、猪肉、鱼类、乳制品等。
面对西方世界的一轮又一轮制裁,普京从来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以一系列针对性的法令予以还击。
被踢出SWIFT组织后,普京为稳定卢布,指示央行重新入场干预。
2月28日,央行一次性加息1050个基点,关键利率从9.5%上调至20%,卢布汇率得到初步稳定。
另一方面,央行实施了严厉的资本管制,要求国内出口企业强制售汇80%,并禁止外国客户出售俄罗斯证券,限制企业从银行账户提取外币的额度。
3月份俄罗斯实施了又一重磅措施——不友好名单各国只能使用卢布结算天然气 ,这一举措大大稳固了卢布的货币地位。
3月28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卢布与黄金挂钩,每克黄金价值5000卢布。
一系列措施下来,俄罗斯的金融形势迅速稳定下来,西方世界针对俄罗斯的经济闪电战宣布破产。
至此,欧美国家几乎打光了手中所有的经济牌,经济制裁对于俄罗斯的影响变得无足轻重。
实际上,俄乌冲突后国际油价迎来了暴涨,石油价格飙升至90美元一桶,这对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俄罗斯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也是俄罗斯应对西方经济制裁的一大底气来源。
乌克兰危机一天不解除,国际油价就很难降下来,这反而有利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从这点考虑,俄乌冲突并不会对俄罗斯造成沉重经济压力。
经济上不吃亏反而获利,普京自然敢放开手脚与西方博弈。
当然,俄罗斯足以与美国抗衡的强大军事力量 ,才是普京最大的底气。
诚然,俄罗斯在常规军事力量上不敌美国,这从每年的军费开支上就可以看出。
俄罗斯每年在军费上的花销约为500亿美元,而美国五角大楼却将这个数字打到了7000亿,常年位居世界第一。
军费上的巨大差距,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装备武器上肉眼可见的区别。
空军力量上,美国五代战斗机数量达到500架,而俄罗斯则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原型机。
三代以上的飞机,美国拥有3000架,俄罗斯只有1000架,且质量和科技程度远不是俄能比。
海军方面,美国坐拥11艘航母,俄罗斯只有一艘;常规舰艇数量和质量,俄罗斯也远远不及美国,只有战略核潜艇一项在数字上超过了美国。
总体而言,俄罗斯在海空领域的实力与美国差距较大,也只有陆军可以与美国分庭抗礼。
但必须明确的是,能够一锤定音决定战争胜负的战略核打击力量,俄罗斯并不输于美国。
普京曾说:"俄罗斯都没有了,还要世界干什么?"
倘若俄罗斯与西方世界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深陷重围的俄罗斯势必会动用这一足以毁灭地球的杀手锏。
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事,也是西方国家承担不起的责任。
正因如此,普京才敢有恃无恐的与欧美各国硬刚。
当然,外部力量的助力也是普京的一大底气来源。
外部力量的支持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声势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成为了世界公敌。
实际上,联合国近两百个成员国当中,仍有140多个国家没有加入到制裁俄罗斯的阵营当中。
这说明国际社会并没有被欧美掌控,俄乌战争归根结底仍然只是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冲突 。
制裁俄罗斯终究是少数国家,那么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势必有限。
冲突发生后,普京甚至主动与西方世界划清界限,这是因为俄罗斯不再把西方当做主要着眼点,亚非国家才是未来俄罗斯发展的沃土。
比如巴基斯坦,有了中国的这层关系,俄巴友谊近年来不断升温。
俄罗斯被制裁后,两国就"通向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一事"达成共识。
此外,向来站在西方世界身边的印度也没有加入制裁俄罗斯的行列。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印度的天然气、石油、煤炭资源消耗巨大,这些都需要俄罗斯来提供,印度为了自身利益只能选择中立。
而对俄罗斯来说,印度庞大的市场可以提供经济发展契机,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就意味着必须用卢布结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稳固卢布地位,对美元霸权地位产生冲击。
除此之外,非洲、拉美地区一些国家同样不愿制裁俄罗斯。
以巴西为例,俄罗斯与其有着密切的经济往来,巴西不愿为了讨好西方国家而放弃自身利益。
这些国家的中立或援手,多少给了俄罗斯些许喘息的机会。
当然,对俄罗斯助力最大的还要数中国。
同样是西方世界的眼中钉,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一点也不比俄罗斯少。
在欧洲我们要面临北约的遏制,在亚洲还有美日韩等国的针对,台湾问题、南海争端,这些矛盾和争端的背后总有西方世界的影子。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与俄罗斯面临着相同的情况,就连敌人都是同一批。
