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与上司最后一次的谈话有哪些禁忌?
职场中,有句俗语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外出就业上班的朋友,很少有人从一而终只在一家公司工作过,都或许面临过主动辞职、补动辞职等情况,与上司的最后一次谈话,基本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流程,大家的经历和感受也各不相同。
我是@行者说职场,关于这个问题,我从以下三个大方向11个小点来分析和回答:
一、主动辞职,与上司的最后一次谈话,注意的禁忌:
1、去向不宜说得一清二楚:由于个人有了更好的发展,或者已经确定了下家公司,与上司谈话时,相对较为轻松,但也建议,当上司问到你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千万不要马上说出你的下家单位名称。此处禁忌有三个点:A、仅防别有用心,因为上司也有朋友;B、如果是同行的企业,就更加不妥,可能涉及竞业限制条款,而使辞职办理变得有所未知;C、或许将来还有更好的机会出现,临时有变的话,当背调时,显得有所欺瞒,对自己不利。建议含糊告知,例如回宁波发展等,而不讲具体的细节。
2、"裸辞"发生时,更不宜实话实说。没有确定下家之前,基本属于"裸辞"的情况,与上司谈话时,可适当进行保留,只说一些方向,也不宜太具体。会被误以为比较"草率"的行为。
3、以一种和谐的气氛来交流。无论之前是否有过不愉快的事宜,都应一笑置之,"相忘于江湖"。毕竟有时候圈子真的不大,兴许又有可能在某个公司相遇。留一些后路,总是好的。
4、当上司问你还有什么建议之时,不宜吐露真实。这种时候,你要明白,只是上司的一种客气表达方式而已,不必当真。适当说上一两件事情的感想即可,既尊重,又有台阶下。更不宜说某个同事不错,也不宜说哪个同事不行,
5、主动辞职,做好相关的工作交接,交接的相关细节最好说得详细一些。让上司觉得,你是有始有终的人,目的也是辞职手续办理能够更加顺畅。
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好像你说了很多,又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与上司交流很愉快,大家都心照不宣。
二、被动辞职,与上司的最后一次谈话,注意的禁忌:
1、如果是公司违法无故解除,致使被动离职,则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最起码的,薪资要结算清楚,不能拖欠、克扣工资。语气上可与上司相对客气,但立场必须清晰。
2、若因自己的问题,而被动辞职,与上述一条类似,薪资是与上司交流最根本的话题。语言上可以尊重,但关系自己的薪资"劳动收入"决不含糊,以免"夜长梦多"。
3、被动辞职,和上司交流,能少说就少说,上司也是明白人,有些事情,也明白换位思考的必要性。
4、虽然被动离职,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与上司伤了彼此的和气,你可以表示只与公司为出发点争取自己的利益即可。
5、被动离职,同样需要工作交接,上司这个时候基本上会问得更仔细,特别是待办事项方面,能讲的就讲,不留"把柄"。
6、这种情况下,连个人的去向,也都可以不讲。明白"言多必失"的道理。
三、行者说职场的个人小结:
辞职与上司最后的一次谈话,也充满着很多的学问,总之对自己无益的,建议不说或少说,能"和平分手",就不要外生枝节。明白这是一个基本的流程,大家应付一下,就可以,不宜太较真,懂得收放自如就好。
我是@行者说职场,分享职场点滴故事和管理干货,欢迎关注我,带你一起长知识,共同进步。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1、不要跟上司交心。
2、不要去说一些让上司不高兴的话。
3、不要吐槽公司和上司的不足之处。
4、上司让提建议,不要提,说没有什么建议,挺好的。
5、尽量少说话,说多了有可能会出错,有可能惹得上司不高兴。
6、上司让你谈在这里工作的感受,不要真说,就说挺好的,结束,说多错多。
7、职业性的微笑回应上司,他懂你的意思。
8、上司问你以后有什么打算,不要说实话,最好说先休息一下再看吧。
9、把工作交接好就行了,不要多生事,不要提什么建议。
10、上司问你找好下家了吗?是哪家公司。即使你已经找好了下家,也最好说还没有。因为你说出来了,他如果认识那家公司的老板,且对你不满的话,有可能把你的工作搅黄了。
11、即使你们关系不错,也不要说太多了,有可能只是你觉得关系不错,你走了之后,你们的关系就变淡了,因为你们不再有利益往来了。
12、关于离职的工资多少,什么时候到账,这些一定要说清楚,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免得到时候离职后又要回去跟上司理论,这样子就不好了。
13、也没必要吹捧上司,没必要再吹捧公司、老板、同事。
14、就当是普通人聊天即可,离开以后,你们的关系就跟普通人差不多。
15、多倾听,少表达。先倾听,后表达。
