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生在盛世尚有许多不如意,若生在乱世,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可就有这么一个女人,她从卖唱女到督军夫人,再成为上海滩有名的女老板,一步步的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这个人就是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 董竹君女士及她的扮演者李媛媛女士 一、贫穷的童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华大地风云巨变,就在这一年董竹君出生了。偌大的上海滩,董家房无一间,为了生活,父亲拉黄包,母亲帮佣,日子艰辛无比。 如此艰辛的日子,董家父母却在董竹君六岁时将她送入私塾,希望她通过读书识字改变自己也改变家人的命运。 天不遂人愿,董竹君九岁时,父亲感染风寒,家里开始四处借债,可相识的都是穷人,哪有什么办法呢?!吃饭都成困难,哪有学费?董竹君只得退学。 随着父亲病重,家里债务越来越多,走投无路之下,董竹君被家人以300元的价格送入青楼,成为妓馆的"清倌人",期限三年。 二、入妓馆成为"清倌人" 董竹君清秀可人,唱功极佳,渐渐的她成了青楼的摇钱树。 在青楼里,侍候董竹君的孟阿姨处处为她着想,提醒董竹君不要想着三年便可脱身,青楼根本不可能放人,要她趁着年轻早做打算。 经过孟阿姨的提醒,董竹君注意到一位名叫夏之时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是位革命党人,英俊潇洒,对董竹君也是真心的。董竹君慢慢接近夏之时,两人渐生感情。 两人情浓时,夏之时提出要帮董竹君赎身,董竹君不肯,她担心日后被夫家看不起,她要自己解决身份问题。 与此同时,董竹君向夏之时提出三个条件:一是不做小老婆;二是随夏之时一起去日本读书;三是将来读完书,组织一个好好的家庭,夫妻恩爱。夏之时一口应允。 董竹君与夏之时商定好后,便开始装病,待到时机成熟,董竹君逃出青楼,与夏之时一起东渡日本。 三、督军夫人 二人到日本后就结了婚。这一年,董竹君15岁,夏之时27岁。 婚后,董竹君开始她的学习生涯,她聪明好学,很得老师喜欢。 1915年夏之时奉命回四川,临行前,他给了董竹君一把枪,叫她防贼,但若是做了对不起他的事,则用它自杀。 1917年秋,董竹君从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师毕业。随后,她回到夏之时的老家四川。夏之时出生一个封建大家族,董竹君在这个家族里生活的十分压抑。 1919年,夏之时被解除公职,他脾气大变,开始赌钱,吸食鸦片,鬼混。而董竹君则每日管理家务,照顾儿女,应酬来往。 在这种环境里,董竹君创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和"飞鹰黄包车公司",希望可以为妇女和贫苦百姓做点事,后因时局不稳关门。 此时的夏之时脾气不仅日益乖戾,而且对女儿不闻不问,两人在女儿上学的问题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夏之时认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不用读书。而董竹君坚持让四个女儿都读大学。 随着四川局势越来越乱,夫妻两人感情也淡如水。1929年,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离开四川回到上海,两人开始了长达5年的分居。1934年两人宣布离婚。 四、创业 董竹君离婚后的最初几年,去得最多的是典当行。不服输的董竹君经过各方奔走和筹谋,终于在1930年办起了群益纱管厂,1932年1月28日,纱管厂被侵华日军炸毁。厂子虽被炸,但依然运转,可终因经济不景气等原因而倒闭。 厂子倒闭后,董竹君经历了失业、母亡、追债、父病等一系列打击。但这些都没有将这个坚强的女人打倒。 1935年3月15日,董竹君创办的锦江川菜馆正式挂牌营业。开门便是满堂红,上海滩青帮、洪帮的头面人物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是这里的常客。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经常出没于此。卓别林访问中国时,曾在此品尝了香酥鸭子。1936年初,董竹君创办了锦江茶室。 上海解放后,她以锦江两店人员为班底,创立了锦江饭店。 1997年,董竹君离世。 "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这是董竹君的一段话,恰恰是这段话说明了她为什么能将一手烂牌打成王炸。