在这种情况下,中俄两国在经济、军事、科技、能源等领域有着密切深入的合作。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矿产,俄罗斯买入中国的电子产品、日用品,两国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实现了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数据显示,中俄双边贸易额连年超过1000亿美元,预计2024年会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普京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同样密切,特别是2010年之后,领导人之间的会晤愈发频繁,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军事领域,中俄定期举行军事交流和军事演习,在军事贸易合作、军事技术交流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有中国这样一个实力强大且可靠的伙伴,普京自然底气十足。
另外,普京心里也十分清楚,作为此次制裁行动主导者的美国,其战略重心在亚太地区,主要对手是中国。
美国根本不可能一直将精力放在欧洲局势上,因为美国人无法容忍中国的快速崛起。
中国航母的下水、轰-20的上天,大批055驱逐舰的完工,这些都让美国政府寝食难安。
而一旦美国被困在欧洲局势脱不开身,中国将会迎来空前稳定发展期,这是白宫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普京笃定,只要俄罗斯扛下去,美国必然做出妥协,届时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会顷刻土崩瓦解。结语
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制裁来势汹汹,普京的反制裁同样锋芒毕露,俄乌冲突似乎牵动着全世界敏感的神经。
但只要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西方的制裁根本无法让俄罗斯伤筋动骨,普京更是不惧各国联手打压。
归根结底,现在早已不是西方国家主导世界的时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本就是大势所趋,美国早已丧失了高高在上的霸主地位。
俄乌冲突的背后,不过是全球地缘政治的一系列变动。
参考资料贺洋,翟宗辉,曲皓,麦立丽.美国制裁俄罗斯案例研究及启示[J].中国外汇,2020(15):29-31.DOI:10.13539/j.cnki.11-5475/f.2020.15.010. 杨尚洪,凌胜利,郭宇娟,雷贺功.俄罗斯应对西方制裁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伯利亚研究,2019,46(06):25-30. 萧达,青木,陶短房,柳玉鹏. 俄罗斯:制裁普京就是断绝关系[N]. 环球时报,2022-01-14(016).DOI:10.28378/n.cnki.nhqsb.2022.000375.
明明都2023年了,还是买了iPhone11,我失望了吗?很难想象,会有人去买四年前发布的二手机,如果这款手机叫iPhone11,那就说得通了。先聊聊我觉得iPhone11很香的三个点1四年后依然丝滑,60Hz没影响2LCD屏不频闪,护眼
曝三星GalaxyZFold5或做到水滴铰链和IPX8级防水折叠屏手机作为近年来的大火机型,深受商务人士和年轻女性的喜爱,而其中三星推出的折叠屏手机更是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近日,有诸多关于三星GalaxyZFold5和三星GalaxyZ
联网新闻头条抢先看科技部我国研发费首超3万亿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据新华社消息,2月24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了2022年我国科研方面的进展。王部长表示,2022年在全体科技工作者
供应链一件代发链接供应链一件代发,顾名思义就是商家不需要自己囤货备货,通过平台把订单分发给合作供应商,然后由供应商直接发货给买家。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卖家不需要自己承担库存风险,只需要负责销售,
虚拟货币汇率Blur的创始人TieshunRoquerre无疑是最近最火的加密人物,他于四百多天前创立的NFT交易所Blur,现如今已是NFT交易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而且本人之前一直没有
一加牵手MTK继续不温和出击,Ace2天玑9000版即将来袭?近日,联发科技官方微博展示了天玑9000处理器,对这款芯片的性能跑分超百万的旗舰芯片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可以看到不论从工艺制程设计架构还是功耗表现和性能释放方面,天玑9000都算得上
离地间隙提高,驾驶通过性提升,特斯拉Cybertruck实车图曝光各位老司机们,大家好!请点击关注汽车行业情报站,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在这里轻松读懂汽车!近日,情报君从相关渠道获悉,特斯拉Cybertruck实车图曝光。对比之前发布的车图
信息周报丨潮起香江,香港迈向新时代重要事件汇总(02。1802。24)一本周热门事件TOP1香港证监会将允许个人在证监会许可的交易所交易大市值代币香港证监会在一份咨询文件中表示,将允许个人投资者在证监会许可的交易所
特斯拉在拉萨零下25车坏了,特斯拉客服直接订了飞机票近期有特斯拉几个网友开的特斯拉在拉萨零下25,车坏了,零下二十五度空调坏了,这是多么令人窒息的事情,于是和客服打了电话,客服的回应客服的回应令我感到惊讶!由于距离特斯拉的维修点非常
Plex拼音排序拼音搜索及类型汉化脚本使用教程头条创作挑战赛作为一个全球通用的应用程序,Plex已经在尽力为各种语言进行本地化适配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Plex对中文的支持情况目前也只能说还行,算不上完美。首先在翻译方面就存在
全国国家级博物馆名录(三二)江西省国家二级博物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博物馆截止2022年12月31日,陇原之声根据中国博物馆协会相关资料文件统计江西省现有27座国家二级博物馆。一2009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