16、有可能你们之间有什么过节,在这最后时刻,不要再提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离开后就把它忘了吧。
17、如果一定要说对公司的感受,就说几句场面话,客气话,感谢一下,几句话结束,不要说多了。
18、汇报一下工作交接的情况,其他不要多说。
19、不要说对同事的看法,不要评论同事,你要走了,同事怎么样都与你无关。
20、老板挽留,不要留,走人,心碎了很难弥补好。
21、上司说请你吃散伙饭,感谢一下就好了,不要答应,散伙饭,没什么意义,伤感情的饭。
22、如果离职前说了离职原因,上司再问你离职原因的时候,不要把内心真正的想法说出来,就说离职前说的那个原因。
23、不卑不亢,欢欢喜喜,好聚好散,最后感谢一下上司,走人。
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点赞、分享、转发、收藏和关注我。
1、不要一味吐槽对领导的不满。
2、不要大加议论公司的发展,既然要走了,跟你无关了。
3、不要表达对某个同事的个人看法。
4、不要吐露自己的下家。
5、不要说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6、不要让人觉得自己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没必要。
7、不谈人际关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8、不需要说真实的辞职原因,比如钱少了、受委屈了,背锅了之类的。既然无法改变,不如离开。一般都是个人原因。
9、给自己留点面子,也给上司留点余地。
10、只谈感谢,感悟。
11、说话要务虚,别务实。
12、不要谈自己和谁关系有多好,或者有多不好。
13、泛泛而谈一些场面话即可。
14、不要触及实质问题,不要深入探讨,不要谈得太久。
15、不要和老板对立。
16、尽量不要多说话,特别是有怨气的。
17、试图说服上司。
18、过度吹捧没必要。
19、以一种高姿态离开会更优雅。
20、不要以愤慨的情绪谈离职。
21、双方都不要揭开各自的底牌。
22、不要奢望老板能明白你的苦。
23、也不要奢望同事能体谅你的心酸,物是人非的背后全是走过的过客。
24、给公司留下良好的印象是非常必要的。
25、明智地拒绝加薪的挽留条件。
26、不要侮辱你的老板或公司,也不要被诱惑打倒。
27、做好辞职后的准备。也许会叫你马上走人。
28、考虑自己被下个公司招聘的可能性,以免自己从此失业。
29、一定不要撕破脸,保持"简单、礼貌、淡然、绝不多言"四项基本原则。
30、自己决定好了,就不要因为上司画的大饼而动摇了。
31、有效谈话。别说废话。
32、一定要提前说。
33、不可对同事说过多的未来打算。
34、提了要辞职就必须走,留不得。
35、如果能让老板热泪盈眶地对你说:公司大门永远为你敞开,就成功了。
36、认真倾听上级的谈话,也是对领导最大的尊重。
37、即使不同意上级的意见,在辞职前夕也要配合工作。
2016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地方。准备离开单位的时候,我去向政治部主任汇报告别。
主任是正军级,我那时候只是一个小小连级干部。当时因为一项特殊的任务,平时主任与我们联系比较多。这项任务结束后,也很关心我们每个人的去向。
转业的事情确定以后,也是考虑很久,又在直接领导的建议下,才决定去向主任汇报告别。毕竟主任是首长,平常工作很繁忙,每天都有很多人排着队等着汇报工作,要为这点小事去打扰,心里还是没底气。
与主任秘书联系以后,刚好那时候主任有时间,我就赶快过去。主任办公室的门开着,我整理了一下着装后,就敲门并喊报告。
听到请进以后,我就赶快进去。首先向主任敬了一个礼,然后就向主任汇报了自己已经确定转业的事,并汇报说自己手头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并交接完毕,准备向主任请示后就离开单位。
主任听完,说回到地方也很好,在哪儿都可以建功立业,在地方同样也可以大有作为。又问我有没有什么困难,因为对回地方到底会怎么样也是一无所知,我连忙说没有。
然后,主任一边站了起来,一边问我对单位对工作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么大的领导问我对单位对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我想更多的是对我这个即将转业的小干部的一种尊重和关心。
作为一个小干部,当然不会在这种时候向领导提意见和建议。但我没有直接回答有没有建议,我连忙回到:感谢首长的关心和单位的培养,这几年部队工作,让自己成长很多。但也很愧疚,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还请首长原谅。
说话间,主任从办公桌后走了靠门口的侧面,说到:感谢你对单位的贡献,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希望你回到地方以后,能继续发扬我们军人的优良作风,务实工作,勇于奋斗,再立功业!
