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农村房子盖有6层半,说起来你可能不信。 6层半的自建房,己经不能满足我全家人住了,为了给家人腾出房间,我宁愿选择,春节不回家过年! 一、农村盖高层是为了自己家人住 我家房子是97年盖好的,盖了有6层半,虽然说有6层半,但其实上能住人的只有5层,一楼我家没有建房间。 不在一楼建房间的原因是我家是南方沿海农村的,雨水充足,住一楼太潮了,而那半层也没有房间,放着我爷爷奶奶的牌位,是烧香拜拜用的。 并不是,只有我家房子是这样的设计,在附近几个乡镇,都是这样的,一楼与顶楼一般不会建房间来住人。 我家房子刚建好的时候,父母是这样给我们安排的,二楼是他老两口住,三楼是分给我住的,四楼是分给我哥的,至于五楼是分了我妹的。 在小的时候,我两兄弟就各住一层,而我妹因为年龄小,她不敢一个人住一层,而是跟着我父母住在二楼,对了我家每层房子共有4个房间及一个厨房,两个卫生间。 我父母的安排是很明智的,他们在子女还小的时候,就为子女盖好了房子,并且分好了房间,将来子女长大结婚,也不需要为住房操心,解决了子女将来盖房的经济压力 。 二、有机会顺便租出去 随着我哥与我都结婚了,我家人口变成13口人,我哥两夫妻4个小孩,我夫妻2个小孩,我父母与我妹。 在几个小孩还小的时候,我家旁边盖了几个工厂,我家房子又是在马路边上,有人就想租一楼当门面,还有人想租3~4楼自己住。 那时我父母考虑到我哥与我一年也就回家几次,他就让我们全搬到2楼去,其他的楼层就租给外地人。 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出现问题,但随着小孩子都长大了,问题也就出现了。 他们要分房住,而二楼只有4个房间,我父母年龄大了,他们为了不影响彼此的睡眠,也要分房住。 这样一来,我家几个小孩就只能搬到5~6楼住了,每个人住一个房间。不过回去住了几次,我儿子就向我抱怨,他不想回老家了,住在5楼上去很不方便。 对此我也很无奈,只能让他忍忍,我们每年回去也不超过15天,如果把租户赶走,爷爷奶奶一年要少收入2万多块钱租金。 从以上内容,可以得出两个农村人盖高层的目的: 我家以前盖6层半,并不是想着出租给别人,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恰好我们村发展了,有外地人过来,有租房的需求。 至于村里当初只盖低层的人,他们也纷纷加盖,就是为了租出去,增加收入。 另一个是以自己住为目的。 有人可能不理解,农村子女结婚后,不是一般都会向村里申请新的宅基地,自己盖一栋搬出去住吗?为什么你们那结婚了,还和父母住,甚至兄弟同住栋房子呢。 结婚后兄弟分家,自己盖房子搬出去,在我们当地以前也确实是这样的。 不过也只限在以前,随着农村宅基地使用越来越规范,在我家乡20多年了,就没批过几块新的宅基地给村民。 不批的原因,主要是村里没有地了,我们村一直以来又都是属于多子女的家庭,村里的面积有限,基本农田不能盖房。 在这种情况下不把房子盖高些,一旦家庭人口变多,就会显得非常拥挤,出现房子不够住的情况。 三、出于攀比的心态 我们镇最早农民把自己的房子盖到5~6层,大概是80年代末,那时候得益于改革开放,有部分村民外出经商赚到钱了,他们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 在当时那个年代,村里对宅基地使用及盖房的高度,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要求与管理,于是有些人就趁着手里有钱,把房子建成与城市小区一样的5~6层。 这些高层的房子,在村里是非常的显眼,因为那年代,大多数村民还是住着以前1~2层的房子。 自己家住的是2层的石头房,别人盖的是高层水泥瓷砖房,肯定是有人会羡慕的。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其他有条件的村民也对房子重新翻盖,盖得高度自然要和别人一样高。 四、当地独特的习俗讲究 我们那边以前对于周边邻居盖房的高度,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民间讲究,有钱就可以盖,曾经有户人家甚至把房子盖到11层,邻居也没有说什么。 