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来帮忙# 年关将至,一些电商平台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消费旺季,为了刺激用户消费,这些电商平台也不约而同的开展了各种活动。 可原本是为消费者带来实惠的活动,却暗藏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案件经过: 在2021年3月31日, 上海的刘律师在微博上公开发表言论,声称拼多多的"砍一刀"活动涉嫌欺骗消费者,是把"消费者当猴耍"。 文中,刘律师指出在拼多多平台看到自己的砍价排名已经在好友中位居第一,并且进度达到了99.99%。可在邀请了十多位好友进行砍价后,仍旧没有获得免费商品, 为此刘律师觉得受到了欺骗,并向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时间,许多网友纷纷相应,声称自己同样被拼多多"套路",甚至有些气愤的网民认为拼多多此举更是涉嫌诈骗。 而此事一出,拼多多方面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那针对该事件我们来分析一下,拼多多究竟有无对错。 拼多多是否涉嫌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就砍价活动而言,如果拼多多在事后拒绝支付奖品,那其行为可能涉嫌诈骗。 可该事件一出,拼多多就已经在平台就该活动的进展进行了解释。 "平台的活动真实有效,并且已经送出了709万件商品" ,并且活动过程也并非要求用户支付任何资金,因此并不涉嫌诈骗罪。 拼多多究竟犯了什么罪: 根据该律师所称,拼多多通过虚假的宣传诱导了消费者,从而达到了扩大自己用户基数的目的,其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并且我国为了保护新兴的电商行业,也在201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其中第二章第十七条明确规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如今,虚假宣传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十分常见,商家通过误导性,虚假性等不实的宣传方式,已经对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在2012年,山西一家房地产公司就因广告语 "买一层,送一层" 等文字游戏,涉嫌虚假宣传,最终罚款六万元。 所以,刘律师认为拼多多并未完全解释清楚活动规则,已经隐瞒了真实信息,所以已经触犯法律。 而判断拼多多罪名是否成立的关键就在于,其宣传活动是否虚假,又或是是否隐瞒了真实的信息。 但随后拼多多的工程师表示,活动页面所显示的99.9%,实际上是因为显示数字有限,其后更是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六位,也就是0.9996427%。 此言一出,众网友更是纷纷炸锅。 拼多多方面的言论明显是想蒙混过关,表面自己活动的真实性,可无论其如何狡辩,在消费者的观点来看,明显是已经被拼多多隐藏的真实信息所误导,从而一次一次掉进了陷阱之中。 案件结果: 2022年7月5日,该案件在一年之后终于迎来了结果。 上海长宁区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法院认定被告构成知情权侵害,一审判决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赔偿损失400元;驳回原告其余诉讼请求。 而这场舆论风波也随着拼多多的败诉而结束。 作为如今用户数量最大的电商平台,拼多多更应承担其社会责任,为公平合理的网络交易环境做出贡献。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帮助他人自杀,该不该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