听完这些,一种后悔选择转业的想法,突然从心底一蹦而出。我连忙回到:感谢首长的关心,回到地方一定好好工作!
说话间,主任走到我面前,伸出右手来与我握手,我礼貌的与主任握手以后,向主任再次敬了一个礼,转身准备离开。
主任最后微笑着对我说:祝你一路顺风!
回到办公室,我们领导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对我说到,主任这么大领导,工作这么忙,能在一个普通基层干部转业的时候单独会见,并问你对单位的意见建议,真的很难得。
虽然我在部队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每次想到这些经历,内心总是会充满一种温暖和力量。
我想离开一个单位,和上司领导说什么,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对这段同事情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给彼此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进入社会后,也了解到了职场残酷无情的一面。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从这个角度来讲,哪怕是面对自己的上司领导,说话也得注意保护好自己。
最好就说一些礼貌性的、感谢的的话语,别的话尽量就不要说,更不宜多说,避免祸从口出,也避免给自己、给单位和同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不要告诉上司你准备要去哪里工作,问,就说先休息一下。
2:不要说出离职的真实原因。
3:不要给公司或者领导或者部门提整改建议。提建议就是榨取你最后的价值。
4:不要吐槽公司、老板,或者其他员工。
5:不要告诉领导自己将来的计划。没人希望你离职后过得更好。
6:工资没有全部发完钱,不要和上司吵架,不要闹不愉快,和气生财。
7:主动退群,不要等人家踢你。
8:带上录音笔。把涉及自己利益的问题问清楚,并偷偷录音保留证据。
9:涉及自己利益的问题,说话该强硬就强硬,不要软弱。
10:只关心自己的情况就好,不用关心在职的同事。
11:不要试探领导会不会挽留你。当你提交离职报告起,领导就判定你是背叛。
12:不要断了和领导以及公司的交情,这以后都会是你的人脉。
13:确定好最后的工作日。
14:跟领导说明自己的工作交接已经做完了。
15:不要过分关注上司画的大饼
谢邀!这个问题,本人认为,己辞职、最后一次与上司谈话,应发自内心诚恳的向领导谢别……禁忌讲一些、站在个人角度上、说一些违心的话(大领导怎么不好、小领导怎么不对,只有自己全对……)众上所言,在一个工作过的企业,尤其在辞别之时、与领导同事、依依不舍的感觉,所谈的都是肺腑之言、禁忌是否不分、讲一些自私自利的话,更禁忌聚众闹事……要知道每一个企业的领导、都喜欢积极向上、有正能亮点的好属下,因此最终的离别、应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素质,感谢辞别,当然这只能是个人的见解,如不当之处、请见谅!
"职入龙门"观点:辞职与上司谈话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暗藏玄机。一般要注意闭口不谈5大谈话禁忌!
一、即使因为上司离开也不要口无遮拦的发泄心中不满!
注意:很多朋友都觉得都散伙了,就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憋屈行事!所以对于辞职前与领导的谈话也基本是各种奔放或借机发泄!
其实这种口无遮拦的策略是错误的!