不过在一些地方,这种做法是不行的,当地对邻居家盖房的高度要是超过自己家,很是忌讳,说什么邻居家的房子高度要是高过自己,就是"青龙盖白虎"。 在以前信息不发达的时候,我们村没有这样的讲究,不过随着信息的发达,也就有人相信这种说法。 但邻居家都盖好了,不可能让别人拆掉,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自己家房子盖得同样高。 结论: 我家农村房子虽然盖了六层半,但因为把3-4层租出去了,我与我哥也没有分家,更没有新的宅基地,这栋高层房子,基本上不能满足全家人住。 这几年春节我都没有回家,只在夏天小孩放暑假才回家,看望父母。 春节不回家的原因就是想把自己的房间空出来,给我几个侄儿住。 在春节我不回家的时候,我哥四个人小孩,小女儿跟着奶奶睡,小儿子跟着爷爷睡,其他两个大儿子睡我房间,我哥夫妻一个房间,二楼四个房间安排的满满的。至于我妹回娘家,也很少会留住。 农村的房子盖到5~6层,一般是在南方的农村才有: 当地因气候的原因,一楼一般很少住人,再加上南方多山平原相对要少,村里又是多子女家庭比较多,他们为了将来后代子女能有房子住,就会提前把孙子的住房都解决了。 另外南方农村经济相对要好些,也有钱盖高层,出于攀比、出租和其他的原因,高层房子也就会越来越多了。 最后,这些农村高层房子,一般都是早些年建的,现在很多农村都对自建房的高度有要求了,不能超过3层半。 如果现在农村还修建高层自建房,那很可能会被当成违建,拆掉高出的部位,就是没被拆掉,也确权不了。 用是有用的,节约用地嘛。第一层经常用作仓库或车库,粮食物品和车辆容易堆放,二层是老人住,三四五六主房客房书房等等可随意安排,用处多多,但不装电梯上落辛苦哟。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建房的管控很严,若是想要在农村建五至六层房不太可能了,国家法律和建房政策实行农村建房限高了。 不准随意多层修建农村房子 ,新建或翻建房屋要申请并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一般不允许建三层以上房屋。在农村建造或翻修超过三层以上的农房时,需要专业的施工团队建造,同时还需要向镇政府递交相关的申请,经过审批后才可以动工,为的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统一房屋规划。 农村实行的是一户一宅的原则,各地农房宅基地占地面积是有标准的。一户多宅或超占宅基地的现象是不合法的,处罚措施是拆除。不过也要注意,不是所有农村"一户多宅"的现象都不允许。通过合法继承获得的宅基地,是被允许的,但是,私自占有的、没有经过合法买卖程序获得的,这类宅基地上的房屋就面临着拆除的危险。 因此,很多农民就认为不让一户多宅,我就建高层,想法是好,政策不允许。其实有三层的农村房子,建筑面积就达三百多平方了,在农村建房占地面积是过百平方以上的,房子大住不完也是放闲,不如节约钱搞生产发展经济,让经济收入源源不断支撑高质量的生活,难道不香吗? 只要有钱,应该支持,不妨碍交通邻居,也不与规划冲突情况下,有利于节约用地,是好事。至于用途你管他呢,人家关门你还得问为何关门 普通农村不会盖那么高的,那么高的楼光是打地基的钱就吓死你,一般农村都是盖2层最多三层,不会再高了。 现在农村也没有特别大的家族了,即使是大家族,各个子女也都早早分家单过了,盖那么高谁去住? 当然也有盖的高的,这种多半有利益存在的,比如: 一、自己做生意,临街门面,一二楼门面,三楼以上才住人,这种房子高。 二、都市村庄,以出租房子收房租为主的人,那楼盖的越高越好,当年大学毕业住都市村庄,房东盖了六层,1楼门面出租,2楼自住一半,剩下的一直到六楼全部出租。 三、个别需求,有个阿姨他们家族的人基本上都出去了,原本各种的宅基地都荒废了,于是家里人合计后,将宅基地互换合并,盖了座类似家族祠堂的房子,一间屋子用于供奉牌位,还有一栋楼,一楼是客厅,餐厅,厨房,活动休闲区,二楼以上一家分一层,一共6层。 这样每年回去祭祖时都在一起热闹,也就热闹那么几天,平时就一个哥嫂在家看门守业。 可能盖高楼的南方农村多,毕竟有钱任性想咋盖咋盖。 身边还真没有农村盖个5/6层。 农村如今旧风俗,流传。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