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静进校园讲解儿童心理发展课程,和孩子们互动。 江静 致信人 江静 桂林社会工作促进服务中心督导,2008年毕业后就在深圳参加了我国最早一批的社工工作,2021年底回到家乡桂林,投入到了桂林社会工作发展。 致2035年的桂林 2023年是我回到桂林的第三个年头,虽然时间短了点,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已经看到了桂林社会工作和社会软环境的美好将来。我一直相信,社工工作对社会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这种改变目前可能只是一颗种子,但到2035年一定会长出希望的绿苗,这些带着希望的绿苗包括留守老人、儿童得到更妥善安置;社区的困境人群得到更好的生活和心理支持;医患、病友关系更和谐健康等所有的社会和谐风景。 "矛盾缓冲器"深入社会的"毛细血管" 虽然现在社会上对社工的工作认识还属于起步阶段,但接触过的人一直明白,这是一项神奇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涵盖民政、医疗卫生、残联、司法、社区等社会各方面,并解决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它是不折不扣的"社会矛盾缓冲器",也正是因为它拥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所以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也会非常有成就感。我就是带着对社工工作的渴望,毅然决定考入社工专业,毕业后继续在这个专业深造。 以目前桂林社工工作的成就,2035年社会软环境的美好变化已经在我的脑海中成型。在2035年,社工站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任何一个边远的山区村镇,真正打通了社工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因为"矛盾缓冲器"的抵达,全社会的各项工作都在潜移默化被改变和完善。在村镇,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老一小"的问题得到了更好改善,他们不仅有政府的物质支持,还有社工对他们的心理、融入社会等社会功能支持,老人和孩子在山村也可以得到精神的富足;在社区,更多的长者老有所乐,他们有自己的活动室,有固定的社工组织定时组织活动,他们将在欢声笑语互相理解中度过晚年;在工作单位,怀孕的妇女、有薪资纠纷的工作人员,他们除了有妇联、工会的帮助,专业的社工还会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也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大家相互支持,迎接新生;在医疗系统,医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也被看到,社工会定时帮他们做情绪疏导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岗位;病人的求助信号也会被接收到,社工会为他们带来互助关怀,让他们从内心相信自己走出疾病的阴影…… 除了为每一处需要的地方"输血",社工工作还会跟随时代的需要,为社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2035年,乡村振兴工作已经取得了辉煌成果,社工们的身影也会活跃其中,他们为每一位村民注入内在的力量,激发他们自发建设美丽家乡;2035年,桂林已经建成了世界级旅游城市,在这幅璀璨巨画的某一处,社工也用自己的专业工作描绘着属于他们的风景。 桂林社会工作 正在"弯道超车" 我对2035年的美丽桂林有信心,是因为我经历过社工专业"毕业即失业"那段历程。我还记得,社工工作最开始在全国推广时,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种工作,认为义工就是社工,有爱心就可以从事了,其实培养一个成熟的社工就和培养一个成熟的医生一样,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人力成本的,专业的社工工作手法不是光有爱心就可以,一定是通过大量的工作积累经验才可以,而一个成熟的社工往往会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助人自助,挖掘服务对象本身内在的驱动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我在2021年底回到桂林时,桂林带给我的是惊喜。桂林的社工工作已经打开了局面,无论是民政局的领导还是基层的工作人员,他们对社工工作都有所了解,他们知道现在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可以通过社工这个"矛盾缓冲器"来进行调和,桂林许多社工组织都在深入社区、单位进行实地工作。而且随着社工同仁们的努力,政府部门和民众对于社工工作越来越认可。 社工工作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百姓对生活的需求日益细化和多样化,一些早期解决需求的部门,例如工会、社区等已经难以满足这些需求,急需要引入专业的工作者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需求和因为需求而产生的矛盾。现在桂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已经和各个社工组织不断深入地处理着这些社会问题。在我的了解中,桂林的社工组织目前大多数是从事着民政有关的工作,这些工作涉及面广,同时涉及的社会矛盾和需求又复杂,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有效工作方式才能得到完善处理,比如一位残疾村民,他需要申请低保,但因为他的婚姻关系问题,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此时,无论是民政部门还是社保部门,都会陷入两难,一方面着急为他提供社会保障,但另一方面却无法"强制"解决他的婚姻问题。此时,社工工作的出现就是必需了,社工通过对他和妻子的了解以及辅导,彻底解决两人的心结以及社会需求,最终给需要的人以保障,将社会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社工工作是一个基层工作,但绝对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支持,桂林现在不但在实践社工对社会矛盾和需求的处理,还积极发展和吸引更多的社工组织和人才加入,这从上到下、从理念到实践的支持,都将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石。 更实用细化的社工工作准则即将出炉 "建立个案转介及管理中心、督导人才培养及培训中心、建立社区治理及乡村振兴示范点……"这是桂林社工2023-2025年规划的部分内容,虽然尚未完全成型,但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内容也正在通过社工专家的讨论逐步完善中。作为桂林社会工作促进服务中心督导,我目前和民政的领导及行业协会正在对桂林社工工作的发展框架进行讨论设计,也欢迎更多关注桂林社工的热心人士加入其中。 从2008年在深圳参加社工工作,到2021年回桂林之前,我见证了深圳社工工作的每一步发展,现在的深圳社工工作有完善的工作准则,包括各种领域服务的工作标准、社工薪酬待遇的制定等方方面面,在这些大规则引导下,任何一个进入社工工作的新人,都能随时取用其中的"工具",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而这种成熟的规则,也是目前我们社会工作促进服务中心正在努力的方向。可喜的是,我们有强大的社会个案、社工组织的基础,这些规则的制定将更接地气、更符合桂林特色。 除此以外,北上广深这些社工工作比较成熟的城市,离不开政府部门对社工工作的支持,这在桂林也同样适用,随着民政系统对社工工作的引入,更多的社工工作技能和成果被社会看到,一些医疗机构、慈善组织、单位工会正在尝试或者已经在与社工组织一起合作开展相关工作,社工这颗万能"螺丝"已经嵌入了桂林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在发挥着各式各样的作用,随着《全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完成,随着桂林社工工作准则的出炉,桂林社工工作也在开足马力,一路向前。 2023年1月 记者苏文娟整理本版图片均由江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