因为表面上看,从解除劳动合同后那一刻开始,我们就成功逃脱上司的‘魔掌’!
但只要你还继续在圈子里找工作就势必还会被大权在握的原上司‘辖制’!
哪怕我们成功在辞职前让上司各种颜面无存,那你觉得新公司做背调时,原上司会说你好话吗?
人家随便添油加醋或利用圈内影响力就能让你入职新公司困难重重!即便你侥幸入职,原上司要是铁了心‘报复’你,完全有能力利用工作利益关系示意新领导或新同事各种挖坑陷害你!还有心胸狭窄的领导甚至能一直利用人脉关系在圈内彻底‘封杀’你!
你不觉得逞一时口快的代价太大了吗?
当然,有朋友会说:那我是被渣领导陷害离职,还不能最后发泄心中怨气,做人岂不是太窝囊了吗?其实不然!
真正窝囊的人生不是一时被逼离职丢面子,而是因不计后果而被人彻底打入谷底,再无勇气和能力还手!
职场打拼是要看长远收益而非一时得失的!
特别是让离开前惩治渣领导的问题,也不要想得过于天真!
上司不管好坏,人家现在在那个位置上春风得意!哪怕是他最后的疯狂,他也有强势的资本!而我们也不同!
我们离开也许真是因为技不如人,也许是因为战略性放弃!
不管出于哪个原因离开,我们都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此刻最需要的到底是啥?
是通过发飙让领导跪地求饶?还是用智慧利用原上司为自己的新工作‘铺路’呢?哪个划算大家都会算!
而你对渣领导最好的‘报复’就是超越他,让他无地自容!而不是像小孩子一样光靠发狠逞能吓唬人!
二、不发表对公司任何人的大实话。
经常有朋友在辞职时遇到心机领导‘套话’!
不是让你点评其他领导也包括自己如何如何?就是打听谁谁谁的八卦内容!
甚至为了让你畅所欲言还会先把你表扬一通,再表演对你的各种不舍,然后你肯定会非常感动,对领导的问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殊不知,只是离职前的谈话大忌!
比如:你不小心被套话出同事领导的隐私,被渣领导就会加以利用!那一旦事发,渣领导就会把责任推到你身上!这些利益受损的同事领导就会怨恨于你!你等于无形中在圈内树敌,对你日后发展不好!
亦或是,你是参与过渣领导竞争对手主持的项目!他让你说各种合作细节,从中找出工作漏洞打击竞争对手!人家要是知道是你嘴不严,瞎说大实话非恨死你不可!
三、不过多谈及求职情况!
有些上司对下属离职不感兴趣,但特别好奇下属跳槽后的薪资待遇!
如果得知他们跳槽后的薪资待遇也不怎么样,就会借机再嘲讽打压一下!你说米是不是自找苦吃呢?
如果得知下属跳槽后的薪资待遇比自己还好,就会因嫉妒而心里不平衡,新公司只要来做背调肯定不说好话!你还是自找苦吃!
还有心机领导当得知下属跳槽的新公司有业务拓展可能时,就会各种忽悠让下属帮忙约新领导一起吃饭拓展业务,亦或是传小道消息!这时你是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最可悲的是那些:被领导道德绑架后硬着头皮去斡旋,结果被新领导大骂愚蠢丢工作的!
"职入龙门"最后总结一下:
正所谓人心难测!如果上司真看重你,那在你辞职之前就会有意识培养你!即便在辞职时也多是祝福和叮嘱!而不是处心积虑的打听,攀比,套话和算计!所以,越是在辞职的最后时刻,越要谨言慎行,防止最后还成为人家算计的棋子!
1、不要说下家公司是哪一家。
我离职时候的谈话,上司会说:"接下来你要去的是哪家啊?看看我有没有朋友在那里,或许还能有个相互照应。"
我一般会打哈哈说:"我也不知道去了会怎么样。看看能不能站住脚,能站住脚,稳定下来,到时候领导你要是还有兴趣,我就讲一讲;要是站不住脚,现在讲了,我也是怕丢人。"
把自己打造成"好面子"的害羞之人,反正无论如何,在一切稳定下来之前,不要告诉下家公司是哪家。2、不要说在职同事的不好。
不要以为你要走了,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讲还在职的同事的种种不好。
因为我的亲身经历是,你讲得各种不好,领导会只字不差的讲出来,甚至会为了达到可信的效果,而讲出是谁在离职的时候说的。
所以你以为你要走了,讲出来的话就跟自己无关了。不是的,你走了,依然可能会得罪其他人,而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3、不要对公司的发展长篇大论。
也许会被问到"对公司的感受、有没有什么建议",这个时候,很多人觉得我要走了,不压抑自己了,平时工作中碰到的关于公司的一些制度、管理上的问题,就通通开始说了。
其实这种话听听表面就行,回答的时候也选择保守的回答。因为有些问题只不过是一种"场面"问话,你的长篇大论,或许是出于真心,但是也是对领导公司管理的一种否定,可能又得罪了一批人。4、总结:
最后一次谈话了,不管以后还会不会再相见,都让它在赞扬、愉悦、笑声中结束吧。
1.千万不要说公司(包括同事)的不好,因为哪怕你说的是事实,也会给人不大度的感觉!
2.不要说你的下家(如果你已经有下家),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防止有心人背后搞小动作,导致你还没入职就被出局了!
3.如果领导问你你对公司有什么建议的时候,别犯傻,多说公司好话,把离职归于个人发展需要!
建议:好聚好散,留下日后想见的余地,但不要什么都推心置腹,职场没有完全的朋友!更多是利益相关!
任何提倡与禁忌,一定有它们背后的目的存在。所以,我们所谈论的禁忌都需要以某种目的为基础,才能明白为什么要注意这些禁忌。
如果辞职时,就决定与上司在以后的日子里"老死不相往来",也不顾忌自己未结的工资是否会在结算是遇到阻碍,也就谈不上什么禁忌,因为上司也是人,辞职者也是个人,大家是平等的,不存在禁忌不禁忌。
但是,人总是要为今后着想的。这就是目的:别触犯了哪些禁忌导致今后遇到麻烦。既然如此,我们对于辞职时与上司谈话的禁忌就有了依据。
有些人在离职的时候,自认为已经摆脱了上司的束缚,因为他不再有任何权力管束或为难他们。于是,在辞职时与上司谈话时,会一反常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旨在暗示自己的原上司"你现在能把我怎么样?"
但是,别忘记我们过去常常谈的一个职场,甚至是人生的人性原则: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趋利避害的。谈禁忌总是以避免麻烦或者带来利益为前提条件的。
那么,一个人从公司辞职时,如果不注意与上司最后一次谈话的禁忌,会有哪些可能的麻烦、利益损失呢?
一、未结工资。
一个人从一个公司辞职时,总会有一部分工资未结。公司通常的做法是,在次月发工资时一并结算。如果辞职时,与上司谈话不注意禁忌冒犯了上司,惹他不高兴,他一定会在结算未结工资时利用各种手段拖延辞职员工的未结工资。
二、未结的报销款项。
也许在职期间,还为公司的采购预先垫资,或者还有自己出差预先垫付的出差费用,或者其他为公司垫付的支出。这些支出的报销,是需要自己的上司签字的。辞职时与上司谈话犯了禁忌,上司也会百般刁难,拖延报销的时间。这无疑给自己增加了许多麻烦。
三、其他可能的收入未结项,比如奖金。
或许辞职时,还有一些月度或年度奖金未结。这些未结的收入项都需要上司的审核或批准,辞职员工才能拿到。
四、未结的带薪年假。
多数情况下,员工在辞职时,总会存在一些该休而未休的带薪年假。辞职后,要么按照法律法规给予员工带薪年假,要么按照日工资的三倍给予补偿。但是,请带薪年假或者给予三倍补偿,是需要上司签字的。所以,辞职时与上司的谈话禁忌就显得非常必要,否则,辞职员工会遭受损失。
五、阻碍"二进宫"的可能性。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在未来会遇到自己不可控的怪事情。比如,自己辞职后,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无法找到新工作,迫于生存的压力,于是闪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不要回原单位"。于是,辞职员工可能再次回到原公司工作,但前提条件是自己的原上司要同意。那么,辞职员工辞职时与上司的谈话犯了禁忌,必然会导致上司"卡脖子"。
六、原上司哪天忽然又成了上司带来的穿小鞋的可能性。
人生有很多不可知、不可预测的巧遇。如果辞职后,找到一份新工作。可是,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原上司忽然又成了自己现在的上司。如果当时辞职员工辞职时曾经冒犯了这位从天而降的上司,那么,辞职员工会遇到什么样的尴尬,我们用脚后跟都能想象出来。
七、一旦有求于他时的难度。
人生,就是那么寸。没有人敢打包票,以后不会再有求于谁。也许一年不会,两年不会,但保不齐十年就会。尽管辞职时与上司谈话犯忌的时间已久,但它对于上司来说就是一到永远消失不掉的伤疤。一旦辞职后,哪一天必须有求于他,那么辞职时与上司谈话所犯的忌带来的害处这个时候就会显现出来。
八、离职证明的阻碍。
有些员工辞职后,是需要开具离职证明的。开具离职证明,保不齐又会让原上司签字审核或批准。辞职员工辞职时与上司的最后一次谈话犯忌,开离职证明时就会受到刁难、拖延。
这些都是不注意辞职时与上司谈话的禁忌,可能带来的麻烦和利益损失。
当然,有人会说,他不遵守法律法规,就告他。不是不可以,但是,投诉一个公司、告一个公司有多麻烦,相信有过经历的人,都明白。何必为了当时图一时的"嘴上痛快",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法律纠纷的麻烦呐。
于是,辞职时与上司的最后一次谈话要特别注意这些禁忌。人,记忆最清晰的,要么是第一次,要么是最后一次。所以,题主强调"最后一次谈话"是有道理的。
禁忌一:言语或姿态上的冒犯。
刚才已经谈过,别以为现在要辞职了,这个上司以后将与自己的生活生命不再有任何瓜葛。天知道。所以,在言语上、在姿态上,仍然要保持像以前一样的尊重,保持常态,就当他以后一辈子都还会是自己的上司一样。保持言语礼貌,坐姿谦逊,态度平和。
禁忌二:莫给上司提建议。
辞职就辞职了,别再为这个上司或者公司的未来担心。他/它有他/它的命数。有些人辞职时,还想极力表现一番自己对上司或者公司的"关心",把自己对上司或者公司的不当之处提出来,好像自己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似的。这些"关心"起不到任何好作用,反而会引起上司的反感。
禁忌三:诚实回答上司的对自己未来的询问。
辞职时与上司最后一次谈话,免不了要被上司"关心"一下:未来准备怎么办?工作是不是已经找好了?是什么公司、哪个公司?对于这些问题,辞职员工如果撒谎,上司会明显感觉到。一是可能他对辞职员工的未来去向早有耳闻,二是上司的直觉都很敏锐。撒谎,在上司的眼里就是瞒着他、欺骗他、不信任他。这等于得罪了他。所以,可能很艺术地回答上司的这类问题,既不撒谎,也不具体。具体怎么答,那要看辞职员工的智慧了。
禁忌四:耐不住冷场。
辞职时与上司的最后一次谈话,有问必答,但切记不可耐不住冷场而"信口开河"。人的心理很奇怪。几个人(尤其是两个人)在谈话时,如果遇到双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即便是十秒,这已经很长了),也就是冷场的时候,不要为了"挽救"冷场,而找一些无谓的话题让对话继续下去。一方怕冷场而说出的话往往都是言不由衷的话、信口开河的话。所以,一旦出现冷场,就询问上司"是否还有什么教诲或交代的事情",如果没有,就此别过,礼貌道别,别重新找话题避免冷场。
其实,辞职时与上司最后一次谈话的禁忌,主要的目的就是不得罪上司,避免给自己日后的未结、未尽事宜惹出麻烦。人都有自知之明。在那个时候,只要人的天性中的"趋利避害"还在,这些禁忌其实都会自然做到。大原则,就是放松、礼貌、管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